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及背部疼是怎么了 4大病因需谨慎
胸背痛指第3胸椎至第12胸椎及两肩胛直接部位疼痛,多表现胸前、两侧季肋区、上腹部、背部及胸椎部位的疼痛,严重者涉及全胸,呼吸及转体疼痛。疼痛多为钝痛、刺痛,可慢性存在,也可急性发作。
(一)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沿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性疼痛。可有一个或多个肋间神经受累,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病因
大多数肋间神经痛为继发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外伤 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骨骨折、胸肋关节错位、胸部手术后以及放射性损伤。
(2)炎症 带状疱疹及其他病毒传染、结核、风湿病及强直性脊柱炎、肋间软组织纤维织炎、脓肿。
(3)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骨质疏松、乙醇中毒、肾炎等。
(4)肿瘤或转移癌等。
(5)退行性变 胸椎骨质增生、髓核退行性变。
2.临床表现
沿肋间神经走行的表浅部位疼痛,自背部胸椎至前胸部呈半环形,可位于一个或多个肋间神经,疼痛沿肋间神经分布,界限较明显。疼痛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疼痛性质为刀割样、针刺样或烧灼样剧痛。咳嗽、喷嚏、深吸气时疼痛加重,病人有束带感,有时疼痛向肩背部放射。
体检时可于受累部位即沿肋间神经走行出现皮肤过敏、感觉减退并有浅表压痛。
X线检查相应疾病的表现,也是排除其他疾病的依据。
3.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X线检查及CT检查可发现继发性肋间神经痛的病因。
4.治疗
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应用非甾体类镇痛药、针灸及经皮电刺激镇痛。
肋间神经阻滞:是治疗肋间神经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有诊断意义。但操作不当可引起气胸,临床上应特别注意。
(二)肋软骨炎
肋软骨炎又称胸壁综合征,是前胸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由于疼痛部位在前胸部,并可能放射到肩及上肢,故此很容易和心绞痛相混淆。有时使病人产生紧张情绪,病人误以为自己患有冠心病。
1.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外伤、病毒感染、肋软骨局部营养不良、胸肋关节内炎症以及肌筋膜炎症有关。
2.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前胸部疼痛,多为酸胀痛,位置比较表浅。起病急剧或缓慢,疼痛时轻时重,为持续性疼痛,病程一般较长,有反复发作的趋势。
疼痛可因翻身、咳嗽、喷嚏、深呼吸及上肢活动加重。睡眠时可因体位改变而疼醒。有时疼痛可向肩及上肢放射。
体格检查可见2~5根肋软骨处压痛,可能有梭形肿胀,但局部皮肤无红肿。
3.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无困难,但应和其他疾病相鉴别,主要与冠心病、心绞痛、胸部结核、胸膜炎、肋软骨肿瘤等鉴别。心电图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其他疾病。
4.治疗
部分病人恐惧自己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精神高度紧张,所以首先应排除心绞痛,解除病人精神紧张,必要时应用镇静药。病人应注意休息。特别是避免上肢过度用力。局部热敷、理疗可减轻疼痛。疼痛剧烈,特别是影响睡眠时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并用局麻药加皮质类固醇激素行局部注射,一般1~3次即可治愈。
(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持续性背部模糊痛,其病史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并非常见病,但因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肢体瘫痪而到医院就诊者则并不少见。
临床表现:
1.背部疼痛:OPLL引起的胸髓病变从开始发病到完全性瘫痪,可以仅经过很短的时间。但也有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仅主诉有持续性背部模糊痛,其病史可持续数月至数年。Kenji Hannai报道的12例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均主诉有持续性胸部疼痛或模糊的背部疼痛。
2.下肢瘫痪:可自轻度的运动无力至重度的下肢完全瘫痪,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患者的瘫痪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
3.大小便功能异常:视病变程度不同,可有大小便无力,亦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4.行走不稳:双下肢行走无力,有踏空感或足踩棉花感易跌倒。
并发症: 可并发下肢完全性瘫痪。
检查:
1.X线检查:胸椎侧位或断层X线片,常可发现骨化的后纵韧带呈高密度影,可呈连续型或孤立型。
2.脊髓造影:可显示骨化物范围,对减压范围确定有很大鵻的意义。
3.CT检查:具有明确诊断意义,并可测量椎管狭窄率,CT三维重建既可显示骨化物的范围、形态,亦可显示脊髓压迫的程度。
4.MRI检查:可显示脊髓受压的程度范围等。
(四)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是由于受凉、劳累等原因引起的胸背部对称性疼痛,一般有明显的压痛点,常受天气变化、情绪等的影响。
病因:胸部筋肌膜疼痛综合征是胸部疼痛的常见原因。胸部肌肉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牵拉、劳损,如某些特定的工作及体育运动、胸肌外伤、长期不良姿势、胸椎的退行性变均可引起肌筋膜疼痛。病人情绪的变化可通过心理性原因导致受累肌肉紧张。另外,精神紧张又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肌肉敏感性增加,反射性肌痉挛,后者又成为新的伤害性刺激而形成恶性循环。常见的胸背肌筋膜综合征有胸大肌综合征、胸骨肌综合征、背阔肌综合征、前锯肌综合征、菱形肌综合征、胸椎椎旁肌综合征、肋间肌筋膜综合征等。
这些疼痛综合征的特点是,疼痛较局限、有扳机点、牵涉性疼痛、肌肉痉挛、压痛、僵硬、运动受限,偶尔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这些综合征的疼痛特别是前胸部疼痛常使病人误认为是心脏疾患,有些症状也常使医生误诊为心脏病。
临床表现:胸部相应肌肉疼痛,有时伴有运动障碍。疼痛程度变异很大,从轻度酸痛到重度疼痛,钝痛或锐痛可牵涉到邻近部位。查体可发现相应肌肉触痛痉挛,仔细触诊可发现扳机点,按压扳机点可引起剧烈的疼痛伴有肌肉抽搐反应。
诊断:肌肉仔细触诊可发现相应的扳机点,检查肩部及胸后部肌肉,在肌肉松弛和紧张时分别检查,并和对侧进行对比,扳机点小剂量局麻药注射可显著缓解疼痛有利于该病的确诊。
治疗
(1)一般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以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意施丁、芬必得、瑞力芬、英太青、万络等,局部有压痛者可用外用的软膏如芬必得软膏、扶他林软膏以及云南白药等。
(2)阻滞治疗
1)体位:俯卧位。
2)穿刺点定位:以压痛点最明显处为穿刺进针点。向各痛点分别注药4~5ml,一次注射治疗总药量不超过20 ml。
⑶针刀疗法 疼痛时间较长或局部有硬结、条索者可在阻滞后沿肌纤维或韧带走行方向用4号针刀剥离几刀。
⑷其他 受累肌肉适当休息,避免肌肉负荷过重的运动,纠正不良姿势,肌肉的适当训练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可用针灸、超激光照射、中药汽疗或冷冻等物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