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北五味子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铁力北五味子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178号、
保护范围: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镇、铁力镇、桃山镇、郎乡镇、工农、乡、年丰乡、王杨乡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味子,始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果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故名『五味子』。在中国唯一的高寒山区黑壤土地上生长着一种五味子——铁力北五味子,它汲取黑土地的养分,向人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阴山阳坡、河沟低洼之处都可觅见它的踪影。每逢初秋时节,正是铁力北五味子成熟的季节,当人们走进深山老林那一片山坡上,会看见那一串串象征着生命力的铁力北五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样『晶莹剔透』。
地理环境
天然氧吧铁力市 灿灿红果挂满园
铁力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部连接着伊春林区,西部毗连着绥化农业产粮区,哈尔滨至佳木斯的铁路横贯东西;由北疆伊春通向哈尔滨的高速公路纵穿南北。
铁力地域辽阔,土地总面积为6620平方千米,地貌特征可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市域内驻有四个森工林业局,1个农垦农场,下辖4镇3乡,总人口40万人。森林覆盖率为76.02%,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含量每平方厘米2.7万个,年平均气温1.4℃左右,有着“天然氧吧”之美誉。
铁力是黑龙江省药材重点产区,境内有野生药材300多种,总蓄积量200多万吨。人工改培药材主要有五味子、平贝母、人参、刺五加、林蛙等。其中,野生五味子改培面积达30万亩以上,人工栽培达到5000多亩,年产北五味子达2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北五味子栽培基地之一。“铁力北五味子”享誉全国。
铁力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差异很大,早春低温、多雨雪;夏季温和、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干燥、严寒,降水量630毫米,主要集中于七八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9%;无霜期128天,全年多是东南风,春季多有西南风,冬季时有西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2.7米每秒。全年6~7级大风数为13天,有效积温为2249℃。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北五味子的生长发育。
文化背景
话说五味子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等,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五味子的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在中国历史上,五味子是热门的专论题材。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移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也。”赋予了五味子神奇的色彩。南朝时期,陶弘景说:“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此药多膏润,烈日曝之,乃可捣筛。”唐朝时,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所产的五味子,被定为皇家贡品,每年需按数纳贡。宋朝时,苏颂说:“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这就是五味子得名的出典。明朝时,李时珍说:“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亦可取根种之,当年就旺;若二月种子,次年乃旺,须以架引之。”清朝时,光绪皇帝还遵照药王孙思邈“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滋肾”之训,常于“六月初用五味子八两,水洗净,浸半日,煮烂滤去渣,再熬似饴,少兑蜂蜜收膏”,以作补益强身之用。
纵观历史时空,五味子在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从林间野果,到滋补良药,五味子屡建止咳、止喘、止汗、止泻之功,在人类保健事业中,做出有益的贡献。
品牌建设
走进铁力 市探寻铁力北五味子的发展之秘
铁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北五味子进行人工裸地栽培,并按照GAP的管理原则制定了《铁力北五味子的栽培标准》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SOP)》,通过采用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进行栽培操作,不仅提高了北五味子的质量和医药成分,还给铁力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
铁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北五味子的发展:一是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划拨土地扶持基地生产,成立铁力伸龙五味子种植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北五味子种植面积已达100多公顷,带动农户发展五味子生产,也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机会;二是加大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建设五味子行业管理信息化网站,参加欧盟在上海举办的有机认证培训班,组织参加哈洽会、森博会和各类北药产品展销会;三是开展交流合作与培训,开展与南京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产业对接,加强产学研联合。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份,组织农户搞好GAP生产。保护和发展北五味子,鼓励并支持栽培大户,成立了“铁力伸龙五味子种植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小兴安岭五味子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北五味子生产企业,注册了“铁力伸龙”“兴安岭”“林都北药”等商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开发和培育新的品种,打出了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