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期待:想干事的温州陈德荣
温州金融改革再出发——对温州金融风波的认识及推进改革思路
把民间金融与市场经济、企业家精神对立起来,甚至妖魔化民间金融,是对“温州模式”、民间金融的误读,这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不利于温州经济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 陈德荣)
2011年的8月到9月,温州民间金融生态遭遇到了一场生存危机,一些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情况,有些企业主因承受不了压力,选择出逃躲避,有几位企业家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温州民间金融信用体系遭到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始终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也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寻求救治之策。从中央到浙江省,都非常关注温州遇到的这次危机,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国庆期间亲临温州考察,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经过了这场风波,我们更加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温州曾经是改革先锋,在全国民间金融发展形势都不很令人乐观的环境下,我们希望再次扛起改革的大旗,先行先试,为温州,也为全国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践经验。目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期待在不久之后,我们的改革能进入实施阶段。
温州民间金融的核心特征是信用精神
温州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典型和代表,对市场力量有更深切的感受。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给予老百姓创造财富的制度空间,促进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在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发展经验被称作“温州模式”。
一般认为,“温州模式”的最重要特征是政府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其特点是家庭工业的兴盛、市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温州模式并没有什么神秘、深奥的地方,我认为,“温州模式”关键是让企业家精神、市场力量充分发育并发挥作用。
在温州786万户籍人口中,现在有175万在全国各地创业,有60万在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温州本土有40万个市场经济主体,差不多每3个温州人中就有1个自己创业。温州人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做老板,其奋斗精神令人敬佩。
温州人有“三板”精神:“当老板,睡地板,看黑板”。温州企业家精神、市场力量促进了温州的发展,同时,温州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助推了全国的发展。
170多万温州人到全国各地所传播的温州文化、传播的市场经济精神,应该说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得到广泛赞扬与认同;温州人对推动全球化,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温州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温州民间金融促进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人在改革开放初期,闯荡天下、创办家庭工厂初期,并没有原始积累,就是靠亲戚朋友集资入股,举办经济实体,形成了今天的温州人网络、温州产业集群。
这种民间金融的基础就是民间信用。但是,这种信用是建立在人缘、血缘、地缘关系基础上的信用,基础薄弱,一旦外围宏观形势发生变化,这种信用体系禁不起冲击,甚至发生变异。所以,民间金融市场潜藏着一定的风险,而且在有些时候是残酷的。
在2011年8月到9月,温州发生了局部金融风波。之所以说是局部金融风波,是因为全市工商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42万多家,而问题企业仅90多家。这些问题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迫于各方压力,有些企业家跳楼自杀。
由于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外界对“温州模式”、温州民间金融的质疑之声随之响起。这场金融风波,固然有温州自身的原因,但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在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场金融风波折射和反映出来的,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如虚拟经济导致实体经济“失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不能把所有的账都算到温州人头上。
民间金融与高利贷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把温州在合理范围内的民间借贷等同于高利贷,认为民间融资方式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秩序,把民间金融跟市场经济、企业家精神对立起来,甚至妖魔化民间金融,是对“温州模式”、民间金融的误读,这是不公平、不公正的,是妖魔化温州,不利于温州经济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没有温州的民间金融,就没有温州的市场经济,就没有温州的企业家。应该说,温州企业家的信用精神是非常好的。出现跳楼、自杀,这诚然是不幸的,却恰恰反映了温州企业家是何等重视信用!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人无信不立,温州的企业家用他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他的信用,他已经把命搭上去了,我们还能去指责他什么呢?这种方式固然不可取,但是,我认为这种精神恰恰是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是开拓市场的精神。
化解金融风波取得初步成效
温州出现的局部经济金融问题,引起中央高度关注。2011年10月4日,温家宝总理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来温州考察调研。调研中,温总理强调,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民间借贷之所以阻挡不住,就是因为民营企业有需求,而金融机构又不能满足;正门开得不大,那旁门就要开;民间借贷要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其目的是使它健康发展。
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温总理“一个月内稳定经济金融形势”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本着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相继出台了《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企业服务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做好民间金融风险和倒闭企业的应对和善后处置等工作,全力以赴化解局部经济金融风波。
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企业资金链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大排查,严厉打击暴力讨债、非法拘禁、哄抢企业财物、堵塞交通等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好国家有关提高小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企业服务百日克难”行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全市25家银行业机构纷纷出台扶持方案,出手救急温州中小企业。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指导、扶持下,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积极组织抱团自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通过各方不懈努力,温州民间借贷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基本得到控制,未再出现较大的企业倒闭或者企业主出走情况,未发生大规模聚众围堵、讨薪、群体信访、个人极端事件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全市经济金融运行和社会形势总体趋于平稳。
温州化解局部经济金融风波初步取得成效,但是,从深层次上讲,温州地方金融体系二元结构中的“两多两难”,即“民间资金多而投资难、小微企业多而融资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经济和金融运行压力依然存在。
金融综合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任何单独的个人、企业家都应该与整体经济社会环境实现良性互动。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需要温州企业家不断提升自己、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温州也要坚持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并把金融发展作为战略性方向。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温州正在争创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着力构建与民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金融体系,使金融成为推动温州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强大动力。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打造地方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先行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民间资本集散的“资本之都”。
我们的总体任务是加强“四个体系”建设:
——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建立面向小微企业的专营机构,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推进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推动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强、做大,鼓励适当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融资性中介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互为补充、良性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试点,组建温州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创新发展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以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健全民间资本市场体系。推动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和设立,推进企业上市,开展温州区域性产权(资产)交易市场试点,有步骤地发展温州债券市场,完善资本与项目、借方与贷方的对接平台,促成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新型金融组织资产交易,改善民间资本的有序流动,拓宽投资渠道。
——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设立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体系,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温州在当前申报、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要立足长远,本着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大力度地推进金融改革:一是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民间金融机构,取消计划审批制,实行登记备案制;二是放宽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发起人的资格限制,向合格的自然人投资者开放;三是在温州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四是在温州试点建立OTC(场外交易市场或柜台交易市场)。
根据我们当前的构想,到2013年,温州将建立100余家注册资本总额达800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届时,大银行与贷款公司的分工将更加明确、合理,即大银行从事资金批发,贷款公司专门从事资金零售,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服务小微企业。到“十二五”末,温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5%,金融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要达到8%。
推进金融综合改革,是温州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将统一协调,把金融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的作用,调动海内外温州人特别是温商群体的积极性,吸引海内外温商回归发展金融业,参与地方金融体制改革,使温商成为温州金融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们要把环境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全面优化信用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和人才环境,切实为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以勇于改革著称,金融领域的改革曾经走在全国前列。当前,温州又迎来了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的历史性机遇,我们相信,温州一定能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再创优势,努力开创金融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经济转型、为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新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共温州市委书记)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