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没有血只有褐色的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3种经期易患疾病
月经期间没有经血只有少量褐色分泌物?褐色表示有少量出血,可以来自阴道、子宫、宫颈等的出血。多见于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病。建议到医院妇科检查,明确病因再治疗。月经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和黑猩猩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母牛、母马、母骆驼、母猪、母羊等也会来月经,某些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月经呈黑色是气滞血淤,经血在宫内淤积时间长所致。那么什么情况下经血会在宫内长时间淤积?
气血两虚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
血寒出现月经黑色: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
肾虚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
气滞血瘀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经期易患疾病
女性的月经周期绝大多数是有规律的,每月来潮一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是,伴随着月经来临,很多女性都会出现或轻微、或严重的身体不适,如肚子疼痛、精神不佳等。下面给女性朋友们介绍7种月经来临时容易产生的疾病。
1月经性关节炎
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可出现关节疼痛,尤以膝关节痛为多见,可伴有关节轻度肿胀和深部压痛,走路(尤其下楼梯)时加重。有学者认为,经期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当身体水盐积聚过多时,可出现关节肿痛、腹胀及乳房胀痛等症状。
2月经性皮疹
有些妇女每逢月经来潮前后无任何其他病因,在口唇或鼻翼周围出现小米粒状疱疹,有灼热、刺痒感,或在胸背、四肢等部位见到丘疹、红斑、小疱等多形性皮疹,这些皮疹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卵巢分泌的孕酮增加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故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3月经性牙痛
有些青春期少女在行经前后可发生牙痛,但多呈一次性发作。有些妇女还伴有牙龈充血、红肿及自发性出血等症状。这多因经期体内雌激素浓度增高,使牙龈激素浓度增高,刺激牙龈内的特殊受体,致使牙髓和牙周膜血管扩张、肿大,进而压迫局部神经而诱发。一般到月经干净后,齿龈肿胀得以缓解,牙痛也随之消失。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色、质反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失调出现的全身性病变,是女性中的一种多发病。
影响月经的因素有:内分泌失调、子宫疾病、妇科炎症、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改变、药物影响、劳累、压力过大及营养状况等。如吃了避孕药,或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失衡,还有情绪不稳定等都会引起月经失调;长期出差在外,同样会造成月经不调,因为月经是受时间环境影响的,生活环境不稳定,就是没有性行为一样会产生月经不调。
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经以治本,准确诊断,因症而异。先病而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因经不调而生病者,宜先调经,经调则病自愈。传统医学辨症施治,应用补肾扶脾,理气活血法使气血调和,阴生阳长,脾胃健,精血旺则流自畅。月经不调期间应注意外阴部清洁,免受细菌感染,此时可使用药用型或清新型卫生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