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儿小人国 李跃儿和她的《小人国》

2018-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她来自宁夏,搞美术教育多年,在北京成立了"李跃儿教育中心".她写了一本书叫<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是一些银川人对李跃儿的全部了解.     今年6月,一部在北京"李跃儿巴学园"拍摄,并由李跃儿饰演"大李老师"的写实记录片<小人国>在北京上映,引起了全国教育界和家长们的关注.一些幼教工作者在看过这部电影后,用"心在颤抖,热血沸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说,这部影片是用一种近乎"残酷

    她来自宁夏,搞美术教育多年,在北京成立了“李跃儿教育中心”。她写了一本书叫《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是一些银川人对李跃儿的全部了解。 

    今年6月,一部在北京“李跃儿巴学园”拍摄,并由李跃儿饰演“大李老师”的写实记录片《小人国》在北京上映,引起了全国教育界和家长们的关注。一些幼教工作者在看过这部电影后,用“心在颤抖,热血沸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说,这部影片是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又伴随着感动与眼泪”的镜头语言,来揭示孩子们最朴实的心理世界。 

    11月20日起,《小人国》将在全国电影院线上映。 

    一部《小人国》让李跃儿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她曾是一个在银川默默打拼多年的画者、教育学者,那么她为什么会转战北京,在北京办学?她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考验?她和同事们是怎样耗时三年完成这部纯粹的儿童心灵写实的记录片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电话联线了李跃儿。

    离开银川

    2004年,李跃儿离开银川,转战北京。 

    事实上,李跃儿不愿过多提及离开银川去北京发展的原因,“除了在一些办学、审批环节屡屡碰壁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起初,我无法让很多银川家长接受这种‘真实’教育。” 

    2004年以前,李跃儿所处的银川的幼儿教学环境,正是银川少数孩子刚刚接触到“蒙特梭利”等西方教育理念的当儿,但除却这些人群,很多家长从主观上比较排斥这种所谓“尊重与真实”并存的教育。

这种近乎小众的教育理念和银川教育市场有些“吝啬”的接纳度,使李跃儿在办学路上裹足不前。“先进的幼儿教育思想形态在这里几乎行不通。家长们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长期固定在‘我需要你成为什么样你就得成为什么样’的模式上,而不会问问孩子,你想成为什么样!” 

    李跃儿说:“真实的、人性化的教育,尤其是幼教,其最本质的东西应是人格的建构。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少从人的、自然的、科学的、心理关怀的角度去考虑教育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不被尊重,人格的建构根本无从谈起。

而尊重,不只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这么简单。有多少爸爸妈妈只知道让孩子做科学家、文学家,却不知道让他做一个幸福的人。因此,我很想去北京试试,并寄望于那里的人对于这种教育理念的认可与接纳。”

    北京,奋斗“福地”

    李跃儿一直很感谢北京,感谢这片给予她教育发展的土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里,她就没有受到过挑战。在北京,接纳度的拓宽演变成了一种对概念化的“现代教育”的集体膜拜。“很多事情就是在矛盾中前行的,有磨难,也有收获”。 

    2004年,李跃儿先在天通苑办了两所“儿童之家”。办学初期,在各种怀疑、责难、攻击的氛围中,一所“儿童之家”倒闭了;剩下一所经过数月时间才招够了孩子。这段时间,李跃儿的经济状况犹如雪上加霜。 

    “谈起现代教育,很多大城市的家长会很快向你表达出他们的兴趣,但如果他们把现代教育理解成桃子,而你给他们展示的是一个苹果,尽管苹果是最真实的本貌,他们就很难理解了。

这个理解需要过程,时间长短你无法预知。”李跃儿说,“那段时间,各种谣言不胜枚举。有些家长担心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几年后会适应不了小学的教育体制,但事实证明,从巴学园出去的孩子,上了传统小学后,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遇事镇静。” 

    其中较为严重的一次攻击是在“李跃儿教育论坛”里,一位网名叫作“夺命书生”的人发表了名为《李跃儿之真伪?》的帖子。作者认为,李跃儿抄袭他人的教育成果,仅仅是在做加法——将“蒙氏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 自己的美术教育”统称为“李氏教育法”。 

    李跃儿说,这样的误解太多。她的解释是,她并没有给自己冠名过“李氏教育法”。

    “我的教育理念只能说是建立在东方文化与西方心理学的基础上,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李跃儿是人不是神,‘李跃儿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挑不出毛病的教育,更何况每个人对于教育的理解不一样,更容易发生‘认花为草’或‘认草为花’的情况。” 

    时间能擦去浮在真相上面的灰尘。令李跃儿欣慰的是,虽然在天通苑遭受过打击,但另一个“儿童之家”离开园还有两个月,已经人满为患了,而这一切,是她事前无论如何也难想到的!“这多亏了一些热心家长,还有网站上各类好心人的帮助与支撑。直到最后,巴学园的建立,也是在不断地否定、认同、口口相传,最后在良性传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幸福——教育的核心

    2005年,李跃儿的教育机构被评为中国最有潜力的十大教育机构之一。2009年,李跃儿被评为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十大杰出人物。 

    谈起她的教学核心,李跃儿会说:“不管教孩子做什么、怎样做,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们知道,人得先是个人!人是渴望幸福的,人应该为幸福而活着,首先应该得到的就是幸福的感受。” 

    她会拿老外领养中国孩子来做比较,“那些孩子,一脸明媚,让人能感觉到他们的‘灵魂是沉静的,有力量的,有幸福感。’而我们的孩子,很多都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灰溜溜;一种总是在向成人世界挑战,行为没有边界。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幸福感与心灵感受”是李跃儿强调的一个核心。她说,中国家长常常站在“施教”的位置,要求孩子必须“受”,于是,孩子是一个执行状态,家长把孩子封闭起来了。但如果你从一个主体变成一个客体,情况就可能会好得多,孩子需要的是满足感,是体验成长。 

    “举例来说,在巴学园,因为5到6岁的孩子正处在‘婚姻敏感期’,他们会突然对结婚发生兴趣。老师就告诉孩子,结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孩子们可以自己组织婚礼。

于是经常在操场上、教室里会看到孩子们‘结婚了’。老师会夸新娘子,你真漂亮;夸新郎,你真幸福。绘画课上,我的老师们拿来酱油、醋、糖、辣椒等,让孩子体会味道,然后把自己心灵的感受画在纸上。出人意料的是,每个家长都能准确地猜出每幅画表现出的味道。心灵的感受真的很奇妙。” 

    2004年来北京之后,李跃儿虽然也会帮助“问题”孩子,但更会侧重于传授一个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懂得感恩、宽容、接纳、民主等等。

    对于历时三年拍摄的记录片——《小人国》,李跃儿回忆起来,认为这更像是一个教育史上的行为艺术,因为它太真实。 

    2006年夏天,从美国回来的导演张同道坐在巴学园后院孩子们的秋千上,李跃儿正在给他解释眼前孩子的行为。一个叫毛毛的孩子舒服地躺在吊床上面晃悠着,她的眼睛空洞地看着树冠处的蓝天。这时,3岁多的大乐乐走过来,出神地看了一会儿毛毛,然后爬进旁边的小木屋,拿了一个布娃娃,先让自己注视着布娃娃,然后开始整理布娃娃的帽子和衣服。 

    这时,李跃儿对张同道导演说:“你看孩子的真诚跟成人的真诚不一样,他要真诚到先让自己爱上这个布娃娃,然后才会送给毛毛,换来她的友谊。”听了李跃儿的现场解说,张同道导演站起来说:“李跃儿,我们来把孩子这些鲜为人知的发展故事记录下来,这对人类来说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之后,有一伙人真的就开始做这件事情了。跟踪拍摄一年,定点拍摄两年,总共拍摄了13个孩子,最后,完成了一部记录片《小人国》。 

    锁定主角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地观察中聚焦的。“在记录片里,有一个叫迟亦洋的孩子,是个孩子王。在拍摄初期我们发现了他,因为只要他一声令下:‘今天不许吃饭。’所有的小朋友全听他的,不听老师的。

后来我们慢慢发现,迟亦洋不是光靠他强壮的身材与暴力称王,而是因为他很聪明,总能发明很多别的孩子没见过的小游戏,孩子们服他。这是一个关于孩子间权力的秘密,因为战斗也是成长的一个经验,这是很多家长难以理解的。”李跃儿说,这种真实的记录,让许多家长吃惊,也会惊呼,原来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拍摄时,包括我在内,许多大人,也会为孩子间纯洁的交流与情谊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