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十佳】王玉兰:岁月流逝 桃李芬芳
我对教师一直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古往今来无数的赞誉让我明白做好一名教师无疑需要一个人在知识吸收与传授的道路上毕生耕耘,这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
1982年,来自江苏农村的王玉兰在长途辗转后进入我校就读数学地质专业,通过本科四年的勤勉学习,她获得了推免研究生的资格。由于当时在全国只有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设有新兴的数学地质专业,怀着对野外地质和数学的兴趣、对教师职业的喜爱以及夯实学校新学科基础的目标,研究生毕业后,王玉兰在理工开始了她的教书育人生涯。
从做学生到当老师,初登讲台的王玉兰难免忐忑困惑,怎么让学生理解自己所讲的?怎样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带着对这些问题的疑问,她一头扎进书堆,一边不断地看书增加自身储备,一边旁听老教师们的课程,观察学习他们的授课方式。做助教的几个月时间让王玉兰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对教师一直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古往今来无数的赞誉让我明白要做好一名教师无疑需要一个人在知识吸收与传授的道路上毕生耕耘,这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
在二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王玉兰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的内涵是教师自身的十桶水,外延则是传授知识的方式。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得有十桶水。因此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自身富有的情况下,通过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吸取更多的知识。因此,王玉兰常常通过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
而想要得到学生课堂上的良好反馈,就要做到学会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王玉兰注重友先于师,提倡和学生做朋友,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想法,尽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予其更多的发挥的空间。只有和学生做朋友,我才知道他们想了解什么,而不是我想让他们了解什么。这样既能调动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让师生之间和谐相处。
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王玉兰也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学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化课,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也极为重要。因此,王玉兰常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责任心等品质,我不会专门花一两节课去告诉学生怎么做,品质培养过程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无声进行。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我的学生,从而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我认为因为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