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宽大陆 冯世宽为何渲染大陆军事威胁
台湾《中国时报》24日社论指出:台湾“国防部长”冯世宽说,大陆火箭军对台部署可精准打击的东风16型弹道飞弹,海空军也不断升级武器装备,引进俄制苏35飞机并换装自制歼20战机。不仅如此,大陆还频繁绕经台湾周边海空赴西太平洋执行远海训练,冯世宽认为,大陆将加大军事恫吓力度,并引导台湾朝向其设定目标发展。
社论指出,大陆从未放弃对台军事斗争,近年推动军改,提升军事软实力,加上两岸实力对比失衡,大陆对台战力不断提升,是可以预料的结果,台湾理应审慎以对。何况两岸关系已由马英九执政时期的互信与合作,坠入目前的互疑与冷和,稍有不慎即可能酿成祸端。台湾本应不断累积善意化解对岸疑虑,冯世宽却反其道渲染对岸军事威胁,释放强硬讯号,个中原因值得推敲。
蔡当局的两岸政策承受巨大压力,社会各界要求正视两岸关系根本问题、及时改弦易辙,呼声此起彼落。为了缓解这一压力,蔡当局一方面向外界保证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一方面却想方设法要推卸责任,让外界觉得两岸关系陷入困境,主要责任在大陆,自己已尽“最大的克制”。先前所谓“决策高层”放话指责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现在则由冯世宽确认大陆部署东风飞弹,都是基于同样的思路,都在强化“责任在大陆”的社会认知。
渲染大陆军事威胁也有助于争取预算,美国不断要求台湾提升自我防卫能力,重要指标就是将台湾的“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3%,蔡英文及冯世宽都曾做出承诺。马当局任内除第一年大致达到此目标外,以后连年下降,蔡当局时代也同样维持在2%左右,今年台湾“国防预算”小幅增长达到3217亿元(新台币,下同),占GDP的2.05%。
不过蔡当局未来军事支出需求却极为庞大,许多计划如自造舰艇、自造飞机,以及F16战机性能提升案、天弓3型飞弹量产案等,未来几年都将进入预算高峰期,冯世宽才不断向“行政院”争取未来“国防”预算要达到4000亿,但要达到3%的目标,恐怕至少要编列450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渲染大陆军事威胁自然有助于争取“立法院”的支持。
但是,台湾之所以一直难以快速增加“国防预算”,其原因并非对大陆的威胁渲染得不够,而是台当局财政收支结构决定。台湾的税负比重相对较低,大概占GDP的13%左右,台当局财政收入原本就不高,近年教育支出和福利支出连年增长,分别达到3879亿和4606亿元,即便是这样,健保和年金仍都面临财务困境,这部分支出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增加“国防预算”必然带来排挤效应。
如若采取举债方式,也同样存在巨大风险,因为台当局负债已经高达34.
7%,已经接近举债上限的40.6%,举债空间相当有限。更何况,现在台当局“行政院”刚刚推出“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也要编列大量预算投入轨道建设、数位文创和其他基建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提升“国防预算”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显而易见,蔡当局的决策空间十分有限,与大陆硬拚军备竞赛,一方面很难达到目标,另一方面也会排挤社福和经济建设投资,反而是伤害己方实力,很难持久。因此,蔡当局也只能转换思维,透过创造和巩固和平,来降低“国防预算”。
事实上,大陆一直以来的目标都很清晰,就是确认“九二共识”两岸“一中”,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两岸交流。当前两岸关系急冻,大陆仍不断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其实已经展现和平的诚意。
蔡当局若能了解大陆的这一战略目标,即可知道大陆并没有意愿挑动两岸紧张局势,虽然大陆对台军事部署一直存在,但这些更可能是常规的准备,且同时针对当前东北亚的战略格局变动,不必做负面解读。
文章最后说,大陆虽然坚持和平道路不动摇,但其实也开始感受到两岸的风险,并预作军事准备。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在大陆怎么做,而在蔡当局该怎么做。如果蔡当局能采取措施引导大陆继续朝向和平发展的道路,大陆再加强军事准备自然也就失去正当性。当务之急就是不要逃避责任、不要渲染对岸威胁,尽速与大陆展开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