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汉根:惊“虹”一出震寰宇

2017-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缪汉根,1965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中共党员,当选过苏州市党代表.曾任盛虹丝织厂副厂长.厂长,盛虹印染厂厂长.现为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二十年来,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缪汉根以远见卓识不断抓住机遇,坚持企业的科学发展,带领盛虹完成了从村办企业到"中国企业500强"的大型集团公司,从立足盛泽到走向国际的蜕变之路.如今的盛虹,已是一个集纳了石化.纺织.能源.地产.酒店五大产业的庞大集团企业,旗下拥有研发.生产.投资.贸易.服务等公司20余家,总资产500亿元,员工30000人.缪汉根,不

缪汉根,1965年8月出生于江苏吴江,中共党员,当选过苏州市党代表。曾任盛虹丝织厂副厂长、厂长,盛虹印染厂厂长。现为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十年来,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缪汉根以远见卓识不断抓住机遇,坚持企业的科学发展,带领盛虹完成了从村办企业到“中国企业500强”的大型集团公司,从立足盛泽到走向国际的蜕变之路。如今的盛虹,已是一个集纳了石化、纺织、能源、地产、酒店五大产业的庞大集团企业,旗下拥有研发、生产、投资、贸易、服务等公司20余家,总资产500亿元,员工30000人。

缪汉根,不啻为盛虹集团的缔造者、中国“纺织硅谷”的创造者!

1983年,高考落榜的缪汉根回乡,进了村上的丝织厂当工人,每月30多块钱工资。从一线工人,到仓库保管员、再到分管经营的副厂长,1991年,丝织厂又办起了一家印染厂,缪汉根当上了厂长。

高考落榜,可以算是缪汉根人生经历的第一次挫折,但同时也是他人生第一个抉择点与转折点。他没有消沉,也没有好高骛远,而是摆正了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线工人逐渐成长为一厂之长。这个过程,绝不仅仅是职位的晋升,更是他在事业积累起步阶段完成个人蜕变的过程,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成长为年轻的领导者与创造者。他手里握着的,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丝织业经营门道,更是艰苦创业的门道。

都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1997年,企业改制,缪汉根迎来人生的第一个机遇———和企业干部一起收购工厂。这之后,他开始不停地“蛇吞象”,收购的企业不下10家,其中包括两家染织厂、三家宾馆。一下子,缪汉根在染织行业的规模成倍翻番,并逐渐扩张出10个工厂。现在,缪汉根每年染整坯布15亿米,在亚洲居第一。

在不停顿的“蛇吞象”中,他找到了自己的财富路径:做企业,起步要扎实,但是到了一定阶段,想做大事,必须突破主业,突破自我积累、滚动扩张的思路,大胆运作资本去买企业,而不是单纯的买设备。这两年,他收购的题材越来越广。

2002年,缪汉根又把目光投向了纺织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化纤行业,并提出研发生产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市场定位。

而说到超细纤维,就不得不提下面这个传奇故事———

2004年到2005年,盛虹的超细纤维产品已做到0.5dpf,即1万米的重量为0.5克,堪称世界纺织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后来,一家日本企业打破了由盛虹集团创造和保持了两年的超细纤维单丝达到0.5dpf的世界纪录,使纤细度达到了0.3dpf,并放言这是工业化纺丝的技术极限。

在日新月异、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长江后浪推前浪实属平常。但对不服输的缪汉根来说,如何能居于人后?更何况,当时的盛虹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于是,突破0.3dpf“极限”,让盛虹坐稳超细纤维业内霸主宝座的一仗开始打响。

缪汉根立即召集集团的高层们开会,决定投入7亿多元人民币,以日本同行开发的超细纤维0.3dpf为突破口,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

投巨资在欧洲成立研发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东华大学专家攻关,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盛虹向世界纺织业界宣告,成功将超细纤维单丝做到0.15dpf,成功突破极限。

又一次创造了世界之最,缪汉根没有停下来享受胜利,更没有时间举杯庆功,而是在研发成功的第一时间,立即将研发成果投向规模化生产。

2003年,60万吨熔体直纺项目上马,引来业界瞩目;2007年,40万吨熔体直纺超细纤维项目投产,一举奠定了盛虹超细纤维年产量在全球的地位;2008年,世界第一条专业PTT记忆纤维生产线建成,打破国外对PTT核心技术垄断;2011年,我国首条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年产3万吨PTT聚合装置开车一次成功,成为全球第三家掌握化纤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

正是在缪汉根引领的不断突破中,盛虹如一匹永不停蹄的骏马,冲在行业的最前沿,一举进入国际一流化纤企业行列,在世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化纤产品领域占据龙头地位。

缪汉根坦言,除了胆量谋略、创新突破,创业者更需要些做人的基本底线。人品贵重,君子征服的,是人心。商场如战场,同行之间、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是合作之“友”,也是竞争之“敌”。伸手,是相握,还是博弈,不只是由形势决定,更受人心的影响。

诚信是金。1998年,缪汉根吞并一家丝织厂,由于事先了解不透,后来不得不追加投资2000万元,资金链面临断裂。关键时刻,“诚信”救了他。几年前,他与山东一位老板做生意,买了200万元煤炭,货款还没付,这老板就进了监狱,两年后才出来。按规定,早过了追款的期限,惟独缪汉根把货款一分不少都还给了他。这事在圈内传开,所以知道他资金困难时,生意伙伴都来帮他,银行也给他贷款,就这样,他终于渡过了难关。

平常心是福。缪汉根的办公室,在盛虹集团总部大楼8楼,这是一间陈设极其简单的屋子,除了办公桌椅、书柜、会议桌和沙发,并无其他多余的摆设与装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墙上挂的“平常心”和“业精于勤”两幅书法才显得那样沉静而深远,这正是缪汉根为人处事的写照。在辉煌面前保持“平常心”,在成功面前不忘“业精于勤”。

有容乃大。从盛虹集团发展历史来看,引进人才是一条重要经验。缪汉根深深懂得,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为此,他先后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为盛虹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盛虹集团化纤总工程师梅锋,1994年毕业于河南工学院,在郑州市一家化纤厂就业,历任班组长、车间主任、厂总工程师,2004年他来到盛虹集团工作,缪汉根认为盛虹集团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果然,梅锋来到盛虹集团不久,就参与了超细纤维技术的攻关,经过艰苦奋斗,终于获得了成功。如今的盛虹拥有各类技术人员近千名,大中专毕业生2000多名。

诚信的人品、平常的心态、容人的胸襟,这些本是为人朴实平凡的品质,但人格总是在平凡中彰显不凡、寻常处表现不寻常,从而产生令人折服的力量,见贤思齐,这就是人心所向。

面向未来,缪汉根仍旧将以一颗踏实求稳、突破求变的“平常心”,手握盛虹这柄剑,勇往直前,带领盛虹朝着国际化企业的目标迈进,并推动中国纺织工业从纺织大国迈向领先世界的纺织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