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急性腹膜炎的原因有哪些 教你四种不用做手术的治疗方法
急性腹膜炎(acute peritonitis)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其病理基础是腹膜壁层和(或)脏层因各种原因受到刺激或损害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多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物理损伤所引起。大多数为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腹膜炎三联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及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等,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发病原因
(一)继发性腹膜炎
⑴腹内脏器的急性穿孔与破裂:是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1]。空腔脏器穿孔往往因溃疡或坏疽性病变进展而突然发生,例如,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胆囊炎、伤寒溃疡、胃或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憩室炎等穿孔而导致急性腹膜炎。实质脏器例如肝、脾,也可因脓肿或癌肿而发生破裂。
⑵腹内脏器急性感染的扩散:例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憩室炎、女性生殖道上升性感染(如产褥热、输卵管炎)等,可蔓延至腹膜引起急性炎症。
⑶急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嵌顿性疝、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等引起绞窄性肠梗阻后,因肠壁损伤,失去正常的屏障作用,肠内细菌可经肠壁侵入腹腔,产生腹膜炎。
⑷腹部外科情况:利器、子弹穿通腹壁时,可穿破空腔脏器,或将外界细菌引入腹腔,腹部撞伤有时也可使内脏破裂,产生急性腹膜炎。腹部手术时,可由于消毒不严,而将外面细菌带至腹腔;也可因手术不慎,使局部的感染扩散,或胃、肠、胆、胰的缝合口溢漏,有时由于腹腔穿刺放液或作腹膜透析时忽视无菌操作,均可造成急性腹膜炎的后果。
(二)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
非手术治疗
对病情较轻,或病程较长超过24小时,且腹部体征已减轻或有减轻趋势者,或伴有心肺等脏器疾患而禁忌手术者,可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也可作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1.体位:一般采取前倾30°——45°的半卧位,以利炎性渗出物流向盆腔,减轻中毒症状,有利于局限和引流,且可促使腹内脏器下移,腹肌松弛,减轻因腹胀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和循环。若休克严重则自当取平卧位或头、躯干和下肢各抬高约20°的休克体位。
2.禁食并作胃肠减压。
3.纠正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失调。应给予充份的输液,务使每日之尿量在1500ml左右,或每小时尿量30——50ml,若能根据中心静脉压测定之结果考虑输液量最好。此外尚应根据血电解质测定之结果计算应输入之氯化钾或钠盐的量,根据血二氧化碳结合率或血液的pH值来考虑使用碳酸氢钠等治疗。
4. 抗生素:抗生素治疗为急性腹膜炎最重要的内科疗法。一般继发性腹膜炎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故宜采用广谱抗生素或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一般来说第三代头孢菌素足以杀死大肠杆菌而无耐药性。如能获得病原菌、依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效果更佳。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不能替代手术治疗,有些病例单是通过手术就可以获得治愈。
5.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急性腹膜炎的代谢率约为正常人的140%,每日需要热量达12550——16740kJ(3000——4000kcal)。在静脉输入脂肪乳剂及葡萄糖补充热量同时应补充白蛋白、氨基酸、支链氨基酸等,以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及增强免疫力。对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考虑深静脉高营养治疗。
6.镇静、止痛、吸氧:剧烈疼痛或烦躁不安者,如诊断已经明确,可酌用哌替啶类止痛药物。诊断不清或要进行观察时,暂不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