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治疗及预防方法解析
脑膜炎是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鼻窦或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脑膜炎可累及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脑膜炎多继发于颅骨感染。自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此病之发病率已大为减少。软脑膜炎包括蛛网膜和软脑膜炎症,则颇为常见。因此,目前脑膜炎实际上是指软脑膜炎而言。脑膜炎绝大部分由病原体引起,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是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少数则由刺激性化学药品(如普鲁卡因、氨甲蝶呤)引起。脑膜炎有3种基本类型:化脓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多由病毒引起),慢性脑膜炎(可由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布氏杆菌及真菌引起)。
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是有生命危险的疾病,应立即治疗。症状出现就应马上去急诊。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脑脊液涂片和培养找到细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及时治疗,争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还要对症处理高热,控制抽风,减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还要使用激素减少颅内炎症粘连。
抗生素对病毒性脑膜炎不起作用,应该加用抗病毒的药物。
预防
1.早期发现,就地隔离治疗。
2.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3.药物预防: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发热伴头痛;精神萎靡;急性咽炎;皮肤、口腔黏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者,可对症用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流行。
4.菌苗预防。
病因 1.化脓性脑膜炎
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结核性脑膜炎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3.病毒性脑膜炎
85%~95%由肠道病毒引起,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腺病毒。
4.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还可由真菌引起。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隐球菌,可在鸽子类中找到。健康人不易患与真菌有关的脑膜炎,但对那些HIV病毒感染的人则不一样,这是一种可以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脑膜炎后遗症中除了有运动麻痹、异常肌紧张、语言障碍、癫痫发作外,还有性格变化(说话罗嗦,对事情纠缠不休、易生气、多动等)
脑炎后遗症乙脑是由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于秋季(7~9月)。临床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极重型)。前两型的临床症状较轻,即时治疗都可完全治愈。仅是后两型,因病情严重,多留有恢复期症状,如偏瘫、肢体强直、失语、痴呆、震颤及精神异常等,仍需要积极治疗。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药物 :如脑活素 10~30毫升溶于 250毫升生理盐水中缓慢静点 ,每天一次 , 10~ 20天为一疗程。
2.恢复细胞正常功能药物 :如胞二磷胆碱0. 75克溶于 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 250~500毫升中 ,每日一次静点 ,也可 0. 25克从椎管内注入。
3.改善脑细胞环境药物 :如尼莫地平能扩张脑血管 ,改善脑供血 ,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到达脑细胞 ,一般开始治疗 1个小时内连续静点1毫克 ,若病人能耐受 , 1小时后增至每小时 2毫克连续静点 ,每日总量 24~ 48毫克 , 7~ 14天为一疗程。另外 ,还可通过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细胞供氧。
4.理疗。
5.康复治疗 :可通过针灸、肢体功能锻炼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6.中药 :例如醒脑静可开窍醒脑、行气活血、凉血解毒 ,对脑炎及脑血管病后遗症均有效果。一般 10~ 20毫升溶于 25%~ 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250~ 500毫升中静点 ,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