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家周尧绘图媲美照片 抗战回国投笔从戎(图)

2018-0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哇,这英文笔记写得太清秀太漂亮了!""这是昆虫科考的记录素描?比美院学生画得还好!"--让观众们赞不绝口连声感叹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们的科研笔记.昨天,"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在南京科技馆开幕,上千件呈现我国现代科学家科研成长的史料对南京观众展出,这些珍贵的展品,不仅让观众们感动于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和敬业,更了解了这些大家们丰富的才艺和生活情趣.画得了画 挎得了枪 做得了大学问此次展览展出了大量历史图片.多件重要实物,包

“哇,这英文笔记写得太清秀太漂亮了!”“这是昆虫科考的记录素描?比美院学生画得还好!”……让观众们赞不绝口连声感叹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们的科研笔记。昨天,“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在南京科技馆开幕,上千件呈现我国现代科学家科研成长的史料对南京观众展出,这些珍贵的展品,不仅让观众们感动于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和敬业,更了解了这些大家们丰富的才艺和生活情趣。

画得了画 挎得了枪 做得了大学问

此次展览展出了大量历史图片、多件重要实物,包括许多老科学家搜集整理了几十年的珍贵学术资料。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们认真严谨、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爱国奉献、开拓奋进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写照,弥足珍贵。此次展出的样品尽管大部分出于安全考虑,采用了仿制品,但一样能让观众深入了解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和精神世界,近距离感受百年以来中国科学事业的艰难与梦想、奋进与辉煌。

最让观众们惊叹的是科学家们的学术资料。其中既有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的科研笔记和工作日记,也有绘制精美的野外考察标本图纸和工程图纸。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刘东生的野外科考笔记,让很多观众啧啧称赞:全英文的笔记书写流畅,字迹工整清秀,每一页都记录得整整齐齐,甚至比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科学家写得还要漂亮。

这位1917年出生的老科学家,把一生都贡献给了黄土高原的科学研究。每次野外考察,还把拍摄的照片,工工整整地贴在笔记本上——俊美的文字,详实的图片,这哪里是笔记本,分明就是老先生的心血之作。

周尧,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这位生于1912年的老人,有一手绝活,可以用铅笔原原本本地描绘出昆虫的模样,无论是比例、各种细节的反映,都极其逼真,而且笔法老道精妙,媲美照片。很多观众赞叹说:“现在的电脑制图也不过就这水平。”展览上还有一张周尧年轻时挎着左轮手枪的照片。原来他虽然在欧洲留学,师从多位著名的西方科学大家,但是听闻抗日战争爆发,毅然回国投笔从戎。

中国科协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现代科学家全国巡展”在北京展览期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在这些科学家笔记展台前驻足良久,感叹科学家们的才情和细腻。

科学家主题展 “南京面孔”有很多

“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南京站),是我国首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展览涉及中国现当代科学家近700位,其中,有不少都是江苏籍或是在江苏工作过的专家,这其中又以在南京高校求学、工作的科学家居多。

昨天,87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德滋,也在现场观展。他时不时地会从一幅幅照片上找到老熟人:“郭令智院士,这是我的老师啊,我们南京大学的老教授,今年刚刚庆祝过百岁华诞。”“郑集郑老师,那也是我们南大的前辈,活了110岁,曾是全世界最高龄的教授。”“潘菽先生,那是我们南京大学的老校长啊,我当年的文凭还是他亲笔签发的呢。”

提到为什么现在科研条件这么好,却出不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时,王院士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毕业后大多先考虑饭碗和待遇,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愿意搞最辛苦的基础研究的人也很少。

据了解,700多位中国现代科学家,有不少人曾经在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求学或任教,他们一生中的很多精彩,离不开南京这座城市,这也让很多南京观众在展览现场,对这些大学者们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