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周氏喜剧 "黑暗料理"上演"暗黑版"食神争霸战

2019-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来源标题: 致敬周氏喜剧 "黑暗料理"上演"暗黑版"食神争霸战 食色性也,人们对于美食和性的浓厚兴趣是本能使然.可是,我们发现,电影关于性的电影铺天盖地,关于食物的电影却"乏善可陈".的确,由于感官上的"隔阂",人们很难用"通感"的手法获得电影中关于美食的体验.这么多年,大概就记住了<食神>这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近期将会上映,这部跟食物紧密相关的影片用幽默荒诞的手法描绘出一个奇妙的"黑

来源标题: 致敬周氏喜剧 "黑暗料理"上演"暗黑版"食神争霸战

食色性也,人们对于美食和性的浓厚兴趣是本能使然。可是,我们发现,电影关于性的电影铺天盖地,关于食物的电影却“乏善可陈”。的确,由于感官上的“隔阂”,人们很难用“通感”的手法获得电影中关于美食的体验。这么多年,大概就记住了《食神》这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近期将会上映,这部跟食物紧密相关的影片用幽默荒诞的手法描绘出一个奇妙的“黑暗料理”世界:“黑暗料理”可以掌控人类性情,以周牙签为代表的正义一方携秘方与老狗抗衡……其间各种逗逼的画风、让人凌乱的对白无不彰显着电影对“周氏喜剧”的传承,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大片”特效,令人捧腹。

电影内在逻辑:食物影响情感源远流长

《食神》中有个经典桥段,周星驰饰演的史蒂芬·周在最后的食神大赛上,凭借一道用情至深、催人泪下的“黯然销魂饭”将评委感动得情不自持,甚至满地打滚,食物能加工到这个份儿上,简直没谁了。

恐怕这就是美食的极点吧。美食之所以为美,在于其给人一种满足和欣怡,在于食材和味蕾之间的巧妙融合。但是,电影中的情景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食物真的能够影响人的感情吗?

答案是肯定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的“高富帅”李绅吃饭前“睹物思人”,联想到终日辛劳工作的农民,顿时心生悲悯之感。朱元璋落魄讨饭之时,受人接济,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红根绿叶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粥一煮,就成了日后皇帝心心念念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因为同样是吃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就“潇洒”得多。

李绅的悲悯,朱元璋的挂念,李白的潇洒,都与食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影响他们情感的都不是同一种食物,时空环境、人物身份等各种参照系也千差万别。倘若真有这样一种食物,任何人吃完都会产生同样的情感,喜怒哀乐因食材和搭配而异,该有多奇妙啊?

这就是黑暗料理。

重新定义“黑暗料理” 致敬《食神》

“黑暗料理”原本是个“舶来品”,据说源于日本漫画《中华小当家》,经过天朝网民语义延伸之后,成为那些卖相奇特、味道诡异食物的代名词,目前正处于语义活跃期,尚无定论。

钟宗保导演的这部电影赋予“黑暗料理”全新的内涵,用以指称一种食用之后能改变人类性情的食物,是透过食材之间巧妙搭配而形成的奇特产物。电影中,黑暗料理乃是皇宫内廷帝王安邦愚民之术,后流出江湖,掀起一股股血雨腥风……

电影《食神》讲述了一个剔除浮躁、洗净铅华的食神蜕变经历,电影中的史蒂芬·周由风光显耀的食神身份瞬间转变成落魄的乞丐,又在爱情的鼓励下成功逆袭。“是非成败转头空”,真正鼓舞人心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心底的真情。何为真情?为爱牺牲的“火鸡”就是。电影充满着哲思与佛理。

《黑暗料理》也是,周牙签食神大赛上的一席话充满着佛性与反思,近乎顿悟,“众生由惑业之因,而招感三界六道之轮回,黑暗料理的精髓并不是让人充满了暴力,而是慈悲,放下我执……这道菜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回归初心!”

直接揭示电影传递的精神内质。

这跟《食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蒂芬·周最后也明白了,自己并不是为了争夺食神之位,而是为了回报爱情,为了不让爱自己的人失望,所以勤学苦练,成为真正的“食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成为主人公口述的劝导。这不就是回归初心的表达吗?

所谓的初心,就是慈悲和真情。

“暗黑系”食神争霸赛,看完饭都吃不下

冲突是戏剧的“中心问题”,电影也是这样。《黑暗料理》的故事核心就围绕在正邪双方争夺“黑暗料理”秘籍之上,代表正义的周牙签肩负着振兴黑暗料理界的使命,具备光荣与崇高的特质。

而代表邪恶一方的老狗则怀揣着发财的梦想,这两派之间的斗争不可避免。一方为了维护江湖正义,一方则是“只认钱,不认人”,二者斗争的舞台就是“食神争霸赛”。

但是,与《食神》中的争霸赛中呈现的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同,《黑暗料理》的确够“黑暗”。不堪入目的食材(甚至有些都称不上食材,比如呕吐物)的东西被用来做成食物,我天,一种恶心反胃的感觉有木有?

各种色香味俱失的菜品接二连三登场,简直有种让人把隔夜饭吐出来的趋势。据导演解释,这是为了达到无厘头的戏剧效果,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周星驰的电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