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精神不止是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应该是世界的

2019-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拉贝日记>,可能很多人听过这个电影作品,这部电影作品由一名德国导演拍摄,讲述了二战时期在中国南京生活了很多年的德国商人拉贝与妻子在准备回国

《拉贝日记》,可能很多人听过这个电影作品,这部电影作品由一名德国导演拍摄,讲述了二战时期在中国南京生活了很多年的德国商人拉贝与妻子在准备回国前,日军开始对南京轰炸,这导致被战争残害的无辜百姓流落街头,拉贝因此放弃了回国,留在南京,拯救无辜的百姓。

电影版《拉贝日记》给出了德国人的视角,歌剧版《拉贝日记》是从中国人的角度去看待这场残暴的灾难,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在历史上,拉贝确有其人,就如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但是在国际上,南京大屠杀却是鲜少人知的。在美国的歌剧导演周沫,正是因此才推掉几个项目,为“拉贝”,为“南京”回国。

导演周沫

在异国他乡求学的这些年,让周沫渐渐明白了家乡的含义,南京就是她心头的朱砂痣,能为故乡做点什么,是她心心念念的事。在国外越久也越让她清楚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在国际语境中,“南京大屠杀”几乎是被遗忘的。这两点促使着她回到家乡,回到祖国,为了应该铭记的历史奏响这段故事。

《拉贝日记》的人物原型本身就非常适合影视、舞台艺术化——拉贝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来自纳粹德国的德国人,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商人。但就是本该带有这些属性的人,在看到残酷的战争和无辜的伤亡时,选择了作为人应该做出的选择,与社会、国家所带给他的属性都无关了。所以,拉贝这个人物本身的矛盾便使他的形象更能象征着反战思想和对战争的反思。

一个没有看过歌剧的人对于歌剧的想象是枯燥、沉闷以及听不懂的唱腔。这也是没有看《拉贝日记》之前的我对《拉贝日记》的臆想。

歌剧自然不是一个属于大众的演出,但对于热爱文艺的人来说,歌剧与影视一样可以引起共鸣,这在于某种情感的互通与连接。

《拉贝日记》的作曲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主任唐建平,作为中国非常优秀的作曲家之一,《拉贝日记》的音乐通过现场演奏带来的震撼不必多加解释,只是如何达成这种细腻,很难。唐建平用了一年的时间参观展览馆、走访故事发生地以及受难者,每一次与他们更进一步,就是音乐与情感汇流的过程。让历史走向人心,让音乐抚平伤痛是在这次歌剧中唐建平教授想用音乐做到的。关于对音乐运用的解释,唐教授在采访中是这么说的:

“我第一个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小提琴,大幕一拉开,小提琴在后台奏响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像永远流淌在人类心中的涓涓细流、爱的细流,这种力量支撑着这些外国人留下来,支撑着他们为人道主义精神而斗争;这种旋律随着剧情继续流淌,直到最后中国的小孩在大雪中倒下,小提琴站到前台来演奏,在一束光当中演奏,既是对逝去生命的安抚,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向往。所以在这样的音乐当中,告诉人们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生命力量是不会被邪恶战胜的。另外在歌剧的最后,我所说的光明的号角,就是在台上增加了一组歌剧舞台上从来没有见过的铜管乐器,在舞台的正后方,吹起光明的号角,引导人的灵魂向上,让光明的力量高高升腾。”

唐建平

音乐最奇妙的地方是,不懂它的人也能与之共鸣。我不懂铜管乐器该如何奏响,甚至不太清楚他们的样子,可是它在歌剧的最后响起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泪水与胸腔的气团一起上涌的激动,这与唐教授所表达的无异。

《拉贝日记》让我震撼的不单单是作曲。这次在北京演出的是巡演版本(这部歌剧作品将去国际上面对更多的观众),由于要到各国去演出,舞台是最难搬过去的,所以在《拉贝日记》中也能看到舞台的变化非常简单但非常准确——精心设计过的几面“墙”,通过不同的组合满足不同场景的演出。这些变换有时甚至是可以让人感到惊喜的。

再一点,是舞台的表现力。在歌剧的刚开始的地方,表现了日军对南京的轰炸以及百姓对轰炸的恐慌和无助。背景是飞机的声音,穿着破旧的百姓分成两拨分别站在舞台的两侧,紧紧地凑在一起,不断着重复着一句话“侵略者来了,侵略者来了”重复的话语加上越来越急促的音乐,听得人汗毛立起,这种急促与恐慌与生理本能的频率达成了一致。

在这部歌剧中,拉贝的扮演者薛浩银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男高音歌唱家、英国皇家歌剧院签约艺术家。

薛皓垠

拉贝一直被誉为“中国辛德勒”,薛皓垠面对的难题是,在这样的悲痛的历史环境下,如何把拉贝内心的柔软展现出来。从一开始决定留在南京,到后来亲眼看到日军对中国百姓的残害与不讲信用,拉贝是站在人心的分界线上的善良人。我想歌剧大概与演戏一样,演表面最容易却不动人,演内心最难却最值得感动。幸而薛皓垠是以“用情至深”闻名。

虽然歌剧的名字叫《拉贝日记》,但拉贝并不是唯一的主角,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院长明妮·魏特琳,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也是当年留在中国,成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贡献者们。在这场演出中,我们看到的是战争下的中国,也是这些国际友人面对残酷的战争无法寻求真正的和平的无助。

于是《拉贝日记》变成了“不单纯”的中国故事,它提供了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更多维也更国际化。

如果有机会,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拉贝日记》,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歌剧作品,它是那段我们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历史的真实呈现,是我们应该铭记的。

南京大屠杀的悲痛是中国,也应该是世界的,因为战争的可怖从不分国家,战争是所有人的敌人。

《拉贝日记》是中国故事,却不只属于中国,它属于世界。一个德国人或者美国人或者阿拉伯人都能从《拉贝日记》中获得和平鸽的启示。这一次,由MADE IN CHINA的歌剧《拉贝日记》将带着中国沉痛的历史和中国的故事走向世界。首都北京是它的启程,它会沿着风往前走,经过柏林、汉堡、维也纳等地方。

希望《拉贝日记》在拉贝的家乡也能获得如潮的掌声,希望拉贝所代表地精神和日记一起被传阅,在每一个音符里的故事有着血的教训,也有着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