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猫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吸引读者的 恰恰是她苦恼的精神流亡
多丽丝·莱辛具有“边缘人”与“流亡者”的文化气质,这一独特的文化身份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小说具有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丰富的主题意趣与独特文化意象,并致力于对社会边缘阶层的关注,显示出当代知识分子追求精神独立的品格。莱辛小说的创作特点与作家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以及思想情感密切相关。
双重的流亡者
莱辛一生创作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共50多部,这些作品涉及不同的思想命题,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写作风格。莱辛的创作一直致力于对社会与人生的关注,其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的创作风格和她的生活经历、生命感受以及思想情感是分不开的。
从莱辛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发展历程看,她是一位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她出生在伊朗,生长在非洲殖民地;她曾经信仰共产主义,积极参与殖民地民主运动和左派政治运动。1949年从非洲回到英国后,莱辛独自带着儿子生活,在当时,离异的单亲母亲是被社会的主流阶层所排斥的。
上世纪50年代,她又因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而被禁止再回到南非和中非地区。作为一个女性和来自殖民地的人,莱辛成了被社会“双重”“驱逐”的“双重的流亡者”。
1956年,莱辛退出英国共产党。上世纪60年代,她开始接触并研究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哲学。从莱辛复杂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她视野广博、兴趣广泛,不拘泥于文化、政治、思想、种族和宗教的社会陈规,也不追求与主流价值观相迎合,显示出当代独立知识分子的精神个性,有着一种边缘人与流亡者的文化气质。
于是,“边缘”与“流亡”作为一种生存体验逐渐渗透进她的思想认知中,沉淀为一种精神气度和性格特征。正如评论家所言:“多丽丝·莱辛从非洲流亡,这既是身体意义上的,同时也成为她生活中的那些其他多次迁徙的一个隐喻。
她也是一个自愿的流亡者,一个内心和外在生活的流亡者。她的生活在经历着不停的迁徙,也许是为了缓和减轻无家可归的苦痛。”
“流亡”也因此成为莱辛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她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在《金色笔记》中,莱辛就刻画了许多男性知识分子流亡者。因为时代与政治的原因,也是为了追求精神独立与社会理想,他们离开故土,从一个大洲漂泊到另一大洲,从一座城市漂泊到另一城市,从一间公寓漂泊到另一公寓,流亡在陌生的国度、城市与人群中。
在五卷本《暴力的孩子们》莱辛塑造的女主人公玛莎·奎斯特也是一个当代的边缘人与流亡者形象。莱辛这样描写女主人公:“她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因此必然会感到苦恼;是个英国人,因此总是不安而处处防范;生活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因此无可逃避地为种族和阶级的问题所困扰;是个女性,因而不得不否定昔日桎梏中的妇女。”
边缘化的社会处境与“无根”的文化心理,使莱辛在青年成长时期就已体验到生命中的陌生、冲突与隔离之感。因此,她善于发现那些被主流社会所漠视、鄙夷和遗忘的边缘人物,表现清醒与疯狂的边缘经验。《野草在歌唱》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是她笔下最早刻画的一个边缘人物。
玛丽是一个穷白人家庭的主妇,在穷困、幻灭的生活中与黑人男仆产生了隐秘恋情。在作品中,莱辛细致地刻画了玛丽是如何在不道德、非人性的种族制度压抑下渐趋疯狂的。种族隔离制度所割裂的不是人群,而是人性。
“在路上”的文学行走者
莱辛在创作中所涉及的内容和题材非常广泛,她擅长发掘与运用非主流的小说体裁,文体也不拘一格。从体裁上看,莱辛早期的作品多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和编年体的叙述方式,如《野草在歌唱》和一系列的非洲短篇小说。1962年,莱辛出版了融合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风格的《金色笔记》。
《金色笔记》在艺术形式的尝试可以被视为一次文体形式上的大爆炸。小说将深刻、细腻的写实手法与跳跃、晦涩、含混的现代叙事风格相结合,在庄重、严肃、逻辑井然的传统小说文体中间人小说、信件、日记等各种文类,这些作品或是诙谐讥诮的戏仿之作,或是暧昧模糊的潜意识、梦幻描写,或是浮夸的革命浪漫主义抒情,各种文学体裁的成功杂糅令人眼花缭乱,小说文体的强烈对比与混杂之风与题材内容的深刻严肃相整合,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但是作家并没有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她继续尝试各种有新意的题材与写作方式,如后来的“内心分析小说”《黑暗前的夏天》和《幸存者回忆录》等。
近年来,莱辛又将写作兴趣进一步扩大到幻想冒险题材,相继出版了《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丹将军的故事》和《裂缝》等一系列作品,未来主义、科技主义以及神话原型成为她在题材上的扩展对象。
纵观莱辛的作品,可以发现,其中包括了“悲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长小说、现代透视主义、戏仿、讽喻、罗曼司、寓言、传奇以及科学小说传奇”。这些采用不同叙述策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小说创作,不仅显示了作家广泛的写作兴趣与开阔的创作视野,亦体现出她在创作中不断超越自身、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综合创新的思想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形容莱辛是一个不断在创作中尝试新鲜体裁与写作方式、并以此超越自我思维限度的“在路上”的文学行走者。
诚实地面对时代与生活
莱辛在文学创作和思想领域内不停跋涉,寻求精神的家园,“吸引读者的,恰恰是这苦恼的精神流亡”,这体现了作家严肃的职业责任感。在这点上,莱辛依然保持了追求人文主义、理想主义精神向度与品格意志的知识分子传统。
无论作家如何改变创作风格,使用什么样的小说体裁与题材,也不论是采用何种叙写方式与技巧,她的创作中始终有一个不变的核心主题,即对于时代与社会、人性与精神的关注。在这些作品中,当代生活的逼仄与窘迫,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时代思潮(不论是恶劣的还是高尚的),向我们扑面而来,令人眩晕。
她以强烈的叙事情绪把我们拉进作品的深处,将曾经被我们忽略、遗忘、漠视与有意逃避的情感、心绪和事实生动表现出来,提醒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时代与生活所赋予我们的这一切。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她做到了她一直渴望的,l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作家曾经达到的那种对时代精神与道德气息的传递和再现。甚至在她的抽象寓言小说,不是那么成功的科幻小说中也都致力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及时代精神与人的气质的表现,预言并警告大众当代生活中“恶”的威胁存在。
多丽丝·莱辛具有当代“边缘人”与“流亡者”的双重形象,“她的活跃的想象力暗示着一个流亡者的漫步,但是,写作最终成为多丽丝·莱辛最真实的家”。莱辛在创作中不断尝试超越现实的冲突与分裂,突破题材、体裁与传统的限制,寻求精神认同与思想归属。
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创作活动:“我一直在驱策自己写作。但是你知道,我不做其他的事情。我没有很多的社交生活,我一直被我生命中这样那样的环境所限制,正是这驱使着我不停地写作。”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
链接
陆建德: 莱辛上世纪50年代 就在中国流行过
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于2013年11月17日去世,终年94岁。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吃惊,“不过想想也是90多岁的老人了。”
陆建德透露,上世纪90年代,莱辛曾经访问过中国,“90年代的时候我们见过一次。当时是英国来了三个作家访问,她是其中年岁最长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谦和,像家庭妇女,完全没有居高临下感觉,说话细声细气。其实诺奖之前,大概50年代莱辛就在中国流行过。”
陆建德称,莱辛的经历非常复杂,“上世纪50年代她是左翼,信仰共产党,后来因为苏联的一些因素退出了。因为她本身是出生在伊朗的英国作家,所以作品中有多种族的家国情怀。60年代转向女性题材,也和时代背景有关。但是她晚期有点奇怪,写了科幻题材和猫。不过写猫,描摹等等倒也表现出了英国作家的传统。
关于莱辛的文学风格,陆建德认为,她不像很多女性的写作过于关注自身,“其实我了解,她中年家庭生活也很困难,但也没有限制于此,还是值得钦佩的。总之,要想了解她,还是去读她的作品。别无他法。”
陈才宇:
莱辛反对“女权主义”称号
最近,她被公认的代表作《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陈才宇就莱辛的女权主义表示:只能说她是女性主义色彩,而她资深复杂的经历和作品的主题,是很难总结出女权主义的标签的。莱辛本人也是很反对“女权主义”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