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代表作小说)

2018-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故事发图书生于1942年5月,准尉华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来两个班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故事发图书生于1942年5月,准尉华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来两个班的“兵力”,虽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却是穿短裙的年轻女兵。他要指挥她们守卫171会让站设施,一时间女兵们驻扎下来。

女兵们的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她们似乎并不在意战争,她们把军服修改得十分熨帖,把伙食烹调得有滋有味。漂亮的女兵们为小小的会让站增添了不少情趣,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每一个女兵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个黎明,嘉莉娅在从城里赶回驻地走过一片松林时,发现了两名全副武装的德国兵。她迅速报告了准尉瓦斯科夫。兵站拉响了战斗警报。准尉带领五名女战士:丽达、热妮亚、索妮亚、丽莎和嘉莉娅五位女兵前去狙击。他们6人艰难地跋涉,一路急行军,终于赶在德军之前赶到沃皮潮畔的西牛欣岭,扼住了敌人通往铁路的必经之道。

然而,情况发生了骤变:德军不是两个人,而是整整16个人,瓦斯科夫必须立即派人间去报信,增加援兵。丽莎接受报信的任务,但不幸陷入泥沼。

索尼娅用胸口挡住了德国人的匕首。嘉莉娅被索尼娅的死吓坏了,不久三人先后死去。在激烈的战斗中丽达受了重伤,热尼亚把受伤的丽达留给准尉,跳出去用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把敌人从丽达和淮尉藏身的地方引开,自己却壮烈牺牲。

准尉要去找剩下的五、六个德寇算账,他把手枪留给了丽达。而丽达请求准尉照看自己的儿子,准尉点头答应并吻了丽达。没走多远他听见背后一声沉闷的枪响,丽达不愿拖累大家,用准尉留结她防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精疲力竭的瓦斯科夫俘虏了全部德国人回到兵站。

战争结束的许多年后,白发苍苍、装着假手的瓦斯科夫和丽达的儿子、一个已经成为大尉的阿尔贝特来墓地看望5个女兵,为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墓碑。令人感伤的黎明依旧静悄悄,可曾经有那么—个静悄悄的黎明,战争夺走了5个年轻而美丽的灵魂。生命如此宝贵,和平来之不易,希望这个世界少一些仇恨和杀戮,多一些理解与和平。[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创作背景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人民经受了最残酷、最惨烈的战火浩劫,他们一共损失了2700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向我们展不了这2700万人中的5个人的命运,从而也表现了苏联军事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和热爱。

瓦西里耶夫曾经知道—个卫国战争发生的真实事件:5个士兵为抗击德军进入沃比湖畔阿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主人公的原型本为男兵,而作者有意把男兵改成了女兵,目的是为了加强悲剧性和感染力。他说,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这部小说就是为了表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女性的崇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憎悲。[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角色介绍编辑

小说最突出的特征是作者把英雄人物平民化了,作者要表达的是普通士兵的战争生活,要塑造的是平民化的英雄形象。作者通过五个年轻貌美善良的女战士的遭遇来衬托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刻意从全新的角度来演绎战争。[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丽达

中士丽达是现任女兵班班长。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却精明干练,勇敢顽强。同时内心有着火一般的激情和河一样深的母爱。战前她在一次与边防英雄联欢的晚会时结识了英俊腼腆的小尉奥夏宁,并很快结婚了,一年后儿子阿尔贝特出生。可是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她的丈夫就牺牲了。

得知这一噩耗的丽达坚决要求上前线,她要报仇、她用高炮亲手打下了德国人的飞机。当她发现敌人的偷袭后,带领女兵前往阻击。在战场上她勇敢地阻击敌人。腹部受伤后,为了不连累准尉,她义无反顾地开枪自杀。垂死的丽达在听了瓦斯科夫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

在死前她深情地要准尉吻她一下,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对和平和幸福的无限向往。丽达的形象足典型的俄罗斯女军人代表,在她身上表现出的勇敢无畏和博大母爱。[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热尼亚

女兵热尼亚与丽达形成鲜明的对照,她出身于红军指挥官家庭,是一个热情开朗又聪明漂亮的姑娘,可以说是五个姑娘中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她早就参军,并在战争期间与她的上校产生了恋情,为此受到处分,被安排到171兵站。

她的到来像一股清泉,给兵站带来了透明的激情、快乐和美丽。为了了表现女性的曲线美,她给女兵们改军服;为了庆贺击落德国飞机,她提出举办舞会;为将上前线的上校和战友们送行,她不顾副排长的警告,不顾一切冲向车站,她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

可是这样一位姑娘也有自己的不幸,战争爆发时她的一家三口惨死于德国军队的枪口。另外她也有些爱虚荣,甚至有一些刁钻尖刻。但是在战火的洗礼中,她一向坚定自若。在面对敌人时她表现占大智大勇,义无反顾。

为了骗引敌人的侦察兵,在距离敌人只有10米的河中,她嬉笑拍水,把一头秀美拖地的秀发迎着太阳曝晒,顺从高声唱起了震撼辉威的战歌《喀秋莎》:“正巧梨花开在了天边,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终于把敌人给吓唬住了。在丽达受伤时,为了引开敌人,她机智灵活地与10个敌人周旋。中弹负伤后她依然继续向敌人射击。最后子弹打光时,她还抱起一块石头砸向敌人,直至最终壮烈牺牲。德寇面对她的死亡,面对她那死后依然显得高傲丽美丽的面庞,也不由得肃然起敬。[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丽莎

19岁的女兵丽莎在森林的小木屋里长大,她的少年时代在照顾病魔缠身的妈妈中消逝,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和沉默寡言,但是她单纯善良,向往城市,渴望爱情。她曾经对一个猎人有好感,却遭到对方冷冰冰的拒绝。战争爆发了,她上了前线。

换防到兵站后,她对准尉瓦斯科夫一见钟情。但是她一直被自卑和羞怯压得喘不过气来。她有幸得到和瓦斯科夫合唱民歌的约定,她眼里现出情窦初开的喜悦和纯真,心里涌动着幸福的暖流……在需要执行回兵站送信的任务时,她坚决听从了瓦斯科夫的派遣,她一个人穿越森林和沼泽,几度迷路,非常害怕。

在那片笼罩着死亡的寂静的沼泽里,她慌不择路,陷身于无底的淤泥之中。“救命啊:来人啊!无力的惨叫在赤褐色沼泽上空孤零零地回荡。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泥沼无情地吞没了。丽莎死得很可惜,甚至有点无谓的,但正是她在执行任务中的恐惧和看似可惜无谓的牺牲,活生生地凸显了一个平凡、真实而伟大的女兵形象。[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嘉莉娅

女兵嘉莉娅个子不高,严格广说还算个孩子,她从小就没了父母,在孤儿院长大。她习惯于把孩童般的梦想当成事实,参军初衷里夹杂着一些罗曼蒂克;看到孤儿院的伙伴都入伍了,她也编造自己父母牺牲上了前线。但是战争的残酷性把她的罗曼蒂克彻底粉碎了。

她常常会悯然若失,垂头丧气,夜里还偷偷地哭泣;当她与德国鬼子正面交锋时,她吓得浑身发抖,一直趴在地上,一枪没放。后来准尉带着她去追击敌人,此时的嘉莉姬由于极度恐惧已经接近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她在看到全副武装的德寇在自己的头上尖声喊叫,她突然从树丛中跳了出来,抱头狂奔,嘴里喊着“妈妈!

”她被德国鬼子当场打死了。她的死可以说是一种懦弱,是个胆小鬼。但是作者仍然把她列入英雄的行列。她没有离开战场,她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死的。未成年人上战场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作者用一个真实的嘉莉娅的死来谴责战争对少女的摧残。[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索尼娅

女兵索尼娅战前是莫斯科大学文学专业的高材生,是五个女兵中唯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是一个犹太人父母在明斯克。突然爆发的战争使她中断学业,参军入伍。这是一个才情横溢、有着梦幻般色彩的姑娘。她喜爱文学,酷爱诗歌。

即使在战争中她也坚持写诗,并且为战友们朗诵诗歌,歌颂自由、光明和爱情。她有个连姓名都不知道的男友,却时时痴情地渴望膜拜的爱情。在战斗中她对很有男子汉气质的瓦斯科大也隐隐产生好感。瓦斯科夫想抽烟,她主动为他去找回丢失的烟袋。

结果她不幸陷入德军的包围,面对德国鬼子的刺刀,她流露了片刻的恐惧,但更多的是坦然和无畏,最后壮烈牺牲,只留下了一本带血的诗集。索尼娅的死不仅谴责了战争对美好生命的梢残,而且隐喻广战争对人性、对文学、对生命的杀戮。[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瓦斯科夫

准尉瓦斯科夫是5个英勇献身的美丽姑娘的见证人。他英勇而机智、严厉而善良、热爱和平却不惧牺牲,爱兵如子却略显苛刻,管理死板却屡有疏漏。在兵站,他不仅是最高指挥官,还是姑娘们的兄长,处处为姑娘们服务。在带领5个女兵上战场阻击德国人时,他发现德国特种兵不是2个而是10个时,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择。

明知敌我力量悬殊,明知他带的是几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女兵,但除了殊死战斗他别无选择。看到女兵们一个个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他愤怒痛苦,甚至感到绝望。

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服利的信心最后终于将残敌俘获。最后的胜利和勋章并没有使瓦斯科夫高兴,他陷人深深的自责,为什么姑娘们都死了,他还活着。战争中最可贵的是什么,不是胜利,不是勋章、不是鲜花,而是生命,人的生命高于—切。

可以说瓦斯科夫是俄罗斯军人的真正代表,但他区别于传统的英雄人物。他外表粗悍,甚至不修边幅。他为人忠厚随和,性格善良。却又缺乏主见.常常受到女兵的嘲笑。他没有什么崇高理想,只是想做一个好木匠。他自幼丧父,短暂婚姻留下的幼子也很快夭折。他只有初小的文化程度,靠着在部队服役30年的资历获得了准尉的称号。他觉得自己就是祖国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必须履行坚守的职责到死。[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鉴赏评价编辑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主题思想

瓦西里耶夫小说《这里的黎叨静悄悄》通过对普通女兵在战争中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苏联人民为战胜残暴的敌人心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生命,写战争对人类、对生命的摧残。

5个如花似玉的姑娘、5条曾经那样鲜活、美丽的生命在战争小一个一个夭折了,战争的残忍是多么剧烈。在这个过程中5个女兵对生命的认识也发生本质的变化:最初她们还陶醉在年轻女孩欢乐、爱美的天性中,对生命的认识并没有那么深刻。

但当战争一步一步走近她们身边时,特别是当她们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在敌人的屠刀下,才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珍贵。而当她们要用自己柔弱的生命保卫国家、保卫民族时,她们却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死亡。即便是一场小小的战斗,她们也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总之,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凄美的故事,向人们展示战争对人、尤其是对妇女的摧残,对美好生活和人类文明造成的灾难,表达了强烈的反法西斯和反侵略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的人性关怀主题。[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表现手法

第一,小说继承了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所开创的从侧面描写战争的传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堪称前苏联战争题材文学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此前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多是表现大规模、大集团作战的战争史诗,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则着重关注到战争中的个体,关注个人的生命与情感。

在小说中,作者善于在叙事的同时进行抒情,把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作品中的五名女战士,性格各异,但每个人部有传奇般的经历,附近的森林、沼泽、小河,又给她们生活的环境罩上了神秘的色彩。作品在对她们为国捐躯的悲壮行为的描写中,突出歌颂了女战士热爱生活,懂保未来的美好心灵。

作者写丽莎在沼泽里陷入泥潭,在生命的最后一瞬还久久凝视美妙的碧空,坚信充满希望的明天一定会到来。写热尼亚牺牲前在松树下抛洒着不少东西:枪支、军大衣,还有她刚才丢给准尉的绸衫,那么漂亮、轻柔,使人想到的不仅是物品的美,还有的是女战士心灵的美。

小说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能够把自然果物与人物的心灵美融合在一起。作者写道: “这时正是风轻云谈的白夜,从日没到日出,空气里散发着浓郁的花香,女高射机枪手们聚在消防棚里唱歌,直唱到第二通鸡啼。”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画意。[1] 

第二,细致的心理描写小说以卫国战争为背景,反映的是苏联红军与德寇的一场生死搏斗。但它并没有完全去表现炮火的喧啸、冲锋的呐喊、血肉栈飞的拼杀的行动。而是侧重从人物日常生活、思想感情看笔,通过细致的心理始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崇高品格。

在表现人物心理时,作者采用了抒情的对话、客观叙事和人物内心独白等各种形式。如丽达受重伤后,准尉内疚地说: “我害了你们,将来有人质问我:你们这些男子汉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使她们饮弹而死呢?我怎么回答他们的质问呢?”丽达平静回答; “为什么要这样说?事情是明摆着的,战争嘛,我们是在保卫祖国。”这段对话充分表达了准尉和丽达崇高的思想境界。

索尼娅被敌人杀害时,淮尉说“是阿,她还会念诗哪”。然而心里却在想:“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索尼娅能够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可是现在这根纱断了。在人类这连绵不断的棉线上,一根细小的纱被一刀割断了”。准尉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对侵略战争的憎恨。[1] 

第三,小说中无论是肖像刻画还是景物描写都十分简炼、合蓄。如描绘嘉莉娅瘦小的个儿,鼻子尖头两根麻绳似的小辫,胸部象男孩子似的平坦”。写热尼亚“修长的身材,金色的良发,雪白晶莹的皮肤。一双雅气的眼睛,绿莹莹的,圆的像小碟儿一样”,寥寥数笔,就将人物外貌特征勾勒出来了。

再如写过沼泽“泥沼地上郁积着一股潮湿、腐臭、令人窒息的气味;成群结团的春蚊执拗地追逐着喷散热气的人体。泥沼里烂草腐藻的臭味呛人。”写发现敌人“丛林寂静下来。喜鹊喳喳叫着飞间远处,十六名德寇,小心翼翼地向四下张望,沿着河岸慢慢向”,这些景物描写,都抓住了主要特征,给人以鲜明印象。

作品语言还极富幽默,如描写准尉和女兵们相处时那些逗人发笑的场景,读起来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作者还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特点。如准尉话语果断、粗扩、时常带有威严的命令口气。热尼亚说起话来,大声大气,活泼调皮。[1]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许多贴切的比喻,并借用民歌、抒发人物的感情,使整个作品俏有俄罗斯民族特色。[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人物塑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描写在很大程度采用强烈的抒情语气。例如热尼亚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巾帼英雄”。她性格上的一些特点甚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协调的。然而,作者却一步一步地让她的性格走向成熟。

最终把她塑造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巾帼英雄”。热尼亚是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的,作为将军的女儿她曾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身材姣好,皮肤白皙,金色长发,并且有一双稚气而美丽的大眼睛。她爱美如命,哪怕因此受罚也心甘情愿。

她有火样的热情,能随时给人带来笑声。然而当她出场时,却已经是一个有三位亲人惨死在德寇枪弹下的孤女。为了迷惑敌人,她分明看到了10米外的树从中就是德寇闪着兜光的冲锋枪队但还是脱掉衣服跳进冰冲的河里,高唱喀秋莎民歌。

在德寇鼻子底下硬是制造了一个和平劳动中的小憩景象。她过人的胆略和魄力确实惊呆丁躲在两岸互相窥探虚实的人。作为最后一名倒下的女兵,当她为了把敌人从瓦斯科夫和丽达身旁引开而故意暴露在无遮挡的空地上,飞跑着,射击着,高声歌唱着,19岁的她死得是那样的壮烈,那样的高傲和美丽。

至此,这样一个从将军家的掌上明珠,到一个桀骜不驯的战士,再到一个笑对死神的战斗英雄,在作者的笔下,她的多面而又复杂的、丰富的性格、任性而率真,柔弱而勇敢,娇美而泼钝,机智而忠贞,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而逐渐显现出来。从可爱的女性美,升华到崇高的人性美。[2]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名家点评

作家张建华认为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描述,读了令人回肠荡气:“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寇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背后,仿佛他--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3] 

文学评论家吴文辉评价,瓦西里耶夫在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善于在最残酷的条件下表现苏维埃人的人道主义品质。这是作家继承了俄国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发扬了苏联战争文学的待点;严峻的现实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家已不满足于一般描写战争事件的过程及战士的英雄主义行为,而是力求深入表现战争胜利的道德因素,人在战争中的真正价值。[4] 

评论家李尚信说,在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这是在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发展中具有转折性的作品,表明军人的忠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等高尚的英雄主义品质,又被重新强调和赋予重要的意义。[5]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品影响编辑

1969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苏联《青春》杂志上发表,在苏联读者中产生极大的轰动。1972年,这部“遭遇街谈巷议”的中篇小说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搬上银幕,并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影片获得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奥斯卡提名和全苏电影节大奖。

瓦西里耶夫的名气随着这部小说的成功而大增,小说原作更加受到追捧,被视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瓦西里耶夫本人在1975年也因这部作品荣获全苏儿童文学一等奖和苏联国家奖金,小说被定为全苏中学生课外读物,同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陆续出版。之后小说在1975年获得列宁文学奖。

它曾在上世纪70年代被苏联导演罗斯托茨基拍成电影,作品所关注的战争小的人性这一主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这部电影获得1972年威尼斯电影节纪念奖等多项国际大奖。这部电影在80年代进入中国。此后,同名话剧也多次在中国演出。200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中央电视台一套瓦西里耶夫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19集电视连续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文译本编辑

1978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施钟译,范岩校,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1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王金陵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郎云译,作家出版社[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者介绍编辑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

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3年3月11日,鲍里斯去世,享年89岁。

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国家奖与俄罗斯总统奖得主、莫斯科作协与俄罗斯电影工作者协会成员、俄罗斯电影艺术学院院士。此外,他还曾获得二级祖国功勋勋章、人民友谊与众多其他勋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