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科炎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盘点老年性阴道炎的预防措施

2018-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青春期要注意功能性子宫出血,育龄期要警惕妇科炎症.子宫肌瘤等,更年期要"对付"更年期综合症,老年还要防妇科癌--女性的一生都在与各种妇科疾病做对抗.很多女性都误以为,老年时期,身体在逐渐衰老,各种疾病也应该"停歇"了,殊不知,有几种妇科疾病仍要注意防范. 1.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可占老年女性的四分之一,多发的主要原因在于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内循环发生改变,阴道本身对外界防御能力被削弱,给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老年性阴道炎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炎症常常

青春期要注意功能性子宫出血,育龄期要警惕妇科炎症、子宫肌瘤等,更年期要“对付”更年期综合症,老年还要防妇科癌……女性的一生都在与各种妇科疾病做对抗。很多女性都误以为,老年时期,身体在逐渐衰老,各种疾病也应该“停歇”了,殊不知,有几种妇科疾病仍要注意防范。

1、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可占老年女性的四分之一,多发的主要原因在于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内循环发生改变,阴道本身对外界防御能力被削弱,给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老年性阴道炎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炎症常常累及尿道口,故还常伴有尿频、尿痛等。及时治疗炎症,保持外阴清洁,有利于预防尿道炎。

2、外阴枯萎症

外阴枯萎症,顾名思义,就是萎缩,主要表现为外阴皮下脂肪减少,y.t缩小,阴毛脱落。外阴肌肉萎缩,还可以波及会阴和肛门,导致括约机张力降低,大便失禁,影响性生活,导致性交疼痛。据统计百分之三十的老年女性都会发生外阴枯萎症。

3、外阴白斑

外阴白斑患者的大阴唇、小阴唇及y.t部位,出现粗厚的白色角化斑块,干燥易皲裂,伴有剧烈疼痛。本病有百分之五十的癌变率,应引起高度警惕。

4、生殖器恶性肿瘤

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早期表现,主要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统计表明绝经一年以上的妇女出现阴道出血,患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约占百分之三十。卵巢癌的早期,患者常有下肤部不适和账痛感,老年女性如果常有肤胀,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后,首先应该想到卵巢癌。

治疗方法:

原则上应是提高阴道的抵抗力,抑制细菌的生长。

1.雌激素治疗 局部使用雌激素制剂有直接的治疗效果。

2.局部用抗菌药 一般性外用药甲硝唑200mg或氧氟沙星100mg,每晚1次阴道内用药。7~10天为1个疗程。也可阴道内置各种栓剂,

3.抹洗阴道 在阴道炎症分泌物较多时可考虑先用阴道抹拭去除过多的分泌物后再放药。

老年人为何易出现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又称为萎缩性阴道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阴道炎,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而双侧卵巢切除后的女性及哺乳期妇女也可出现,发病率可占老年女性的30%~50%,虽病情较轻,但会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良作用,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正常女性绝经后,卵巢开始萎缩,功能开始衰退,而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器官,雌激素减少不仅会对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等造成影响外,还会使阴道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局部糖原含量降低,阴道pH值高,抵抗力低下,当细菌等侵入阴道后,由于保护阴道环境的自然因素减弱,容易大量繁殖而导致阴道炎。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卵巢功能早衰、长期闭经、盆腔放疗后的女性也易出现老年性阴道炎,可能与卵巢功能异常、激素的分泌异常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缺乏等诸多因素相关。

老年性阴道炎的预防措施

合理清洁外阴

不要因外阴瘙痒即用热水烫洗外阴,虽然这样做能暂时缓解外阴瘙痒,但会使外阴皮肤干燥粗糙,不久瘙痒会更明显。清洗外阴时宜使用温水,可以加少许食盐或食醋。

不要使用肥皂或各种药液清洗外阴。因为老年女性的外阴皮肤一般干燥、萎缩,经常使用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清洗外阴,会加重皮肤干燥,引起瘙痒,损伤外阴皮肤。

保持外阴卫生

每日换洗内裤,内裤要宽松舒适,选用纯棉布料制作。自己的清洗盆具、毛巾不要与他人混用。

不可乱用药物

外阴出现不适时不要乱用药物。因为引起老年性阴道炎的细菌多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杂菌,不似育龄期女性以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最多见,因此不要乱用治疗霉菌或滴虫的药物,更不要把外阴阴道炎当作外阴湿疹而乱用激素药膏,这样会适得其反。

减少性生活摩擦

由于老年女性阴道粘膜菲薄,阴道内弹性组织减少,因此过性生活时有可能损伤阴道粘膜及粘膜内血管,使细菌乘机侵入。可以在性生活前将阴道口涂少量油脂,以润滑阴道,减小摩擦。

学会早期体检

阴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黏稠,甚至像面糊状,均匀一致,但不是脓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别高,故呈鱼腥味,性交时或活动后往往因促进胺释放而使气味加重,分泌物中加入10%氢氧化钾后也可释出胺味。

阴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围5.0~5.5,而正常人为3.7~4.5。

阴道分泌物的湿涂片中可检出线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