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华敬业歌 王伟华:从创业家到事业家(王作燕)
这是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司歌《生命的喝彩》,词作者就是博克景观董事长王伟华先生。“‘起点写着未来’,这个‘起点’,既是某段时间或空间上旅程的开始,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思想的原点,是千万种精彩抑或平淡人生的根本所在,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王伟华的起点是20世纪60年代湖北汉川的一个小村庄,促使他成功创业成为企业家并向事业家一路进发的根本所在是他的“利他主义”。
“创业,心中要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
“要想成功,必须有多个支撑点,独木必然难支”
1984年,中师毕业的王伟华被分配到湖北省化工厂子弟小学当美术老师。能考上中专,在石化行业的学校当老师,不仅跳出了“农门”,而且端上了“金饭碗”,在那个年代,出身普通农家的王伟华曾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然而,一年多之后,王伟华却出人意料地辞职了——喜欢画画的王伟华要去考湖北美术学院。
没上过一天高中的王伟华复习半年后,参加了第一次高考,结果自然是铩羽而归;不服输的王伟华翌年再考,终于如愿以偿。
1990年,湖北美术学院师范系毕业的王伟华被分配到了汉川二中。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走上讲台:头一年,他是学校的宣传干事,后三年,他担任学校的团委书记。正当人们认为王伟华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时候,他却又一次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王伟华又辞职了——骨子里喜欢艺术的王伟华仍然不喜欢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生活,他更希望有创意有挑战地挥毫泼墨。
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行业已初现繁荣,王伟华毅然决然远赴宜昌,应聘至宜昌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做了一名装饰设计师。做一名装饰设计师,虽然有别于画家,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想象。5年历练之后,1999年,王伟华第三次辞职,来到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武汉——一位同学邀请他到自己开办的环境设计公司担任执行总经理。不过,由于诸多因素,两年之后,王伟华最终选择了主动离开。
这一次辞职让王伟华的记忆尤为深刻:因为仍和同学租住在一起,王伟华不愿意让他看到自己的窘迫,就像不少电影里的情节一般,王伟华每天一早就拿着公文包出了门,晚上到了下班的点才回去,装着一副忙碌惬意的样子,事实却是,他每天都在武汉三镇的街头流浪,迷失了方向: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却又不甘心就这样回到宜昌。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一个月,直到有一天,一位并不太熟的朋友给王伟华打电话,问他最近在忙什么?王伟华如实相告,朋友于是约他见面。
“你有没有什么打算?”见面之后朋友问他。
王伟华想了想,说:“我想继续做景观设计!”来武汉两年,王伟华已清楚地看到了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
“我也看好这个市场!开这样一个公司需要多少钱?”朋友又问。
“10几20万吧!”
“那你就干吧!钱你不用担心,我明天就借给你20万!”
朋友的话让王伟华大吃一惊。虽然他知道朋友拥有一家电缆厂,实力雄厚,但毕竟两个人之前并无深交——他本是王伟华一位画友的朋友,两个人只是通过画友认识,一起吃过两三次饭而已。
一般人遇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但王伟华没有立即表态。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朋友出资,自己干活,公司股份各占50%,王伟华还要求朋友派遣一名会计,让他对公司账目一清二楚。在王伟华的坚持下,朋友同意了,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就此诞生。
王伟华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对于创业,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一团火,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这团火就是目标和理想以及对达成目标与理想的渴望。有了这团火,才有可能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毫不退缩,才有可能在艰苦的环境下以苦为乐。
创立博克之前,王伟华有过四次艰难抉择:第一次辞职时,家人的劝阻,朋友的不解,主管部门的施压都没能让王伟华改变主意;第二次辞职到宜昌后,王伟华的女朋友还在汉川,一结婚就过上了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好不容易把爱人调到了宜昌,王伟华没过多久又去了武汉,直到2004年一家人才在武汉团聚、稳定下来;最后一次的辞职将王伟华“变成了一张白纸”:在武汉,他既没有钱,也没有朋友,没有任何关系……如果那时候他不咬牙坚持,而是打道回府,他也就等不到贵人相助。
总有贵人相助,是王伟华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好运气”并非上天恩赐,而是王伟华“利他主义”的结果。在工作上,王伟华从不把钱放在第一位,而是尽心尽力首先把工作做好。在宜昌做设计师时,他曾经多次通宵画图,不仅如此,除了设计,方案、预算、标书、施工等等诸如此类的工作有时都需要他一肩挑,他毫无怨言。
在日常生活中,王伟华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在汉川二中时,很多人慕名找他学画,在当时的汉川,美院科班出身的老师还寥寥无几。王伟华收下了两个学生,不管多忙都认真加以辅导,后来这两个学生都考上了大学,现在都成为了大学老师。
“经营企业,我信奉四个字:抱朴守道”
“一个企业,有文化,不一定都能成功;没有文化,则一定不能成功”
长沙华润凤凰城、合肥华润幸福里、青海国宾馆、武汉东湖天下、人信·千年美丽、梦湖水岸、当代国际花园……一个又一个优质工程不断延续着博克的辉煌;海南华润、金地、万科、复地集团、绿地集团、海螺集团、世茂集团、葛洲坝集团等地产大牌纷纷抛来橄榄枝;上海市园林局、西宁市园林局、长沙市园林局、重庆市园林局、武汉光谷建设投资公司等城市园林管理及运营机构纷纷邀请博克参与项目建设……
然而,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创立博克之初,尽管王伟华已经事无巨细考虑了太多太多,做了详尽周全的发展计划,但一路走来,还是倍感创业艰难。他举了一个例子:“博克成立的第一年,公司招聘了10多个员工,因为压力大,业务也多,我们天天加班,办公室的灯几乎从来没有熄过。结果是,因为待遇不高,工作太累,过完年后,只有我和会计‘一个半人’来上班,其他人都辞职不干了。”这件事,对王伟华触动很大。
过去是财富,这是王伟华一贯的观点。尽管他之前经历了不少磨练:在学校当团委书记时锻炼了他的口才和沟通能力,在宜昌做设计师时让他熟悉了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在同学的公司做执行总经理时让他对统筹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创业,尤其是像他这样,在身负巨债和朋友莫大的信任的双重压力下,王伟华有些急躁冒进了。
他迅速调整了自己思路:“办企业,不在于一个人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如何发动一群人做事。”王伟华马上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并立即着手构建公司的企业文化,这在当时的湖北景观行业并不多见。
“抱朴守道”是王伟华培育企业文化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做事要有朴实、利他的心态,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其中包含了老庄的哲学思想和王伟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博克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共同成长”。王伟华深知“企业的竞争,最终不是规模和技术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有文化,才能留住适应这种文化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实现共同成长的愿望,博克设计了体现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激励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将其付诸实施。博克景观每年奖励优秀员工出国考察,不少员工被送到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术大学等高校进行深造……
王伟华是个思想者,更是个行动家。他总在不停地反思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在博克的员工案头,摆放着一本特别的白皮书《博克的十大职业思想和十二大职业精神》和《博克十六大荣誉纲领》,由王伟华亲笔撰写论述,分别从“人生论、成就论、做事论、财富论、做人论、人才论、发展论、创新论、和谐共生论”阐述了作为一个博克人应该认同的职业价值观。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有时,王伟华也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2005年,当公司发展到40多人时,王伟华到武汉大学攻读了EMBA;2010,又到清华大学学习管理,不断地充实着自己。
在王伟华的带领下,博克人养成了时时动脑、常常动笔的习惯,于是有了景观设计方面的论文集《场地的精神》、《诗意的栖居》及反映博克企业文化的《博克天空》,也有了长年坚持出版的内刊《博克魂》以及大量的项目考察报告,这些对一个企业的共生共长、对先进理念的引进与运用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说起为了工作日夜加班赶工期的员工,为了工作舍弃家人团聚、肩负使命飞奔在大江南北的同仁,王伟华的眼圈红了,员工把博克当作了自己的家!
财务总监吴银贵追随博克十年,历经博克艰辛的爬坡阶段,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她欣慰地说自己是“三十不怕,四十不悔”;工程中心的王砚霞在工地上度过了公司为自己举办的四十岁生日,她写道:四十年了,没有一个生日能像今天一样让我感动,让我震惊!
这天,我醉了,醉在真诚的笑容中,醉在无言的默契里,醉在彼此的信任里,醉在相互的扶持里;设计师小朱字里行间浸透了她的感慨:有一天,我发现我爱上了博克,爱上了她的所有,爱上上班的路,爱上工作,爱上同事,也许就因为她能给我家的感觉……王伟华感动着,同时也幸福着:目前,博克景观80%以上都是老员工。
在企业愿景方面,王伟华将博克定位为“专业化高品质景观制造商”,以“做景观行业的引领者”为目标。通过十年的探索,博克走出了一条通过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的服务,传播新的服务理念,以强大技术资源优势,完善的服务体系,努力走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道路。
2005年博克成功推出东湖天下“金蝉闹夏、银杏问古、梦溪花影、樟林归情、抱月泉、疏月林”六大生活景观,使整个楼盘从物质的到非物质的体现都成为武汉市当仁不让的精品工程。
2006年,博克承接了华润凤凰城景观设计营造项目。博克在设计上运用东南亚元素,茂密的植物,精致的雕塑小品,形态各异水景,丰富的空间变化,营造出极具异域风情的度假试住宅景观,景观艺术的营造意境在这个高尚社区里得到完美的诠释。该项目入选2008年“中国最美丽的100个楼盘”,与此同时,博克景观被华润置地授予“高品质战略合作伙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在经营上,王伟华认为企业的生存之道是“合作”,而不仅仅是赚钱,这样才可能持续发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敢于突破,推陈出新的发展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的人才观,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管理观,客户第一、服务至上的营销观……王伟华处处体现着一个现代儒商的智慧和情怀。
在博克企业文化的主导下,博克景观坚持长期的制度化建设,并保持适时的更新。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博克景观获得了国家风景园林设计专项甲级资质、住建部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壹级资质。2006年,博克率先在景观行业内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十年中,博克的足迹遍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近年更是挥师上海,与国内高水平的园林景观同仁同台竞技,同时挺进西部,在重庆、青海设立了分公司并取得不俗业绩。
博克景观成为了湖北景观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王伟华认为,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为此博克景观与湖北团省委共同组建了“希望工程博克世纪阳光助学基金”,自成立以来已为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受灾群众捐款几十万元,并计划每年资助不少于20名贫困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我们需要自然、生态的景观,对社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博克的名称源自于英文“POETIC”,意为“诗意的、浪漫的”;取意于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和建筑一样,景观也是一种艺术,是立体的画,是凝固的诗。它表现出来的美,能让每个生活其中的人感到舒适放松、心情愉悦,进而领略对生命诗意存在的认知与感悟,而客户、市场、每一个接触这个作品的人都是艺术鉴赏家。
这让喜欢艺术的王伟华一方面觉得幸运,一方面觉得沉重:“作为景观人,我们生活在‘轻盈与凝重’之间。我们希望对景观的设计能像作画一样轻灵无羁,恣意挥洒,设计出的景观自然、生态、人文、环保,但我们又不得不迎合市场,做出一些只满足了审美要求,而对生态价值贡献不够的产品。”
谈到这里,王伟华的显得有些激动:“严格地说,我们现在很多的景观都是伪景观,因为它们都不是自然生态的景观。”看着我不解的样子,王伟华问我:“黄山需要不需要浇水、打药?当然不需要!”在王伟华看来,理想的景观应该是符合大生态系统的小生态系统,然后才是满足人们审美和生活的需要。
“在这样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历史环境下,面对13亿人口,我们不能继续以破坏土壤、水资源等环境的代价,仍然去制造一些低吟慢唱、古诗怪石、小桥流水的东西,我们必须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结合起来!”
这也正是博克景观与众不同的地方。多年来,博克景观始终坚持以改善和保护人类生活为企业目标,努力营造诗意且具生态价值的生活环境,做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社会的产品。“我们的出发点不是追求极致的利润,而是对我们脚下的土地负责,为人类生活的环境减负。”
为此,王伟华不停地奔走呐喊着。王伟华深刻认识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不仅仅靠专业技术和个人的发挥,一定是包括城市运营者、建设方、设计者、制造商、乃至供应商共同进步才能达到的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爬坡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博克景观不仅成为《景观设计》《中国园林》等杂志理事单位,还承办了《湖北风景园林》,同时也作为澳大利亚BURO HOLTArchitdcts武汉代表处,在不同的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博克景观还在湖北风景园林学会和武汉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的主导下,陆续主办了《城市规划·建筑与人文生态研讨会》、《走到您身边地产景观(鄂西北)高峰论坛》、《湖北地产景观高级论坛》、《花境与湿地景观研讨会》等多场大型景观专业高峰论坛,以影响更多的人。
松下幸之助曾经把为商者的成长分为三个境界:一是创业家,二是企业家,三是事业家。什么是事业家?松下的解释是:有一个超越了眼前战略和利益的愿景并始终坚持。
自认为“一直在创业”的王伟华正在向事业家的方向进发。早在进入景观行业时,王伟华就抱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在营造诗意栖居地的同时,打造一个可持续百年的企业。
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百年的常青企业,王伟华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转型,从生产向服务转变。“10年来,博克景观一直延承行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即设计与施工的订单承接模式,在这十年里虽做了许多探索与尝试,但都没有超越传统的生产模式,而只是在某个环节做一些优化而已,这样的模式迟早会过时。”
经过近一年的思考与探索,王伟华即将推出服务型、专业化的景观资源整合平台“蚂蚁工坊——中国设计生态网”,这是一个整合了景观建筑、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供需双方资源的大型平台,“将给整个设计行业带来一场价值革命。”在线下,以资源整合为特征,以品牌、技术、管理等核心要素输出为主线的公司设计、施工的构架改革、机制改革也已提出基本构想,并在逐步实施之中。
王伟华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转型是艰难的,痛苦的,它要求我们要抛弃很多固有的惯性的东西。同时转型也是充满风险的,哪怕是一点微小的疏忽与失误均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但人的意志、胆略与智慧将在这刀锋上跳舞的过程中得到彻底的淋漓尽致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