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中率直逼100%,完美世界好莱坞之旅下一步怎么走——专访完美世界影视总裁谌荣 | 河豚专栏
原标题:押中率直逼100%,完美世界好莱坞之旅下一步怎么走——专访完美世界影视总裁谌荣 | 河豚专栏
不一样的特约记者
不一样的新鲜内容
如果你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投稿
也许下一个专栏作者,就是你
邮箱:lmx@ylzbl.com
从《婚姻保卫战》、《北京青年》、《咱们结婚吧》、《神犬小七》等收视口碑俱佳的电视剧,再到小制作获取大票房的里程碑之作《失恋33天》、再到综艺节目的现象级作品《极限挑战》,说出来可能旁人不信——以游戏起家的这个影视娱乐公司这几年的成绩单着实让人吃惊。经过10年的布局和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完美世界旗下影视业务已经成长为国内影视行业的一支生力军,热播电视,热门综艺,热门电影,他们都是背后的推手。不过更让人侧目的其实是完美世界影视的国际布局,尤其是在好莱坞。2016年初完美世界向环球影业投资了2.5亿美元;2017年下旬,完美世界通过向华美银行和摩根大通贷款的方式再次集资2.5亿美元,进一步扩大了对环球影业50部影片的投资——协议中完美世界的总投资额已达5亿美元。
if(typeof showBodyUI==="function")showBodyUI("body.0");在前不久的好莱坞中美影视峰会上,我们偶遇了完美世界影视总裁谌荣,交谈之际,我们了解到完美世界影视在北美还将有下一步大动作,出于好奇,我们与谌总相约进行了一次长谈,了解在寒冬之下一家中国跨国企业如何在好莱坞找准自己的定位。“我们与其他公司不一样,潜心研究好莱坞将近10年”
谌荣是一个大忙人,就在和我们约定在好莱坞的采访之后,马上就要飞回国内,对于他来说,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两头跑的生涯——作为衔接中美电影产业的高管,这样的节奏不是谁都能适应的。
谌荣快人快语,开门见山地就告诉了我们完美世界影视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关键所在:“我们早在2009-2010年就开始关注好莱坞,开始研究片单投资模式以及相关的美国成功案例,当时就对Dune/FOX(福克斯),Legendary/Warner Bros.(传奇/华纳兄弟)等公司的合作条件有了深入了解,别的中国公司我不知道,没看过他们协议,但是我们很早就知道什么样的条件对我们是关键。“
“简单来说,完美一开始就对整个好莱坞的产业发展趋势做了研究和判断,看清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下定决心要去做大概率成功的事情。拿我们和环球这个案子来举例,当时做这个案子,绝不是头脑发热,在2010年我们就对片单投资这个模式做过研究,只是当时断定时机不对,因此没有出手。但是在5年后能够投资环球影业片单的机会重新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决策很快,因为我们早就知道投资片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出于保密因素,谌总无法与我们深入到协议的细节,但是他还是告诉我们:“环球从一开始的term sheet(协议)上就开出了5年50部电影,而且并不排除他们的很多商业大IP加入其中。大家都知道,电影这个业务,需要足够的量,才能均摊风险,这就是一个关键因素。5年相对于3年,其实有很大的差别。况且,和六大合作,‘质’和‘量’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平衡点。环球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一上来提出的条件也考虑了质量和数量上的平衡。“
在谌荣看来,和许多其他中资企业不同,和环球的投资合作其实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做完,交代任务就完事的差使,完美世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谋篇布局。
“在美国做电影的话,大方向可以选择studio distribution(六大发行)还是independent distribution(独立发行),我们一上来就选择和六大合作。为什么这样做?这是基于我们对市场走势, 行业形势的认知。我们其实早在几年前就预判到现在大家看到的大制片厂的整合,数字平台的崛起等等,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各地二级发行商以及独立电影发展的冲击,所以我们知道必须要聚焦在大型studio上。”
“2015年的春天,环球来中国找合作伙伴的时候,我们觉得本来就有要来美国做这个业务的计划和打算,那为什么不把环球这一单先做了呢?这种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就抓住了。“
“当时环顾六个大制片厂,环球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他们的风控,业绩都非常出色。环球在片单投资上需要一个财务投资合作伙伴,在项目上完全是环球操盘,我们不操盘。这个我们认可,因为他们很优秀,是全球顶级的公司。所以,我们只要确保我们的海外业务不是和环球独家,就可以了。我们在北美有两个公司,一个是Perfect Universe Investment,管理我们和环球的合作,这个业务里有环球5年内所有的片子, 双方都不做选择,一篮子买卖; 另外一个是 Perfect World Pictures USA(影视美国分公司),用来做内容的开发、制作, 可以和任何公司合作,因为我们和环球的关系并不是排他的。”
“我们最近和六大,现在应该叫五大了,之中的另外一家公司在签约合作,他们会给我们项目做选择性介入,我们自己开发的项目也可以拿去给他们选择,合作,看中的话他们必须投资,并做全球发行,发行费也是事先谈好的。其实,和大型公司合作,最关键的就是对方的投资额度,以及发行费。“
可以预见,如果完美世界这一新的协议走完,将成为屈指可数的能够同时投资六大中两家片单的中国公司!
在完美世界同时期或者更早,有不少其他中国公司也前赴后继地进入好莱坞去谋求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从万达,华谊兄弟,湖南电广,再到阿里巴巴,腾讯影业,没有一个是缺钱的主。
在谌荣看来,有钱是一回事,但是更重要的是“懂行”,懂得一套在好莱坞商务沟通与谈判的方法。
“影视项目的成败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必须有一套方法来将可控性做到最大。合作的时间, 合作的项目,项目的质量,合作方的发行能力, 都是关键。 参考一下其它中美片单合作, 比如华谊和STX的合作,与我们和环球的合作就有很大差别,STX不是一个有全球发行能力的studio,只对北美发行有一定掌控力,和狮门这样的公司类似。合作周期也很关键,狮门和电广是三年协议,谈判就谈了一年,所以等到签约的时候就剩两年。”
对于完美世界与环球的合作,谌荣觉得有其特殊性,中方在其中争取到了应得的利益:“为什么和环球的合作是公平的?原因之一就是环球把一些大的商业IP也包含在内,给了我们收益的空间,只有一些动画片以及制作费低于1500万美金的小项目没有包括 。我们早在2010年就看过片单合作的模式,当时选择没做——做与不做,什么时候做,都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方法判断上。”
谌荣也认为,包括各大媒体,行业人士,甚至不少直接参与投资的中资公司,对于好莱坞的合作都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我不知道其他人的谈判过程。首先你来美国和人工作,你要知道什么是公平。有的人问我环球在中国的发行权在你们这吗?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我说我们没有,也要不到,因为环球不会放,中国监管机构也不允许。第二,你要清楚哪些是你最想要的,哪些是别人最想要的。最好的合作是你想要的别人可以给你,别人想要的你可以给他。如果两边同时争抢同一个东西,只能看谁的话语权更大,这不是最佳的合作状态。环球一开始开出来的合作条款, 在我们看来是公平的,而且我们不会拘泥于环球在中国的发行权。电影业务,需要长期的,足够多的片子,分摊风险。所以5年50片子,我觉得他们是有诚意的。这个和谈恋爱结婚是一样的,第一天约出来,后面能不能顺利发展,要看诚意。“
早些年国内电影人谈起与好莱坞打交道,都会提到“六大很难应付”,“中国人容易吃亏”这样的说法,在谌荣看来,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在一开始谈判和签约的过程中仔细地审核并交涉,否则事后再去后悔和感叹并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在与环球的合同里有一个约定,每部片子,我们可以在投资比例上选择上调或者下调。调整的比例不大,从数字和经济效益来说不会带来很大的差别,但为什么我们有这么一个条款在里面?就是我们要让自己的团队去不断地磨炼对于电影市场容量的判断的方式方法。很多电影人说出来的都是自己成功的案例,有点像从赌场出来一样,很少有人从赌场出来说我今天输了多少,一般都是赢了到处说。但最重要的还不是赢了或者赔了,而是要知道赢在那里, 输在哪里,用在以后的判断上, 而且你这个判断要事先做,要记录下来,别事后诸葛亮。”
“到目前为止,我们和环球合作了接近30部电影, 只有一部电影,我们在开机前对最终票房的预判和上映后的结果,差距比较大,而即使是这部电影, 我们内部在项目早期的预判也不一致,也有准确预判到后面结果的人,只不过在执行上有其他问题。”
说起“懂行”这个概念,谌荣非常坦诚地告诉我们,包括他自己和完美也有一个交学费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看”和“学”中进入懂行的阶段。在他看来,中国电影人来到北美学习取经,也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么说吧,我们曾经研究过韩国市场,韩国电影和韩国电影人的商业化,很大程度上跟他们一直虚心向好莱坞借鉴学习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从中国来到美国,我们希望除了在这边做面向全球的英文电影之外,也要在过程中间尽量和常驻美国的优秀中国影视人合作。我们愿意投入一定资源去做合拍电影,虽然它短时期的财务表现估计不会体现在我们的报表上。韩国电影发展到现在,每年的票房前十大半都是本土电影,日本也是如此,中国将来也可以做到(注,其实中国这两年已经做到了这点)。”
“要想让电影成批输送到全球市场,美国还是最具有优势的高地。这里面的原因,一个是语言,一个是价值观。虽然现在很多国家的人在学中文,但和英文在全球的普及程度相比还是差距很大。在价值观方面,东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更加深沉。深沉的东西,其它文化的人的接受度肯定会变低。即使韩国在影视文化方面的输出做的不错,但也基本局限于东南亚,因为大家的文化、价值观、家庭观念,都相对近一些。偶尔弄一部面向全球的、英文的大制作, 比如《雪国列车》,就不怎么成功。”
作为少数在好莱坞能够左右逢源,与六大高层沟通自如,谈笑风生的中国高管,谌荣本人其实有着不同于一般电影人的背景,既在外资企业有过咨询的工作背景,也有过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履历。
在他看来,过去的“外行”经验反而促使他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把握电影产业。
“跨界进入影视行业,其实各有利弊,我个人觉得‘利’也许更多, 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跳出传统业务的思维框架,用新的视角来看问题。”
“如果要具体说到和以前做咨询的工作有什么关联的话,可以说,直到今天,我在业务上最看重的就是找到‘能够复制成功的方式方法’,也就是咨询行业说的Methodology (方法论)。 国内影视行业很少有人说这个事情,对电影来说,常常听到说导演,演员,IP,宣发,或者院线资源什么的很重要,但追根到底,只有一个是最重要的, 那就是,总结成功或者失败的真正原因,不要什么都停留在表面现象,票房多少啊,口碑好坏啊,ROI多少啊,重要的是摸索出能够不断复制成功的方式和规律。”
因为有着多年在咨询和互联网行业从业的经历,所以谌荣常常会换一种思维,把影视产业的运营和其他行业做横向的对比。在谈起为何完美世界没有在好莱坞像万达或者阿里一样投资甚至收购公司的时候,他做了如下论述:
“影视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影视行业没有network effect(叠加效应)。互联网行业在前期可以不断地烧钱,跑马圈地,为什么?因为互联网他有一个叠加效应,就是我这个平台上的人越多,更多的人就会来我这里,对我降低人均成本,增加用户,都有好处。可惜影视行业没有这个效应,从来没听说过本来让一个人写一个剧本,他交不出稿,我加两个人上去,就能加快的,对吧?不打起来才怪。所以说影视行业搞100%股权收购要小心,你去买一个公司又能怎样呢?影视行业不是一个几千人在一起合作的东西,而是有几个关键人在发挥作用。(作者按:这句话全场最有价值了)”。
“一个公司一旦被你收购,你猜他的心态是什么?他如果是那个关键的人,才不会给你长久打工呢,除非你真心把他当成合作方,而不是被收购方。如果是这样,顶多参股投资。影视制作公司的估值又是个很大的问题,很难有准确的估值,这也造成在政策上, 对收购投资的收紧, 因为很多投资的估值不合理,助长了投资泡沫, 至少不会造成100%收购带来的问题。在收购的那一瞬间,关键人员的心,也就是说,最强的生产力,已经不在那个公司了。”
不会轻易跑马圈地,也不会动辄几亿美金掏出去收购公司,那么完美世界眼中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急切地希望从谌荣这了解更多完美世界下一步的动向。
“影视行业的发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段,每做一个战略规划可能至少要以十年为周期。在正常的创作环境里,电影的开发周期五年都是短的,在好莱坞,十年,二十年的案例比比皆是。”
“完美世界来到好莱坞寻求合作和发展,一开始先从电影入手,如果能做出一点成绩,再切入到电视剧和其它领域。当然,除了影视项目,我们还有一个捎带手的功能就是接触好莱的一些好的IP, 看是否能为集团所用转化为游戏资源。因为我们人在这儿,有可能看到一个适合我们游戏或者其它业务的IP,可以把这个合作促成,即使不是我们亲自操盘做电影、电视剧, 也是不错的商业机会,而且这方面的BD不需要等很长时间,周期较短,比如昨天我刚看了一个不错的漫画IP。”
在谌荣看来,完美世界影视这几年的发展低调而又渐变,没有太夸张和引人注目的是非。
“过去的完美世界影视,业务重点是在电视剧上,很稳定。大家看到的题材和类型的丰富性,主要还是因为我们从2010年开始紧密合作的这些导演所擅长的题材和类型覆盖面很广。比如郭靖宇擅长年代传奇,滕华涛喜欢反映当代现实生活,找宝刚导演专注文化先行、价值观引导的题材,刘江导演对市场和题材的商业价值的捕捉很敏锐。这几个导演风格不一样,但是每个人又是非常顶尖,所以坦白说, 如果说过去的完美影视的作品的题材和类型很丰富, 不是基于我们对剧的题材和类型的选择,而是我们选择人(导演)的结果,是这些人给我们带来了风格不同、题材类型不同的作品。
“2016年之后,公司在人才方面又做了新的拓展和发掘,这在之后的很多作品上能够看出来。这是剧的方面。不管是在中国, 还是在美国, 电视剧就是一个2B的生意, 所以内容采购方在意什么,很重要。在中国,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导演、制片人尤其重要。 具体在美国这边的业务,他们不叫导演、制片人, 电视剧的核心人物叫show runner,通常是编剧。所以, 做剧的项目, 对人的判断就极其重要。 做电影,和做电视剧不一样,再牛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都不会是票房保证,我们自己需要对题材和项目的市场性, 有一个好的判断。“
谈及具体的由他负责的美国地区业务,谌荣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一些对于中美合作有启示性的视角和投资判断方法论。
“美国业务这边,我们现在还是主抓电影,而且我现在说的电影业务,指的是在全球院线上映的电影,做出来一次性卖给数字平台的不算, 那个商业模式更像剧的模式。在题材类型的把控上, 总体来说我们先是排除三种类型不做:不碰政治、不碰宗教,不碰血腥的电影。除此之外,我一向不把电影分为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我认为任何电影都有它的市场,问题就在于你的这个片子的市场容量是否足够大, 大到可以覆盖你的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
“制作成本方面, 如果你要做的这个片子,预估全球票房也就2000万美金,但你光制作就要花掉1500万美金,那我只能说对不起,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肯定赔,投资你这个电影是明摆着要我们赔钱。“
“第二个就是宣发成本,因为在院线上映的电影需要相当高的宣发成本, 而且宣发成本和制作成本还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 也就是说,一个五百万美金拍的片子的宣发成本,不能简单算成一个三千万美金的六分之一。在北美你要是想在2000块屏幕上映,宣发可能要2000万美金,哪怕你的制作只有500万美金,所以这是一个门槛。“
“其实电影不见得是要爆款才是商业的,商业上成功的中小型片子的投资回报率,比漫威的很多大片要高很多。那么,如何才能对电影的市场容量和票房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判呢? 关键是要看过很多电影,并且知道那些过往电影的成功因素或者失败因素,换句话说, 知道哪些是相关电影,找到相关电影元素和它的票房产出的关联点。传统做法是找参照电影(行业里叫comp),但我们会用triangulation这个词。”
“一个新的电影, 如果能找到一个很类似的过往电影做参照的话, 这个电影票房多半不会好, 因为这是一个不新鲜的东西, 除非它就是一个经典电影的翻拍, 即使翻拍也要有很好的创意去翻新它。所以,对我们来说,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知道这个电影所面对的观众群是什么,在过去3-5年的电影里找到面对类似观众群, 给到这个观众群类似感觉和体验的片子,再加上对市场变化的考虑并给予折算,以及一些其它因素,最后给新的电影的票房界定一个范围。“
众所周知,完美世界并非是一家传统的影视公司,而是由主流游戏业务衍生出来的板块,对于很多影视圈乃至行业媒体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存在。尤其是早在2015年就能够和环球洽谈并最后签署50部电影的片单投资,绝对属于是“闷声大发财“的典型。
谌荣也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完美世界在影视布局上真正的用心:“ 环球为什么选择我们呢?不是说环球在中国谁也不认识,其实他们谁都认识。这里面有几点值得分享。 首先, 我们公司的定位长久以来就比较国际化,光听我们的名字可能就有点感觉, 叫完美世界。我们的游戏业务,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之外的市场产出的。 这个一接触下来,环球能体会到,我们对国际业务是有想法的,也是有长久考量的。第二,公司的管理层里有很多国际业务的管理经验,这在和像环球这样的公司的对接上, 不管是谈判期,还是之后的合作期,都会很关键。第三, 是我们的一个合作的心态,我们不是要‘买买买’, 这很重要。因为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人,人是不可以‘买’的,公司买了之后人走了,公司没价值。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合作机制和捆绑机制。”
“影视业务是个传统业务,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事。所以,我们在美国这边,希望一步步发展,稳扎稳打。美国业务这边并没有要在明年‘剑指’30亿票房,或者做10部电视剧,所以不存在什么影响。”
包括记者本人,读者也一定会好奇,投资好莱坞的回报究竟如何,完美世界到底从片单投资中赚到多少钱,对此谌荣也给予了我们一些有趣的观点。
“完美的集团公司层面肯定是有整体财务规划和指标的,完成规划的关键就是要业务多元化,但具体落实到内容制作上,硬性地去规划每年多少部电影,多少部电视剧,能有多少产出,其实并不现实。这和美国的六大不一样,他们最旱涝保收的收入是发行费,而且这些收入非常可观。他们的发行费远远不是美国本土院线票房的这么点儿发行费,而是面对全世界的各个市场的多元化收入,都有发行费。所以对他们来说,每年有一定的量,是对业绩的稳定贡献,但中国没有一家影视公司可以做到全球发行,这不一样。”
采访最后,正值美国感恩节假期前夜,我们不忍再打扰谌荣,因为他马上又要赶回国内对接下来完美的“大动作”做新的一番准备和筹划。也许很快完美世界在好莱坞的版图又将添砖加瓦,也许很快完美世界影视对外将做出重大声明。
在这个寒冬,有人可能感觉到的是刺骨寒风,步履沉重,但也有人并不介意,一直在按照既定的步骤,坚定地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