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旺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老一代唢呐艺人的精神独守
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再次回顾影片情节,有一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给火庄原村长窦老村长送葬的仪式上,原本“退休”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亲自上阵,替自己生病的徒弟天鸣吹奏“百鸟朝凤”为德高望重的老村长送行。而此时,谁又知道他已经身患肺癌,鲜血从唢呐一端流了下来,接着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但焦三爷仍然坚持敲鼓,令人心情五味杂陈。
焦三爷一生奉献给了唢呐,用现代语言来表示就是献身艺术。或许,当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他们只知道干一行爱一行,这不正是当今我们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吗?外表严肃古板而内心火热善良的焦三爷,在社会变革时期仍然坚守着对于唢呐的热爱,没有被民心的浮躁所影响。
一曲“百鸟朝凤”实乃纯洁无暇、至真至纯的天籁之音。此曲的传承者不仅要技艺超人,更要人品过人,这也是为何焦三爷最终将“百鸟朝凤”传给了天鸣,而不是技艺更优的蓝玉。
事实证明,焦三爷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社会急剧变革,人心浮躁的背景下,天鸣仍然坚守着师父传下来的技艺,坚守着自己的誓言。新时期新事物对传统唢呐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唢呐艺人也经历了由备受尊重到受人白眼的地位转变,这不仅是对于唢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更是对于唢呐艺人的人心考验。
诚然,我们不能阻碍社会的变革,不能排斥新事物的产生,但是我们更不能忘本。焦三爷和天鸣这两代人对唢呐的执着,正是对于“本”的坚守。如今,我们允许文艺界的“百家争鸣”,发挥各家之所长,但是在引入、吸收外来器乐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焦三爷走了,那曲“百鸟朝凤”却余音绕梁。当代,社会风气不甚乐观,浮躁之风弥漫天地,能耐得住寂寞,坐的住冷板凳的艺人、匠人越来越少。今日,我们大赞“工匠精神”,是时代之需,也是人心之需,相信又一曲“百鸟朝凤”即将奏响。(徐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