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祛风除湿的中药 三大除湿祛风配方

2018-1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为主要功能的中药材称祛风湿药。

一、药性与特点

祛风湿药多为苦温辛散之品,功能辛散祛风,苦燥除湿,性温散寒,主要归于肝肾二经,能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达到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目的。主要用于关节疼痛,肌肉麻木,肢体重着,遇寒加重、得暖痛减的风寒痹证。有的祛风湿药还有清热祛风,通络止痛及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部分祛风湿药兼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浊,活血解毒,熄风定搐等作用。

祛风湿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镇痛、解热、抑菌、消炎、抗过敏作用;部分祛风湿药还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以及利尿、强心等作用。

二、适应症

有些药物兼入肝肾,强筋壮骨,适用于风湿日久,肝肾亏虚所致的腰酸腿软,筋骨无力,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半身不遂等风湿重证;

部分药物祛风湿而性凉清热,主治风湿热邪流注于关节经络所致的风湿热痹,证见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者。

部分祛风湿药兼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浊,活血解毒,湿热疮毒,熄风定搐等作用。

祛风湿药对西医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坐骨神经痛、腰脊劳损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分药物对高血压、中风偏瘫、破伤风、心脏病以及肠炎、痢疾等也有治疗作用。

三、祛风湿药配伍

1.如风邪偏盛,游走疼痛的行(风)痹,宜用祛风力强的祛风湿药,并配伍祛风止痛药,痹证初起而有表邪者, 尤应如此。

2.风寒痹证,寒邪偏盛,疼痛较剧者,宜选用散寒力强的祛风湿药,常配温里散寒药,以增强散寒止痛的作用

3.湿邪偏盛,酸楚重着的着(湿)痹,宜选用除湿力强的祛风湿药,并配伍利湿药。

4.郁久化热,关节红肿灼热的热痹,宜选用性偏寒凉的祛风湿药,并配伍清热药。

5.兼有肝肾不足,久病体弱,气血亏虚筋骨痿软者,宜选用祛风湿、健筋骨药,并配伍必要的养气血药,以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6.痹证初起,兼有表证者,当伍解表药,使邪由外解;另祛风湿药常配活血药同用,以增强通络除痹的作用

7.痹证一般均因邪气闭阻气血而为病,故各型痹证均宜配伍活血化瘀之药,以增强疗效,故素有“治风先治血”的经验。

四、用药注意事项

祛风湿药多为辛温燥散之品,容易伤阴耗血,故阴虚血亏者当慎用。若病程较长  祛风湿药,经久不愈者,可制成酒剂、丸剂或散剂服用。

独活

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祛湿。

主治:(1)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

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2)适用于风寒外感,兼湿邪较盛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舌苔白厚等。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抗炎作用;抗菌作用。

羌活与独活,均能祛风、解表、除湿,两者往往配合应用。但羌活性较燥烈,尤善发汗解表,主治足太阳之游风,多治上半身痹痛,为止头痛要药;独活则解表力缓,发汗力不及羌活,主治足少阴之伏风,善治下半身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