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针灸疗法的作用 揭示其产生疼痛的几个原因

2019-05-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即利用针刺与艾灸进行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即利用针刺与艾灸进行治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健康的身体取决于一种极其重要的能量循环,这就是身体中的“气”。这种能量存在于全身的脉络中(十二经),穴位便坐落在这些脉络之上。当一个器官过渡活跃或是机能减退的时候,能量的循环则变得不正常。经脉当中产生了一个堵塞的地方,必须将之打通。所以通过针刺则可以治疗病患,使脉络的循环恢复正常。

针灸治疗的第一步至少需要45分钟:深入的了解病情,观察舌苔,脸色,和触诊(阴冷的部位,过软的部位等)还有就是中医特有的方式――诊脉,医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态。针灸理疗师利用细针刺激能量通道,使得加强受损组织并重塑和谐。但是同一种病症,病人需要治疗的穴位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因人而异。

针灸治疗同样对心理疾病和情感的问题有治疗效果,东方的医学一直以来都把这些问题与身体疾病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无论是压力,悲伤或是动怒都会使得出现身体循环不平衡的萌芽。

这种减缓痛苦的治疗已经得到了反复的验证。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来治疗慢性传染病或是反复的结肠炎,失眠,抑郁症。它还可以改善高血压,过敏,头痛,疲劳以及激素的平衡失调。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针刺法、灸法和其他针法。“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灸”是指艾条,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熏慰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作用

1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如今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产生疼痛的原因:

1.进入皮肤时疼痛,因进针不够快速,针尖在进入皮肤时会刺激人体神经末梢的感受器,致使人感到疼痛。

原因有二:一、医者手法不到位。二、针具不够锐利,或带有倒刺。

2.针具进入人体时,病人感觉疼痛。一、针刺到血管膜壁或肌肉的感觉神经末梢,强烈刺激致使病人觉疼痛,此时若减缓刺激,稍作调整,可使病人自觉症状消失。二、针刺时,有酸麻重胀等“针感”,而每个人大脑判定疼痛的程度不同,所以造成各种不同的感觉,酸麻重胀,都是疼痛的表现,病人对其承受力不够则引起疼痛保护机制。

3.针具拔出时,经过皮肤,引起的疼痛与第一条相同。拔出后引起的疼痛,原因有二:一、残留感觉,即针感,体质敏感者易有,与人当时状态有关。二、针刺时,因体内毛细血管繁多,时有刺破,造成皮下淤血或者出血,因此造成疼痛。

4.心理因素,因疼痛为主观感受,无客观标准衡量,故心理紧张、害怕者易疼,放松,舒缓者不易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