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岗位4000+人应聘,新媒体求职这么火?

2019-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为什么会选择新媒体?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因为新媒体门槛低,谁都能干. 真的是这样,只是码码字那么简单吗? 经历过艺考的人都能明白那种,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只面试几分钟的艰难: 参加过大型传媒集团面试的人,也应该体会排了几个小时队,却只能见一眼面试官的难: 如今,新媒体,微信公号,也成了毕业季一位难求的领域. 40家公司一共招聘300岗位,超过4000人应聘. 排队排了几百米却止步不前,连主办方的人都惊讶于,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是的,这不是做梦,这是2017级春季求职季正在发生的一幕. 初春的北京,

为什么会选择新媒体?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因为新媒体门槛低,谁都能干。

真的是这样,只是码码字那么简单吗?

经历过艺考的人都能明白那种,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只面试几分钟的艰难;

参加过大型传媒集团面试的人,也应该体会排了几个小时队,却只能见一眼面试官的难;

如今,新媒体,微信公号,也成了毕业季一位难求的领域。

40家公司一共招聘300岗位,超过4000人应聘。

排队排了几百米却止步不前,连主办方的人都惊讶于,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是的,这不是做梦,这是2017级春季求职季正在发生的一幕。

初春的北京,因为连续的大风和降雪,透出难得的蓝天白云,空气好的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北京。但是在清华大学等待面试的同学们可能无心享受这美好的风和日丽,因为绝大多数人要面临毕业找工作的问题。

由新榜和插座学院联合主办的新媒体招聘会在清华大学举办。原定下午2点开始的宣讲会,由于到场人数太多,而被迫选择了只放第一批学生进去,只有一小部分到场的同学进入宣讲会场内。

现场蜂拥抢入的状态,和到场排队的人数,让清华大学的老师都说:多少年没见过这阵势了,现场来了几千人。这话是是折射出,2017年,真的是不好找工作的一年?还是求职者对于新媒体行业的热衷追求。

现场有幸跟新榜的COO李建伟做了简短的交流,他说:没想到来这么多人,感谢大家的热情和支持。以后看大家需求,有机会一定会多组织新媒体方面的活动。新榜也会有专门的新媒体招聘之类的版块来服务大家,帮助大家。

到场的公司也确实不错,既有内容平台剧透新浪、搜狐、凤凰、喜马拉雅FM等等。也有很多MCN公司,楼氏集团,震惊文化,大禹网络,青藤文化等等。对于这些MCN公司也是我因为这一次会知道的,毕竟对于网红这个行业,着实不太了解。既然是新媒体公司,就少不了火爆的微信公号,十点读书,水木文摘,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商务范等等。

其实我一直在想,什么是新媒体?又什么是传统媒体,一定不可能只是两微一端才叫新媒体,也一定不可能阅读量篇篇10W+叫新媒体。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过年期间的央视段子手朱广权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新旧不在于媒体形式,而在于创新能力,包括主持人也是这样,主播的青春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岗位创新能力。

对于当下火爆的微信公号来说,核心的增长因素,还是因为原创内容的走心和接地气。但是,一个人,一直写下去,这种源源不断的原创力,实在是让我佩服到心里去。我觉的,现在的微信订阅号内容的火爆,就好像二十年前的《故事会》、《读者》和《意林》的火爆一样,因为关注以及和每个人的内心产生共鸣。当然,除了那些靠刷数据而夺路而出的公号。

你为什么会选择新媒体?

我在现场看着那些等待的学生,有的结伴而来,有个孤身一人,有的说说笑笑还挺开心,有的则是面露凝色心中不快。我也跟几位同学聊了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A 同学

A同学是清华本校的,本科金融,硕士法律。这也算是高材生中的高材生了吧。他说,现场好多好多清华大学的同学过来面试。有意思的是现场贴了这样的一张提示,清华大学的优先……

A同学说,他特别想加入36kr!

我问:你觉得为什么来这么多人应聘?

他说:是宣传打的好,因为本身现场很多本身就是媒体,很多微信公号自己也发,影响力很大。

我问:你又是金融又是法律为什么会选择新媒体。

A同学的答案很简单:我喜欢。

【反正36kr的人也看不到我的文,也没办法帮他圆个梦想。可是,真的是喜欢就能去的么。当我想继续问他,你喜欢金融和法律么你这本硕都读完了的。可惜,怪我业务不精,还没问出来他就被朋友拖走了……我猜想,很多人也一定是有这样的痛感,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一旦自己真正做了这个工作,还会喜欢吗?】

C 同学

这位C同学厉害了,市一位刚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的女生。重点是,她在英国硕士读的专业就是,新媒体与社会学。完全对口,也怪不得要来面试。不过她表示自己来的稍微晚了一点,看着这么犹如长龙的队伍,自己着实有点蒙。

她说:微信公号应该只算作新媒体中的一小部分。在国内,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超越了其他的种类,所以今天来应聘公众号的比其他的多一点。作为一名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这种应该会好找工作一点,先进入这个行业中,再慢慢积累经验。

她说:在国外主要研究facebook和twitter,我从来没研究过微信,最多研究一下微博。我觉得我出国之前还没觉得微信公号能这么火。甚至,在那个时候,微信在我的生活中还没有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回国之后,挺惊讶的。

她说:虽然现在公众号很多,但是实话说,觉得精华的挺少的,很多内容挺无聊的。而像那种带点商业性质的,转化率有多少也不清楚。而且现在在新媒体行业,我觉得资深的人应该也不多,毕竟新媒体的发展时间还太短,很多人还处在一个凑热闹的阶段。

她问我:其实我很好奇,公号长期维护受众,除了内容还有什么别的渠道?

【作为一个半吊子的学渣,我还真的不清楚现在有多少大学开设了新媒体的专业。不过你说学新媒体学什么呢?传播规律,制作规律,视频音频的制作,文字的编排,网络用语,等等,想着到是一个不错的要学习的方向,以后有机会也真的应该去学习学习如何更好的去玩一个新媒体。】

【她说的也很对,同质化的内容很多,原创精华可能不多。尤其是在观众习惯善变的情况下,关注一个公号,可能是因为一篇好文,取关一个公号可能是因为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其他人的评论。网络上很多教程,什么0成本获取多少万的粉丝我是怎么做的,我觉得做微信公号就很难,比如我这个几百年不更一次的自媒体HHHHHHH。但是对于不同的品类,不同的行业,是否有一以贯之的规律,我不知道,在这条众人常新,千军万马过桥的时候,只能多学习多了解了。毕竟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团购服务,打车服务,直播APP,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才是真的英雄。】

E 同学

跟E同学随便聊聊,没想到上来却被一顿反问,你毕业了吗,做什么之类之类的……这是不是代表着有一群毕业生,对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心切呀。

E同学本科学的新闻学,2016年毕业之后选择北漂,在一家小的公司做APP运营。

她说:因为新媒体火啊,所以才要选择新媒体。尤其是现在,90后大家都生活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新媒体的影响力很大。这次招聘我是通过新榜知道的。同时关八也发了招聘,那篇文10W+的阅读量。很多人都是通过各种公号知道的。

她说:自己平时总会关注一些关于娱乐,八卦的微信号,这次来也想看能不能找一个做娱乐、八卦营销,宣传相关的工作。

她说:一个微信公号,好不好还是看内容,内容做的好自然就有名气了。

她说:新媒体火,微信公号火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用户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关注一个公号,很碎片化的时间,想看就看,生活被他们包围着,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吧。如果没有新媒体,大家只能看电视,报纸,人家主流舆论说啥,咱就只能听啥,但是有了自媒体,自己也可以发声,有可能成为网红,得到大家的认可。

她说:短视频现在比较火。它就是一种碎片化的观看习惯,大概也就一两分钟,传播的也比较快。

当我问她,你知道央视新闻现在推出了一个央视新闻+的APP吗?她直接问我,是梨视频嘛?【虽然这只是一个个例,但是主流媒体花了大把力气的成果,还是需要更多的覆盖啊。】

看了看我手机上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的客户端之后。

她说你还是好主流,这些我都没有,我也不看,我看娱乐八卦……

我又问:人民日报的微信公号影响力很大啊……

她说:我都不看,没有关注过那些很主流的媒体。

【我真的想问姑娘你是学新闻的吗,人民和央视你都不看……不过谁说学新闻的就一定要从事主流媒体报道时政民生,学新闻好在,可以了解不同的行业,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毕竟这类学科教会给我们的是一种学习调研的方法,而非一种限制。】

【碎片化,90后,这都是她的关键词。地铁上,公交车上,走路,刷微博,看微信,刷断剧,所以越来越多人眼睛不好,颈椎不好,生活中离不开手机,才是让微信火到此的变化,但是我特别想问,那么多微信公号,能看的过来吗?标题党吸引进去的,真的就是想要看的内容吗?看来在手机占据生活的当下,这受众也不太好当啊。碎片化的利用时间不错,但是长时间的碎片化习惯会不会影响自身的习惯,我亲身的以及身边同学的感受,现在做长时间的阅读这种事,很容易无法集中精神。这就是碎片化导致的吧。适当利用,能提高效率;过分依赖,生活也会随之被改变吧。】

Q 同学

本硕都是新闻,已经在工作,本来以为打印5分简历已经够多,却不想,大家都打印了几十份……来这个原因是看到有门户网站这样的媒体,想试一下,没想到今天人会这!么!多!过来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今年的就业形势好严峻,听说接近800万……

▲图片来自网络

她说:虽然说现场来了40家单位,但是这里面吧有些内容就很一般。就好像我一个同学曾经说的,新媒体这个公司就是突然起来的,盛景而衰,不知道哪天就被其他东西取代了。你选择了这个工作,万一这个公司衰弱了怎么办?就好像很多热潮退去,小公司转型就很难。

【居安思危也是一种正确的思考。不过我想,现在很多的做新媒体做的好的人,也是从传统媒体脱胎出来的。那种曾经的历练和敏感,倒不是因为某种形式的变化而消失,反而总是资本人和媒体人最能先抓住那些敏感的动态。比别人先一步,让别人花时间才能追赶,应该就是当下的成功吧。】

【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很多在国外的同学也选择回国就业……但是优秀的人总还是能很快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也在因为找工作而发愁,其实也不必消极,谁说学了播音就一定得上新闻联播呢……】

其他

也问到很多人,为什么会选择新媒体?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因为新媒体门槛低,谁都能干。

真的是这样,只是码码字那么简单么。

数据和结果都很符合当下的用人需求。尤其是在内容形式和个人具备职业能力的词汇中,看到了更全方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