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观察:推倒亚洲电影的“柏林墙”
如今世界上的电影节遍地开花,但惟有釜山一个将“亚洲电影”的概念做到了极致。香港和日本在亚洲电影业中的地位逐渐没落后,近十年来,韩国正在悄悄向亚洲电影产业的龙头地位进发。
釜山电影节将“亚洲电影”的概念做到了极致
伊秀娱乐讯 如今世界上的电影节遍地开花,但惟有釜山一个将“亚洲电影”的概念做到了极致。釜山电影节主会场外的导演照片墙上,依次陈列着开闭幕式、大师展映、新浪潮单元、亚洲电影之窗等单元的导演头像和国籍,可以看到这些导演分别来自中国、中国香港、伊朗、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伊拉克……在这几个核心单元里,釜山电影节默认“大师”和“新浪潮”都是亚洲人,而欧美导演,尤其是好莱坞导演,在釜山电影节只能处于边缘位置。
这是亚洲电影的集体呈现,得之不易。在几十年前的后冷战时代,港澳分离,韩朝两立,多民族地区战火无熄,亚洲各国家的电影工业彼此隔绝。进入新世纪以后,各国意识到区域交流的重要性,开始展开多方面的电影合作,“亚洲的电影”逐渐合为“亚洲电影”。在这个过程中,电影节是跨国对话的重要缩影,现在反过来又成为了区域合作的孵化器。
釜山电影节从诞生之初便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即主要关注亚洲电影与新人导演。经过18年的严格实践,如今的釜山电影节已经成为所有黄皮肤电影人向往的聚集地。釜山之于亚洲犹如戛纳之于欧洲,有了电影节这个交流平台,来自不同政体、国体、民族、教派的电影人再无隔膜。
地缘造成亚洲电影业支离破碎 釜山电影节试图建起通天塔
“到处都是中国人”,这是年年来釜山的韩国影史专家小韩对今年电影节的印象,“很多活动都有中国影视公司的赞助,中国和釜山电影节的关系更密切了。”今年釜山电影节,仅爱奇艺一家就签下了近百部电影的网络版权;优酷与釜山将“大师微电影”项目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合并升级,将联合培养新生代导演。北京电影节组委会在釜山电影节期间举办了“中国之夜”酒会,国内电影人聚集在电影节官方指定的海云台中心酒店,人来人往,把酒交谈,都是电影圈熟悉的面孔,让人恍惚觉得已经回到了国内。
“今年是中韩合拍片特殊政策的第一年,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爆发增长阶段,釜山对中国影片的热忱也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二十多部影片参展,长片短片纪录片形式丰富,釜山已经成为中国影片在上海电影节之外最重要的亚洲一站,无论是看片还是谈合作,都非常便利。”《白日焰火》《少女哪吒》监制沈旸说。中韩在电影上的合作已经陆续进行了多年,今年7月习近平访韩期间正式签署中韩合拍片协议,今后中韩合作电影将不占据分账片份额,享受国产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