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手术有哪几种 颈椎病三大元凶

2019-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颈椎手术方式可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和后路手术三种. 前路手术具有减压和固定两种作用.所谓减压,是指摘除突向椎管或根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软性或硬性突出物,以及增厚或骨化的后纵韧带等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物.减压后在椎体间植骨,待植骨融合后可以起到稳定颈椎的作用,并保持原有的椎管矢状径,使病根节段的异常活动消除.前路手术的缺点是不能在直视下看到病变的真实现象. 前外侧手术途径同前路手术,但其显露范围应包括椎体前方.前外侧方的推体横突.要切断手术侧的颈长肌显露横突前壁,开放横突孔以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

颈椎手术方式可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和后路手术三种。

前路手术具有减压和固定两种作用。所谓减压,是指摘除突向椎管或根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软性或硬性突出物,以及增厚或骨化的后纵韧带等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物。减压后在椎体间植骨,待植骨融合后可以起到稳定颈椎的作用,并保持原有的椎管矢状径,使病根节段的异常活动消除。前路手术的缺点是不能在直视下看到病变的真实现象。

前外侧手术途径同前路手术,但其显露范围应包括椎体前方、前外侧方的推体横突。要切断手术侧的颈长肌显露横突前壁,开放横突孔以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同时于病节的椎体间开骨槽,刮除椎间盘组织以孤立钩推关节,切除增生的钩状突以扩大椎间孔,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分离椎动脉与神经根之粘连,术后作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后路手术适用于颈椎椎管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狭窄,以及颈椎外伤后或后纵韧带骨化等引起脊髓病者。后路手术据Nurick报道474例,其症状改善率仅为56%,疗效欠佳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因素:手术途径解剖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手术的破坏性较大,术中咬除小关节较多,术后容易发达颈推不稳;手术器械对脊髓的牵拉、挤压性损害;破坏脊髓血运;术后形成瘢痕压迫脊髓。但后路手术具有减压充分及直视下明确病变部位及性质等优点。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病因

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椎间盘变性;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2.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3.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