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低烧正常吗 骨折患者术后应当如何护理

2019-03-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骨科手术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创伤,创伤后机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平衡,会对各种刺激因素进行防御,即应激反应,也就是所谓伤后的全身反应.一般来说,较轻的创伤如小范围

骨科手术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创伤,创伤后机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平衡,会对各种刺激因素进行防御,即应激反应,也就是所谓伤后的全身反应。一般来说,较轻的创伤如小范围的软组织挫伤或切割伤,全身反应轻微,不会表现发热。较重的创伤就可出现明显的全身反应,如低烧等。当组织受伤后,局部有充血、血凝块、坏死的组织等,其周围的正常组织就会有炎症反应,即创伤性炎症。炎性反应会促使机体释放出许多炎性介质,其中一部分炎性介质可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局部的积血和坏死组织的吸收过程也在此范围内,被称为外伤后的“吸收热”。 手术后由于疼痛、精神紧张、失血、失液等问题的发生,会使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体温升高。另外机体受伤后能量代谢加快,也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因此在手术后出现低烧是正常的反应。 一些骨折的病人,经过手术等方式处理后,还需要科学的护理。因此人们了解一些骨折术后护理常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营养和饮食

骨折的病人常需要卧床,活动少,消化功能不好,会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最明显的是蛋白质的负平衡(即蛋白质的消耗大于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外伤所致的失血也会导致体内营养的损失。而骨折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病人对骨折、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还会影响骨骼和伤口的愈合及病体的康复。因此,对骨折术后病人进行饮食调养非常重要。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营养、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可多食用些动物的肝、肚,以及排骨汤、鸡肉、蛋、鱼、豆制品、牛奶等,并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心理护理

骨折病人大多生活上需要照顾,又对身体的恢复考虑较多,因此需要家人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家人有什么不愉快之事,不要在病人面前表观出来,以免引起病人的误会。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术后病人病情平稳后,有的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甚至产生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总之,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使其增强康复的信心。

皮肤护理

皮肤护理对长期卧床特别是对石膏固定和截瘫的病人尤为重要。石膏固定的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需要平整无皱折。截瘫的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u7684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便盆的使用

有些卧床的病人大小便需在床上用便盆来接。如果需长期卧床可将床上开一个洞口,大便时便盆放在洞口下,臀部下方垫一块塑料布,自洞口上缘下垂于便盆;平时保持洞口及其周围清洁。

康复措施

加强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不进行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并发症。因此,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床上活动,如做大腿肌肉收缩、足趾和踝关节运动。也可将房梁上或床头、墙上拴一绳索活动上身和上肢;并尽力让病人自己梳洗、吃饭,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锻炼,以达到活动的目的。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病人也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早期下床活动,但活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切忌急躁。1~2周主要锻炼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放松;3~6周加强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在活动过程中,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情况及远端肢体的颜色,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与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