张景岳代表方 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

2017-1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景岳(1563-1640),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名介宾,字惠卿,号景岳,因其室名通一斋,故别号通一子.同时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称他为"张熟地".他是杰出的医学家,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张景岳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他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父为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他幼时即

张景岳(1563-1640),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名介宾,字惠卿,号景岳,因其室名通一斋,故别号通一子。同时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称他为“张熟地”。他是杰出的医学家,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景岳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他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父为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他幼时即从父学医,研习《内经》。13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金英。

青年时游于豪门,结交贵族。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张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他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领悟尤多。他57岁时返回南方,专心从事于临床诊疗,著书立说。

张景岳一生,花的时间最长、用的心血最多的是刻苦钻研、精心类辑《内经》这件事。他对《内经》推崇备至,认为其文义古远深奥,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言阴阳变化,小而言草木昆虫,音律象数的起始,脏腑经络的曲折,都详尽指出且陈述其具体内容。

但是当时一般人“目医为小道”,视《内经》为无用之物,甚至从医的人也置《灵》《素》为罔闻。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内经》的文字深奥,内容庞杂,读起来非常难懂。于是他决定自己来整理、注释《内经》,以便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使学者了然,一见便得趣,真正熟悉本原,不至于误己误人。

据说他历时三十年,四易其稿,终于编成《类经》。此书洋洋数十万字,出版后盛行于世,影响颇大。西安叶秉敬赞叹此书为“海内奇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条理井然,易于寻览,其注亦颇有发明。这些评价,是符合事实的。

在医史上,它不失为一部对《内经》的整理和注释比较好的著作。后来,张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对《类经》一书中意义较深言不尽意之处加图详解,再附翼说。张景岳对古代医经,特别对《内经》钻研深透,所以他临证明审,诊断准确,用药精当,因此疗效很高。

张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64卷及《质疑录》1卷。《景岳全书》主要阐述人体命门要义和甘温固本学说,并论述脉学、伤寒、杂证、妇人、小儿、痘疹、外科诸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临床参考书。“《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质疑录》共45论,系针对金元各家学说进行探讨,并对早期发表的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

由于张景岳从事医学研究思想开放,敢于质疑,勇于革新,因此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都有不少的创见。他初创了“温补学说”,提出“阴常不足,阳本无余”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的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的为阳,既失而难复的也是阳。

他主张温补为宗,补益真阴元阳,攻邪必先扶正,反对轻率地使用寒凉药和攻伐方药。他治疗虚病也多以补肾为主,极力推崇薛立斋常用的八味丸即肾气丸。张景岳长于温补,于当时实乃救误应时之所为。

他曾说,自金元以来,河间刘守真创“诸病皆属于火”之论,丹溪朱震亨立“阳有余而阴不足”之说,后人拘守此说,不论虚实,寒凉攻伐,此均为力救其偏之治。他认为“凉为秋气,阴主杀也,万物逢之,便无生长,欲补元气,故非所宜。凉且不利于外,寒者益可知矣”,并结合《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论,力倡温补而终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