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阴影是怎么回事 3大疾病分类你必须知道
肺部阴影通常是指在透视中发现肺实质内有高密度区,在胸片上或CT上常表现为肿块或结节,一般肿块的标准是直径在4cm以上,而结节通常是指直径在3cm以下。 无论是肺部肿块还是结节,最常见的无非就是结核、感染、肿瘤。不论其中是哪一种,很多医生都主张抗炎治疗后观察,这样可以使结核和肿瘤患者延误诊治,尤其是肿瘤,抗炎治疗表面上也有缩小的可能,因为肿瘤的周围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而结核则会延长疗程或导致需要手术等严重后果。因此,只要发现肺部有阴影,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根据诊断决定相应的有效的治疗方式。如果你不能确诊它,就要想办法排除它,没有中间路线可走。肺部阴影并非就一定意味着是严重,还有许多良性疾病也可以表现为肺部阴影。
患者一旦发现肺部阴影可不必过度紧张,而应该积极找专科医生(胸外科、呼吸内科)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其它的辅助检查手段,如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穿刺、痰细胞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一旦诊断明确,医生就会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肺部阴影跟肺癌并不能划等号,很多病在胸片上都可能有如此表现,关键是要鉴别清楚。一般来说,引起“肺部阴影”的疾病主要有三类。
细菌性肺炎
第一类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曲霉菌病等。肺炎指的是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感染,除了X线检查有肺部阴影外,患者还有咳嗽、咳痰、发烧、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细菌导致的肺炎最常见,阴影在X光胸片上往往呈片状。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复查胸片,可以发现肺部阴影明显缩小,甚至完全消失,一般治疗2周即可痊愈。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造成的肺部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胸片上的肺部阴影往往表现为散在的片絮状,当中可有钙化灶,看上去就像是白点。患者常有咳嗽、咳痰和咳血以及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如果在痰液里查到抗酸杆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就可以明确诊断。多数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治疗效果良好,病情严重的则须手术治疗。
有的病人肺部阴影呈蜂窝状,如果长期咳脓痰、咳血,就要怀疑支气管扩张的可能。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壁化脓性感染造成的支气管腔扩大,胸片往往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以往支气管碘油造影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金标准,目前螺旋CT可以进行无任何创伤的支气管形态重建,能够明确诊断。如果病灶局限于1—2个肺叶,且全身情况良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但如果是双侧广泛的病灶就不宜手术。
不等于肺癌
引起“肺部阴影”的第二类疾病就是肺部肿瘤。不过,肺部肿瘤不等于肺癌,更不等于不治之症。对“肺部阴影”的恐慌主要来自肺癌。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肺部阴影多为球形,仔细观察其边缘呈分叶状,有的患者的阴影边缘有“毛刺”,有的病人则表现为与肺炎类似的片状阴影。一般来说患者会出现刺激性咳嗽、血痰、胸痛、消瘦、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胸部CT检查、痰化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CT定位下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如果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这就是肺部转移癌。这种肺部阴影常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圆形阴影,呈毛玻璃样,边界清晰,多位于双肺的外侧。患者多数没有症状,这时应该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在原发病灶去除后,可以手术切除单发的肺部转移灶。
如果肺部感染治疗后病灶没有完全吸收,有可能形成肺炎性假瘤。多数患者有以往的肺炎病史,发现肺部阴影时多数没有任何症状。若能确诊为炎性假瘤,因为它并不是一种真的肿瘤,可以不治疗。
先天肺部阴影
除了上述疾病,肺部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可以导致肺部阴影,但一般比较少见,如肺囊肿、肺错构瘤、肺隔离症等。肺囊肿多发生于男性儿童和青壮年,X线胸片特点为单个或多个圆形薄壁阴影,边缘清楚,如果囊肿和支气管相通,就会在阴影中发现气液平面。肺错构瘤的典型胸片表现为“爆米花样”。肺隔离症是先天性的肺发育异常,肺部阴影多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密度均匀。 由此可见,许多良性疾病也会表现为“肺部阴影”。有了“肺部阴影”,患者应积极到胸外科、呼吸内科就诊明确诊断。只有诊断明确,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