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集》:“赎罪券”的本质
15世纪英国作家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书中描写了一批去坎特伯雷大教堂朝圣者,在途中讲的各自的故事。
朝圣者中有一位“赦罪僧”,本人是修道士,但从对他的描写里体会不到出家人的样子,打扮奇形怪状,号称是罗马最时髦的样式。“他的眼睛像野兔那样闪烁”,行囊里“装满了才从罗马带回的赎罪券”。自称“我这个口袋中的圣物和赎罪券,是教皇亲手交给我的”,他带着这些宝贝,“在乡间碰到穷牧师,就施展起他的伎俩,一日之间,他所搜集的钱币,可以超过那穷牧师两个月的所得”。
更过分的是,这个赦罪僧在开讲他的故事之前,大言不惭地宣扬自己的骗术。说自己平时说教只有一个主题“贪财是万恶之源”,可是“我说教为的就是谋利,没有其他目的”。他还介绍自己平时欺骗敛财的伎俩:吹嘘自己携带的“宝物”可以医治百病,以及说教痛斥贪吝罪恶,逼迫听众拿出钱来。
基督教士贩卖赎罪券,是西欧中世纪时特有的现象。要了解它的意思,首先要了解基督教义中的“罪”的概念。基督教有一种独特的救赎哲学,认为人类从始祖亚当、夏娃开始就违反了上帝的意旨,犯有“原罪”,以后又不断违背上帝的规条,罪孽深重。上帝为了拯救人类,特意派耶稣基督降临人世,传播教义,并且以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来替人类赎罪。耶稣以后的人类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赎罪得救,在末日审判时上升天堂。
《新约·约翰福音》中说,耶稣在复活后对门徒们显灵,并向他们吹一口气,指示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以后基督教士就此宣布,他们作为耶稣基督门徒的继承人,具有赦罪的功能。
罗马天主教廷又宣称,耶稣以及后来殉教的圣徒的血,用以赎免人类的罪孽绰绰有余,积累下来形成“圣公善库”,可以由圣彼得接班人———也就是罗马教皇代表的天主教会来执掌,代表上帝来赎特定人物的罪孽,开启从炼狱到天堂的大门。
教皇代表的天主教会有赎人罪孽的资源,有让人死后升入天堂的钥匙,有权宣布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人、到罗马朝圣的人都能够得到救赎。后来的教皇索性宣布不能前往罗马朝圣的人,可以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得救赎,并发行代表已经朝圣的文书。这种文书就被称为“赎罪券”。
乔叟开始撰写《坎特伯雷故事集》时,赎罪券的销售只是刚刚开始。而乔叟已经开始揭露这种买卖的无耻性质,通过这个丑恶的赦罪僧形象,点出教皇的目的仅仅是“谋利”。
不过,乔叟的批判并不能阻止教皇出卖赎罪券的步伐。1476年,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宣布,生前行为不端者死后要在炼狱受难,但他们的亲属可以为他们购买赎罪券减轻痛苦。赎罪券从此大为流行。而且1450年前后印刷术的迅速普及,也为印制大量证券准备了物质基础。
真正做到市场化营销的,则是出身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家世家的教皇利奥十世(1513年-1521年在位),他上台后为了加速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工程,大力推行赎罪券的商业包销,完全按照发行商业证券来进行运作。
赎罪券的推销也完全商业化。比如多明会修会的一位德国修士约翰·特策尔的推销语言最为典型,他的名言就是:“(买赎罪券的)钱币往箱内丢的声音一响起,就有灵魂从炼狱里跳出!”推销赎罪券更搞笑的笑话是:有一名推销员对顾客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
据说就是因为听了特策尔推销赎罪券的言词,使得德国萨克森一位正直的神学家马丁·路德义愤填膺,1517年11月1日,他在威登堡教堂大门上张贴了自己的《九十五条论纲》,猛烈抨击赎罪券买卖,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