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北京外馆中学

2017-06-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87年,北京市东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创建北京市第一家职业高中自办的涉外宾馆--玲珑宾馆,地址在东城区外馆东街甲1号,是北京市一四五中学外事服务职业高中与中国旅行社合办的.安定门外的外馆,是外来使者住宿的宾馆,始建于明代,是京城六馆之一.清代是隶属于理藩院接待蒙藏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地方.据<清会典>载:蒙古王公和西藏黄教领袖按照"年班制度",每年轮班进京朝贡,谒见皇上,被分别安排在外馆和黄寺居住.据传,当时外馆占地四十八亩,因当时蒙古共有四十八家王公贵族,故设大小宅院四十八

1987年,北京市东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创建北京市第一家职业高中自办的涉外宾馆——玲珑宾馆,地址在东城区外馆东街甲1号,是北京市一四五中学外事服务职业高中与中国旅行社合办的。

安定门外的外馆,是外来使者住宿的宾馆,始建于明代,是京城六馆之一。清代是隶属于理藩院接待蒙藏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地方。据《清会典》载:蒙古王公和西藏黄教领袖按照“年班制度”,每年轮班进京朝贡,谒见皇上,被分别安排在外馆和黄寺居住。据传,当时外馆占地四十八亩,因当时蒙古共有四十八家王公贵族,故设大小宅院四十八所。一些随员及商人则用骡、马、骆驼载运皮毛、药材等土特产,搭帐篷在此与内地商人运来的丝绸、布匹、金银首饰等进行易货交易。此地与西邻的黄寺在清时期是十分繁华的交易市场。民国以后市场萧条,解放前安定门外地区主要是荒地和坟地。

解放后,军队和国家部委纷纷在安定门地区安营扎寨,建设办公与干部宿舍于一体的“延安式大院”,总政大院、煤炭大院、化工大院、地质大院、石油大院、林业大院、劳动部大院等。到1958年,从德外至和平里,聚集了几十万新北京人。

北京外馆中学成立于中国第一次“婴儿潮”集中进入中学读书的1963年。从第一届毕业生开始。外馆中学毕业生就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直到“***”结束1979年9月外馆中学撤销,师生并入北京市一四五中学、北京市一七七中学和北京市一七一中学。北京外馆中学是个“短命”的学校。

北京市一四五中学,位于外馆东街23号,成立于1968年“***”时期。1980年变为外事服务职业高中。1995年撤销编制,师生并入东城区职业学校。

北京市一七七中学,原名北京市安定门中学,成立于1964年8月,位于安定门外青年湖南街23号。1972年9月始称一七七中学。1982年开办外事服务职业高中班,学校为职普合设校。2000年停办职高,恢复普通高中招生。

北京市一七一中学,位于和平里东街,成立于1958年***时期,原名北京红旗学校,是一所半工半读技工学校,学生在校有一半时间在东直门外北京电机厂、北京钢锉厂等单位劳动。“***”中的红旗技工学校的老三届,也被分配到黑龙江、山西、陕西等边远地区当知青。现在的一七一中学是和平里地区的名校。

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有一个叫桥湾的水泡子。1969年8月22日,来自北京外馆中学和安定门中学的69届80多名北京知青率先来到桥湾这个地方,组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十连,他们大多是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他们是:冯策、吴南、向天公、王少林、邵小平、高秀敏、方向红、段玉华、闫少兰、赵红民、胡东风、高淮、何志强、刘承志、陈勇男、于桂兰、郑富钢、袁春、周金明、王岩、宋力华、王志英、何伟谊、张伟、叶加加、刘建德、李永健、王凤同、王旭民、范建军、唐新江、赵新民、刘玉生、刘逢年、刘英、庞文华、立淑琴、苗凤、栾松林、张洪斌、王永兰、郭丽华、姚秀琴、王京辰、刘光民、王玉华、邢玉山、陈玉祥、姚敏强、王凤兰、陈瑞生、范紫红、于萍、曹遂、聂国芳、韩宝成、郭桂秋、鲁翠琴、史凤英、许遥斌、金秀云、孙大明、靳桂荣、赵馨、赵智龙等。

1969年8月28日,来自北京东直门中学(原北京市女五中)的69届北京知青到达十连,他们是:张建平、刘卫华、孟美玲、索丽峰、原建平、明宝泉、郭金钟、郝丽红、白钟瑞、张秀铃、吕明、陈建国、徐国英、夏鸿玲、刘静华、李兰芝、张秀兰、佟琪、王文江、藏丽英等。

1969年9月6日,来自北京东直门中学、二十一中学、交道口中学、女十四中的69届北京知青到达桥湾十连,他们是:杨恩露、潘玉德、方莉心、师海燕、于锡华、柴爱云、毛克庆、王文敏、王燕明、姜富荣、刘美茹、王鸣声、路秀珍、王辉、***、王守仁、马菊英、殷容曾、李小燕、董秀花、王承斯、苑大正、吴亚平、黄秀辰、王淑清、郭桂萍、李明霞、孙秋莲、冯春兴、关欣、张金柱、王宝君、郑丽君、佟玉玲、要亚芹、郑岩福、韩汝和、王世明、***、李万龙、冯书春、吴骞、李瑞、吴三江、杨树楷、文荣和、张凤羽、柳杰、王天佐、牛富成、吴立成、要建国、程哲像、金玉倩、张德、张海波、杨明、龚国行、杨振义、梁志平、刘国强、孙敬礼、叶伟华、王正花、毕红安、杨建、张志良、高慧芳、苏月芬、李凤琴、乌淑英、程世忠、刘红、童年、何树良、苗世常、张建波、周玉琴、李德本、周菊红、杨永珍、周玓等。

至今还滞留在陕北安塞县的北京知青殷金昌,男,1947年生于北京,北京外馆中学六八届毕业生。他从小喜欢体育运动,1956年获得过东城区少年组中国式摔跤第一名。插队开始时,宣传人员到外馆中学宣传说:“延安有陕北的‘好江南’之称,遍地是牛羊,肉和瓜果梨桃随便吃,出门就能骑毛驴。”家庭生活困难的殷金昌,觉得这比北京强多了。随即,他偷出家里的户口簿,花5分钱注销了北京户口拿到一份迁移证。1969年1月21日,殷金昌和同学一起来到陕西安塞县高桥公社刘塔大队落了户。

黄土高坡上刘塔村不是宣传的那样,人畜吃水都困难,劳动一天10个工分才8分钱,生活艰苦,经常饿肚子,但他只好忍受当初的选择。1977年30岁的殷金昌认识了真武洞公社真郊大队的农村女青年李金莲,不久他俩结了婚。1983年县政府照顾殷金昌,让他到县政府烧锅炉兼职打扫厕所,因他干得不错,随后又“提拔”他当传达室的信件报纸收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