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的事迹 贵州走出的革命先驱——邓恩铭往事追忆

2017-1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哪怕超过百岁也是如此.作为普通人,用不了多久,他的名字和音容笑貌便会在别人甚至自己的后代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化,但有的人却永永远远"活"在一代代人的心间.他们就是为民族进步.为祖国强大而牺牲自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党的"十八大"已经召开并胜利闭幕了.在这承前启后的新航程就要起步之时,作为黔南大地上的一名共产党员,眼前不由得又浮现一个身影,耳边不由得又响起一个名字,心里不由得又想起一个伟人,他

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哪怕超过百岁也是如此。作为普通人,用不了多久,他的名字和音容笑貌便会在别人甚至自己的后代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化,但有的人却永永远远“活”在一代代人的心间。他们就是为民族进步、为祖国强大而牺牲自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党的“十八大”已经召开并胜利闭幕了。在这承前启后的新航程就要起步之时,作为黔南大地上的一名共产党员,眼前不由得又浮现一个身影,耳边不由得又响起一个名字,心里不由得又想起一个伟人,他就是九十五年前从黔南大地走出去、八十一年前用自己三十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伟大人生的中共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邓恩铭同志。

他的同事、战友毛泽东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邓恩铭的牺牲,就是属于“重于泰山”的那一种。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时候生长在距离荔波县城20公里的玉屏镇水浦村一个水族农民家庭的邓恩铭,从会走路起,就陪祖母在自家门口通往三都周覃、九阡至榕江的山路旁,向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的过客出售“酸汤饭”。于是,懵懵懂懂中的邓恩铭看到了黑暗社会穷人的凄惨、社会的不公等。

加上,邓恩铭所生长并度过童年的水浦村,是个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那里的民居堪称“水族干栏建筑博物馆”;那里的墓葬全为三层石板镶嵌,四周刻有龙、凤、鱼、牛角、麒麟等动物图案,形态惟妙惟肖;那里的民族盛名远播,在近代史上享有盛名,迄今尚存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水族农民起义领袖潘新简等修建的围墙、战壕……耳濡目染,邓恩铭开始学会思考,立下鸿鹄之志,小小年纪就学会用素描、彩绘等图画反映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不满。

由于从小就表现出的聪颖、睿智、锐气、好学,被寨上的父老乡亲称为“老乖”。

因路边“酸汤饭”馆不堪土匪袭扰,正当经营没有保障,在邓恩铭四岁时,父母举家搬进县城北门的大榕树下置办房产、门面,经营草医和豆腐,维持全家生计。

本就聪明过人、多才多艺的邓恩铭进了县城后,生活环境的改变、求学环境的改善,使他如鱼得水。作为家中的老大,邓恩铭一边帮助父亲采草药、协助母亲磨豆腐,一边孜孜不倦地读书求学,作诗作画,不仅善于写文章、作演讲,还能填写诗词,每年的学习成绩在荔泉书院等就读的学校同级中总是名列前茅。

邓恩铭在家乡荔波4岁开始发蒙读书,6岁正式进私塾,10岁进小学。先后在县城内的“私塾”、“桂花书院”、“荔泉书院”读过书。这些学校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文化基石。

到16岁时,邓恩铭随堂弟投靠在山东做官的堂叔邓国谨,从而走上革命生涯。在告别故乡亲人时,他曾赋诗明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也许是巧合,也许早就有献身革命的意志,邓恩铭此次与故乡山水和父母亲人告别后,就真的不再回来,如其诗所言埋骨于他乡。

也因忙于革命工作和残酷的阶级斗争不想连累到别人,直至三十岁英勇就义也没有娶妻生子,留下后代。这是中共“一大”十三位代表中没有娶妻生子的极少数人之一。

基础文化扎实的邓恩铭辗转一个多月来到山东后,很快就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并成为学校的高材生,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并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在校期间,受革命思潮的影响,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秘密组建党的组织、办党的刊物,组织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并打算把生命献给党和革命事业。

“读书济世闻鸡舞,革命决心放胆尝。为国牺牲殇是福,在山樗栎寿嫌长。”就是他在济南一中读书时作的诗。1921年7月,他与王尽美二人作为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邓恩铭同志是“一大”13位代表中年纪最轻的、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922年1月,他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邓恩铭同志曾任过青岛市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等职。

1928年12月在济南被捕,在敌人的监狱中,他组织难友们学习文化、传播革命信念,带领大家越狱。面对敌人酷刑,邓恩铭依旧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由于负责审判他的人是国民党的一位创党元老、国共合作时期的“同事”、老相识,他知道再也无法脱生,于是写下《诀别》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1931年4月5日凌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年仅30岁。

英年早逝的伟人邓恩铭壮烈牺牲18年后,新中国建立。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家乡日新月异,生机勃勃。于是,人们更加怀念伟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伟人。比如,把邓恩铭在荔波县城大榕树脚的故居申报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其故居背后修建其革命事迹陈列室,供当地群众和各地游客参观敬仰。

江泽民、陈云、乔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陈列室题词,乔石、胡锦涛亲临参观;把邓恩铭儿时生长的地方——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把荔波县城向阳南路的邓恩铭母校——“荔泉书院”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拨款3000多万元,选址新建、扩建;把荔波最繁华、最宽敞的街道命名为“恩铭大道”;把荔波最宽大、最漂亮、最气派的广场命名为“邓恩铭广场”;出版系列纪念邓恩铭书籍;开拍《邓恩铭》系列影视剧等,慰伟人魂魄,励来者图治。

邓恩铭的故里贵州黔南荔波,如今已是声名大振的全国甚至全球著名旅游圣地,“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几块金字招牌,每年吸引数百万游人。伟人家乡旅游业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除了自然风光旖旎、独特,民族文化灿烂、独有以外,也与伟人的影响不无关系,正如一位游客留下的诗句:壮士豪情感慨多,南湖计议挽危波。

奔驰齐鲁宣马列,唤醒工农斩敌魔。烈士精神昭日月,英雄肝胆壮山河。亮丽广场添塑像,樟江激荡大风歌。

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他一生追求真理,献身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山东、青岛等地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不朽历史功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苦雨风霜,洒血抛颅创立党。胸怀信仰,灯塔引路志如钢。前扑后继打豺狼,忠魂英烈焉能忘?国富强,人民牢记功无量!在新的形势下,伟人家乡的历届党委和政府及广大各族人民,继承伟人的革命传统,弘扬伟人的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奋力赶超,推动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