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大成拳 拳道中枢(大成拳论)——王芗斋著
自志 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 教育命派,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 抒发感情,改造人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精明体健利国利群,故不专重 技击一端也,若能完成其命, 则可谓之拳,否则是异端耳。
习异拳如饮鸠毒,其害不可胜言也,余素 以已利人为怀,触目痛心,不忍坐视, 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探其真义之所在,参以学理,证以体认,祛其敝 发其安徽密,舍短取长,去伪存真, 融会贯通,以发扬而光大之,令成一处特殊拳学,而友人多试之甜密, 习之愉快,因佥以大成二字为吾拳, 欲却之而无从也,听这而已,今夫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 自然力之锻炼,统而言之, 使人自与大气相应合,分而言之,以宇宙之原则原理以为本,养成神圆 力方,形屈意直,虚实无定, 锻成触觉活力之本能,以言其体,则无为不具,以言其用,则有感即应, 以视彼一般拳学家尚形式, 重方法,讲蛮力者,故不可相提并论也。
诚以一般拳家多因注重形式与 方法,而演成各种繁畸形怪状之拳套, 更因讲求蛮力之增进而操各项激烈运动,误传误受,自尚以为得意者, 殊不知尽是戕生运动,其神经肢体气管 筋肉已受其摧残而至颓废,安能望其完成拳道之使命乎?余虽不敢谓本 拳为无上之学,若从现代及过去而论, 信他所无而我独有也。
学术本应一代高一代,否则当无存在之必要矣! 余深信拳学适于神经肢体之锻炼, 方因而益智,尤适于筋肉温养血液之滋荣,更使呼吸舒畅肺量加深,而 本能之力亦随之渐长,而实现一触 即发的功能,至于致力之要,用功之法,统于篇内述之,兹不赘述。
但 此篇原为同志习拳较易而设, 非向世之文者比也,盖因余年已老,大家迫求,只得以留鹜鸿爪影于泥 雪之中寻之,仅将平日所学,拉杂记载, 留作参考,将来人手一篇,领会较易,但余素以求知为职志,果有海内 贤达,对本拳予以指教,或进而教之, 则尤感焉,以一得之愚,得籍他山之攻,而益有进益。
日后望从学诸生 虚心博访,一方向尽量向唯一方面尽力 发挥,倘有心得,希随时共同研究,以求博得精奥,而期福利人群,提 高国民体育之水准,实为盼甚, 否则毫无价值也。
如此提高而不果,是吾辈精神之不逮焉,或智力未符 故耳。
夫学术本为人类所共有, 余亦何人,而敢自秘?所以不揣简陋,努力而成是篇。余不文,对本拳 之精微,不能阐发净尽,所望者, 仅不过笔录而已,实难形容其底蕴,以详吾胸中之事矣,一偶三反,是 在学者,余因授道之诚,情绪之热, 遂不免言论之激,失之狂放,知我罪我,笑骂由人。
河北博陵 芗斋王尼宝 志 于太液 万字廊 论信条与规守 拳学一道,不仅锻炼肢体,尚有重要深意存焉。
就传统而言,首重德性, 其应遵守之信条, 如尊师敬长,重亲孝长,信义仁爱等,皆是也。
此外更需要侠骨佛心之 热诚,舍已从人之蓄志, 苟不具备,则不得谓拳家之上选。至于浑厚深沉之气概,坚忍果决之精 神,抒发人类之情感, 敏捷英勇之资质,尤为学者所必备之根本要件,否则恐难得传,即使传 之,则亦难能得其神髓矣。
故先辈每于传人之际,必要再三审慎行之者,盖因人材难得,不肯轻录 门墙,至其传授之程序, 率皆先以四容五要为本。如头直、目正、神庄、声静,再以恭慎意切和 五字诀示之,兹将五字诀 歌列后,以示其意。
习拳即入门 首要遵师亲 尚友需重义 武德更谨遵 动则如龙虎 静尤古佛心 举心宜恭慎 如同会大宾 恭则神不散 慎如深渊临 假借无穷意 精满浑元身 虚无求实切 不失中和均 力感如透电 所学与日深 运声由内转 音韵似龙吟 恭慎意切和 五字秘诀分 见性明理后 反向身外寻 莫被法理拘 更勿终学人 论单双重与不着象 以拳道之原理论,勿论平时练习抑在技击之中,须保持全身之均整,使 之毫不偏倚, 凡有些微不平衡,即为形着象力亦破体也,盖神、形、力、意皆不许有 着象,一着象便是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