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王昀 王澍与妻子陆文宇 女建筑师陆文宇简介(组图)

2017-1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他对自己有所坚持.是以一种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做建筑.陆文宇是他背后的无名英雄,——罗四维上帝说,如果你恨谁或爱谁,就和他(她)生活在一起.因为时间是张神奇的试纸.有的人,日久生厌.有的人,日久情深.王澍和陆文宇属于后者.此行南下杭城,采访对象为王澍,但如影相随的陆文宇,无处不在."是她成就了我.她是我的导师,在没有遇到她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出家当和尚的命".王澍的生日,正是佛的诞辰日.从6岁起,他就露出了"嚼得菜根,做

王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他对自己有所坚持。是以一种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做建筑。陆文宇是他背后的无名英雄,——罗四维

上帝说,如果你恨谁或爱谁,就和他(她)生活在一起。因为时间是张神奇的试纸。有的人,日久生厌。有的人,日久情深。

王澍和陆文宇属于后者。此行南下杭城,采访对象为王澍,但如影相随的陆文宇,无处不在。

"是她成就了我。她是我的导师,在没有遇到她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出家当和尚的命"。王澍的生日,正是佛的诞辰日。从6岁起,他就露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苦行僧特质,不吃肉,不近女色。到了20大几,情感世界还是混沌未开,白纸一张。

王澍(左一)和陆文宇(右一)在工作

直到大眼、浓眉、小奔头、黑皮肤的陆文宇撞进他的视野,王澍才陡然动了情念:"这么瘦小的女孩子,应该有人来保护。最合适的人选嘛,当然是我"。

陆文宇是王澍的初恋,从东南大学读研相遇,正式嵌入了王澍的历史。那时王澍在学校已经是个风云人物。广为流传的一件,是他当着导师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面口吐狂言"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也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后来,这事越传越神,演变成了他在硕士答辩现场大放厥词,老先生们惊骇之余,被气得半死。结果,他没拿到学位,倒霉了好几年。

还有一件,是王澍恃才傲物,性情叛逆,老师们对他又爱、又恨、又没招儿。有的老师看他的方案,一开始时就警告他,"你敢这样做下去就是0分。"但他愣是不听,照做不误。结果,全年级最高分。因为,他手上功夫极好,能把一个0分的作业以极高的标准做完。老师拿他也没辙。

所以,当大家得知,安静的小女生陆文宇与"狂生" 王澍谈恋爱都觉得不可思议。从外形来说,王敦实、粗犷,典型的北方男人骨架;陆娇小、纤弱,具有突出的南方女子特征。王、陆二人根本没夫妻相。但没想到,真应了那句老"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陆文宇不仅能"拿住"王澍,还让他心中充满感激"妻子是我的人生导师。"可见,这个女子不简单。

王澍与陆文宇生活、工作几乎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她几乎包揽了王澍所有干不来或不愿意干的事。比如,开车、电脑、答记者问。所以,王澍对她非常依赖。离了她,很多事就"玩不转"。当然,二人日久天长也有磕磕碰碰,只是王澍权且将其视为修炼心性。不仅礼让,还从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上,得出了种种的好:关注没有意义的存在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特质。而男人永远想做有意义的事情。而有意义的事又常是危险的、对生活是有伤害的。

王澍在认真画图

陆文宇是王澍的初恋,从东南大学读研相遇

"我们夫妻同在一条路上散步,妻子常会惊喜地指出‘你看那,那朵小兰花开得多好。’我顺着指引看过去,确实有几朵小花就开在脚旁,我差点就错过了。"

他说,这是因为也正是有妻在旁常提醒,促使王澍逐渐养成一个习惯,在思考严肃问题的时候,会,去想一些看上去很自然的小问题。而生活当中这种小问题更会让人感动。"

照例,今天在杭州与我通话的是小鹿姐姐——陆文宇。虽然,我找的人是王澍。照例,我们要聊聊她的夫君王澍,说说他们的儿子斗拱,。

这是我喊陆文宇为小鹿姐姐,原因有二。一,她姓陆,陆、鹿同音。二,她身形灵巧、机敏、像极了内心蕴藏超强能量,日夜奔袭的小鹿。他的夫君王澍跟她形成明显反差。是个外表朴拙放恣,内心清逸散淡的雅士。据传,此公不仅擅长山水书法,还能吹箫引鹤,煮黄酒调竖琴。

遗憾的是,几年前我在杭几日,既未亲见王澍吹箫引祥鸟,也没赶上他泼墨发清音,但才子总也是错不了的,鹿姐姐若没两把"神煞"是"擒"他不住的。

这次聊天,我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的儿子。说起儿子斗拱,鹿姐姐自会津津乐道一番。三年前,斗拱尚属学龄前儿童,现在已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不仅不再管爸叫哥,也不再追究"爸爸为什么喝一次奶就长那么高?"了。原来爱说"把老爸做的房子都拆了,再重新做一遍"。现在改拆机械玩具了。人家那边神州7号还没上天,他这边马上就鼓捣出了"神8"。这效率!比父母造房子快多了。

象山校区

接着,我问到了他们夫妻两人和象山项目近况。鹿姐姐说,这几年,她和王澍一直为象山校区二期忙得晕头转向,再难有郊外挖野菜的情致。今年9月,去了趟法国巴黎,也并非度假。而是应法国巴黎建筑遗产城和巴黎Malaquais建筑学院邀请去做讲座。十一才回来,时差还没倒过来,又去了西安,现在人都有点撑不住了。

说起象山校区,我回想起2001年夏,王澍趴在图板上,面对象山原始总图,手捏铅笔为如何下手费思量。2005年夏天,我来杭,一期已初步完工。二期还没影儿。三年过后,仅一河之隔,风格迥异的二期拔地而起。

这个秉承中国传统建造技术和理念的中国传统大合院,触动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我去时,一期工地尚未全部收拾停当,就有观者迫不及待前往了。他们看过给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去了喜不胜收,流连忘返;有的人嗤之以鼻,说所获甚微。

我曾问过身在其中的美院学生,在读生会反问你:"‘走,去美院象山校区看油菜花’这口号不会没听过吧?在杭州旅游西进的新文化旅游景观里上课,两字"享受!"没赶上搬往象山校区就毕业的学生则说,"这么美的园林校区我们没份,心里不平衡啊!

"有的说,"时光不可追,毕业就毕业了吧,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象山校区开个小店,或当个保安。";"再考一次,再报,就报建筑艺术学院。不能在青山、绿水、白鹭飞的课堂里听课,枉为美院学子。"

记得我在杭州时,中国美院还只有一个建筑艺术系,王澍时任系主任。在艺术学院办建筑专业,在中国算是新生事物。他对中国建筑教育持批判态度,说其有两个痼疾:一是不思考;二是忽视有思考的技术训练,培养出成堆的"画图师"。他断言,如果将建筑艺术系办成工科建筑系的简化版,半吊子的艺术版,必定走向学难致用的困境,所以我们根本不会走这条路。

据知,现在中国美院已经成立了建筑艺术学院,王澍为院长。他的既定目标是:建立一种既有中国自己本土传统,又有开放思想的建筑教育。为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哲匠——具有哲学家气质的工匠。据悉,该院的学生不仅要读《论语》、《老子》、《中庸》……,学木工、瓦工、书法,还要到真山水中去画素描。这,无疑是对中国建筑教育进行一场革命。

知多D

王澍妻子陆文宇:我从来没有想过得普利兹克奖

西班牙El País报纸的访谈中,陆文宇谈论到她的丈夫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奖的事。尽管"业余建筑工作室"是夫妻两人共同创建的,王澍希望与她一同分享这个奖项,但是陆文宇却不想要这个奖。

王澍与妻子陆文宇

她在采访中透露到:"在中国,人一出名就没有自己的生活了,我希望与儿子一起拥有自己的生活。我从不接受国内外的采访。我非常高兴自己是一名建筑师,相信这能够使得我们的家乡和城市变得更好。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大家的兴趣,而不是通过成名。"

王澍妻子陆文宇:我从来没有想过得普利兹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