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锡昌资产 香港昌盛董事长邹锡昌:“三心”成就地产英雄
——记香港昌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锡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锡兰/广东报道
人物简介
邹锡昌,香港知名爱国人士,现任香港昌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63年4月出生于广东梅州。被称为中国“地产英雄”,旗下有广州中华广场、广州市盈富创展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海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邹锡昌还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香港嘉应商会会长、广州市及梅州市荣誉市民、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广州市公安干警基金会副会长等职务。
都说地产业是造就富豪的行业,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行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的主战场,有人杀开一条血路,从此所向披靡;也有人翻身落马,从此一蹶不振。香港昌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锡昌可以说是一战成名的英雄,这成名之作就是目前广州市规模最大、经营最旺的购物中心—中华广场。
带着解读“邹氏兵法”的迫切心情,记者走进了邹锡昌的办公室。一座偌大的购物中心,他留给自己的办公室却只有10平方米左右。整个房间有两处最为醒目:一是左右墙上各一苍劲有力的字幅“自胜者强”、“精心、耐心、修心”;一是他身后的壁橱里陈列着的他为家乡梅县捐赠的证书和纪念牌。就是在此斗室,邹锡昌精心运筹,决胜于千里之外。
英雄出少年
邹锡昌出生于广东省梅县,7岁进学堂读书。1979年,年仅16岁的他不负众望,以当地“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攻读哲学。当时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是文革后当地第一个少年大学生,成为家乡方圆几十里的骄傲。求学路上的艰辛练就了他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品格,哲学又教会了他缜密地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理智地观察社会了解人生。
1980年代的中国到处是机会。但要抓住机会必须得有眼光。一天,一个做进出口贸易的朋友找他帮忙,说有300台电视机正为没有包装纸箱而发愁 ,希望他想想办法。不久,邹锡昌在梅州的一个朋友也是因为有几百台电视机找不到包装纸箱而着急。
一次缺货,又一次缺货,让邹锡昌感到市场正在呼唤自己。后来一打听,办一个纸箱厂只需几十万,这时,正好二弟高中毕业,兄弟俩一合计,决定干!就这样,在1987年,邹锡昌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投资60万元与人合股经营纸箱印刷业务。
短短3个月就赚回了当初的投资。 半年后,他投资200多万元,订做了一套流水线,迅速扩大生产规模,生意越做越红火。此时的邹锡昌只有24岁,人们常说的商场第一桶金就这样靠敏锐的眼光得到了!就是这样的眼光,让邹锡昌在后来进入房地产事业中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甜头。
杰作频传
1990年代初,邹锡昌进军广州市房地产市场,而他首先进入的是旧城改造市场。这个令许多亲戚朋友后怕的战略决策,其实是经过邹锡昌精心研究策划的:广州邻近香港,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是华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广州房地产市场尚未启动,地价的水平与广州大都市的地位无法匹配。
从长远角度看,这时的广州房地产市场刚好处于进入的最佳时机。于是以后的几年,邹锡昌如鱼得水,开发了诸如天秀大厦之类的名盘,掀起了广州房地产的一次热潮。
1993年7月,邹锡昌的昌盛集团与中国新兴集团在香港签订一个大型项目,由昌盛集团全额出资兴建“中华广场”,该项目将耗资14亿人民币,计划于2000年落成。他不惜巨资,请来著名建筑师莫伯治先生担当主设计,美国M&M设计公司进行平面设计。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1997年,“中华广场”施工进入关键时刻,却遇上金融风暴,香港融资计划告吹,资金链断裂。屋漏偏逢连夜雨,广场施工又因地质问题出现塌方。一时间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断言邹锡昌这下难以翻身。
此时,邹锡昌再度显露出他的过人眼光。他直觉香港楼市虚火渐消,毅然说服其他董事,将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以2.3亿元买入的两层写字楼以1.8亿元卖出。同时也将自己在半山的一幢价值4000多万元的住宅以3000多万元卖出,集中2亿多资金投入工程。
自己一家搬到一间月租2万多元的公寓栖身。为了抗击金融风暴,他把梅州水电站和一些项目卖掉,集中资金保证“中华广场”的施工。同时调整计划,在预留68层楼所需地基后将原来的楼高调整为10层。天道酬勤,1999年,耗资5个亿建造的“中华广场”封顶后对外销售商铺,顿时成了商家的抢手货,销售收入突破6个亿。
除了出色的融资能力,记者更惊叹于邹锡昌的忍耐心。当时与“中华广场”一起上的有七个地产项目,成功的只有“中华广场”和“天河城”。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份忍耐心,也就没有如今的中华广场这样一宗杰作了。
中华广场雄踞于广州市中心中山三路与较场西路交界处,处于地铁一号线烈士陵园站上盖,北与广州著名公园“烈士陵园”相对,东与广州最大的休闲广场英雄广场为邻。地下负一层与地铁一号线烈士陵园站A出口相接,多路公交车路经此地,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畅然无阻。
中华广场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是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购物广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中华广场就更加显得耀目生辉,璀璨怡人。“中华广场”的成功,也使邹锡昌成为“中国房地产10佳商业地产领军人物”。
1999年,也是经过精心策划,邹锡昌挥师北进,开发豪宅。2000年2月,位于北京东二环使馆区的高档外销楼盘海晟名苑刚一开盘就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2002年海晟名苑的销售收入达8亿元,在北京数百个房地产项目中名列第四。
采访中,邹锡昌不经意地告诉记者,中华广场第二期工程已经动工。这座高252米、62层,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高档写字楼,在2007年崛起之时,会成为羊城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修心行善
修心乃立身之本。邹锡昌爱国爱家如爱母。今年7月,他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选为香港著名爱国商会香港嘉应商会会长,这是对他长期活跃于慈善事业的最好的肯定。
在邹锡昌家乡的村子里,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珠光锡照升平路;下联是:子义昌隆幸福村;横批是“珠子坑村道”。这幅对联巧妙地将他的名字对在其中,表达了家乡人对他捐资将泥泞的乡间小道变成水泥大道的由衷赞美。
在客家那个贫瘠的小山村里,邹锡昌还是第一个捐资拆除破旧不堪的学校重新修建成为完全符合教学标准的人;第一个被全村人立功德碑纪念的人。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邹锡昌对慈善公益带来的捐助更加出手大方,特别对教育、社会治安、 医疗、养老院等捐款情有独钟。
在广州,他捐资500万,建造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天秀小学 ;由他捐资1000万元兴建,气势如虹的梅州嘉应大学“锡昌科技大楼”,与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也是梅县人的曾宪梓先生捐建的教学大楼遥相呼应。
在嘉应大学众多捐建的建筑中,“锡昌科技大楼”昂首挺胸,与众不同。他对母校联合中学怀有很深的感情,一口气为母校捐 了250万元建了科学楼、图书馆及艺术房,现在,只要母校遇到困难时找他,他总是尽其所能。
十年来,邹锡昌在梅州、广州、深圳、北京等地用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各种公益事业捐资高达3600多万元。在当代中国,邹锡昌不算最有钱的,但他是最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也是最慷慨的人之一。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他的二弟、三弟也以大哥为榜样,纷纷加入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来,成为慈善事业一家人。
告别邹锡昌,记者不由又抬头凝视他墙上的那幅墨宝:“精心、耐心、修心”。其经营之法、为人之道已赫然纸上,立业报国的客家人传统会由邹锡昌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