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为什么不能用西药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1、双花连胆汤 一、方剂: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剂,分3次服(早八点左右,下午两点左右,晚十点左右,没时间的话,就一天分2次服吧),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二、适应症状:胆囊息肉,它是长在胆囊壁上的肿物,绝大多数是良性,仅极少数为恶性,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
三、治疗原理: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 2、胆囊息肉,胆囊息肉食疗及胆囊息肉的中医疗法
乌僵薏四汤:由柴胡 ,法夏,三棱各 9克 ,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 10克 ,薏苡仁3 0克 ,白芍,连翘各 15克 ,甘草 6克组成.水煎服 ,每日 1剂 ,煎服 3次 ,.或制成水丸 ,每次 9克 ,每日服 3次.一般 2— 3个月为一个疗程 ,重者需 2— 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 ,腹胀重者加厚朴 ,便秘者加生大黄 ,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疏通肝络 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 ,枳壳行气化滞 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 ,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 ,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三棱为血中气药 ,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 ,治疗肝内血管瘤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果胆囊息肉超过 1厘米 ,还是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西药治疗:批量化生产的西药面对类型并不单一的胆囊息肉,是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症下药的。这些药物只能对胆囊息肉的病情起到一些缓解的作用,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起到治疗的作用。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在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时,往往会出现,服药之后就难以停药,一停药病情就会显现或者加重。然而不停药长期在化学毒副作用的刺激下,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疾病,使得患者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
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手术切除治疗,方便省事,可以“一切了之”。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手术治疗只是切除胆囊、或者是只把胆囊内的隆起的息肉从体内切除掉,并没有从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入手,只是治标不治本。导致胆囊息肉形成的致息因子和它的生长环境在手术之后依然存在。所以,胆囊息肉才会像,割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周而复始。如果将整个胆囊切除,是可以避开胆息肉和胆囊癌,但却会引发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导致一些列的并发症,依然无法真正康复。胆囊息肉手术后还易导致创面不愈合,形成溃疡,出血。反复手术不仅不能解决息肉再生长的问题,反而,反复刺激息肉还很易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