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2019-05-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糜烂性胃炎 具体发病机制如下: 1.药物:①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该类药物可通过胃黏膜直接损伤及抑制环氧合酶损伤

糜烂性胃炎

具体发病机制如下:

1.药物:①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该类药物可通过胃黏膜直接损伤及抑制环氧合酶损伤。

②抗肿瘤药。

2.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严重器官病变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均可致本病。

应激时: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黏膜缺血造成黏液和碳酸氢钠分泌不足,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及再生能力下降,胃黏膜屏障作用减低,造成黏膜损害;

②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胃酸分泌亢进,黏膜侵袭因素增强;

③ 胃肠运动功能减弱及幽门功能失调可导致胆汁和胰液反流而造成胃黏膜屏障破坏。

3.酒精:酒精的亲脂性和溶脂性能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上皮细胞损害,黏膜内出血和水肿亦可导致胃酸分泌亢进造成黏膜损伤。

糜烂性胃炎突然起病,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其发生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仅次于消化性溃疡出血。轻者仅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有呕血与黑便。出血随病情反复而呈间歇性发作。通常本病的病情较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虽然经过大量输血,血红蛋白较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