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女作家郝景芳入围雨果奖 《三体》第二部遗憾落选

2018-08-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4月28日讯,郝景芳这个名字对不少读者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科幻迷来说却很熟悉,她已经发表过不少科幻的短篇和中篇小说.郝景芳是天津人,1984年出生的她

2016年4月28日讯,郝景芳这个名字对不少读者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科幻迷来说却很熟悉,她已经发表过不少科幻的短篇和中篇小说。郝景芳是天津人,1984年出生的她在2002年高中时荣获全国中学生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年-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读博士生。

她曾以《谷神的飞翔》荣获2007年首届九州奖暨第二届“原创之星”征文大赛一等奖,又以《祖母家的夏天》荣获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说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除了作家外,郝景芳的本职工作是宏观经济研究。生活中,她还是一个2岁女孩的妈妈,她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晴妈说”,写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心理学、婴幼儿脑科学的文章,被不少妈妈评价内容很“烧脑”。

据昨日美国雨果奖官网消息,第74届雨果奖初赛结果公布,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折叠北京》入围,《三体》第二部遗憾落选。北京晚报记者昨日采访到发表《折叠北京》的文学杂志《文艺风赏》主编、女作家笛安,她说:“郝景芳的作品不是第一次在我们这里发表,她的水准我们一直认同,她也信任我们,所以她会把她满意的作品给我们。”

郝景芳的朋友们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的时候都说她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不接受采访在意料之中,她自从在美国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更加低调。对于她来说,写作很纯粹,她曾经给总理写信,据透露,她在信里建议总理可以推动科幻文学和周边的发展。

记者通过邮件联系到郝景芳,她表示自己已经接到数家媒体的采访请求,但委婉地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称自己工作和生活很忙碌,不方便回应太多。郝景芳称:“《北京折叠》只是一个中短篇,暂时没有出版,今年下半年会收入小说合集。目前可以在我的博客上看电子版。”同时郝景芳表示:“得了奖我很开心,感谢坐标奖组委会的认可和其他读者认可。”

她在微博上简短回应称:“能入选雨果奖很惊喜。当初小说只发在一个新创的电子杂志上,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再次感谢宇昆兄的翻译。小说的翻译与被接受程度紧密相关。不能和大刘的作品一同入选,心中的遗憾甚至大过了惊喜。宇昆兄在帮助华人作品推广方面居功至伟。”

郝景芳提到的“宇昆兄”正是为刘慈欣翻译《三体》系列并推动其获得雨果奖的华裔科幻小说家、翻译家刘宇昆。今年获得短中篇奖提名的作品一共有五篇,由1975名读者参与投票选出。

去年8月,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属于亚洲首次。据报道,《折叠北京》曾在2015年入围中国科幻星云奖,受到专家高度认可,但意外遗憾落选。本届雨果奖参赛的中国作者众多,包括刘慈欣的《黑暗森林》以及长期受媒体支持的科幻作家陈楸帆等,都遗憾未能突围。2012年12月,郝景芳在她常去的水木社区科幻版发布了这篇作品的初稿,并在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中连载完成,2014年于《文艺风赏》正式发表。

“我们这边一直聚集着国内最优秀的科幻作家。”发表《折叠北京》的文学杂志《文艺风赏》的主编女作家笛安告诉记者,看过她的不少作品,尤其是《折叠北京》,看过之后这位女作家有对另一位女作家的欣赏:“她小说里的世界观设定非常有想象力。不只是她吧,我能在一些科幻作家身上看到那种单纯的激动人心的想象力,我也是因此觉得她的故事动人的。”

郝景芳的好友、另一位80后小有名气的科幻作家,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的陈楸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虽然没有入围,但却成了“郝景芳的代言人”。在接受晚报采访时,陈楸帆说,“我觉得她的作品中有一种古典主义的气息,同时洋溢着一种黄金时代的美感。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在科学想象之中又融入对于人性与情感的细腻描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者,不仅仅是科幻,而且在纯文学上也有所体现。”虽然落选,陈楸帆却很大度,表示欣赏郝景芳的作品,同时还透露,“她即将要出版一本半自传性质的纯文学小说,《生于1984》。”

《北京折叠》写作感言

(该作品2015年10月获中国科幻坐标奖后,郝景芳写于自己新浪博客)

《北京折叠》小说写得匆忙,这篇获奖感言写得更加匆忙。写感言的同时在计算明年财政收入预测,是给全国人大的项目报告,加班,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喝水。写感言之前,抓紧时间上网看了看坐标奖评委给小说的点评,有点恍惚的感觉。看看窗外,天已经黑了。忽然有一种因为荒诞感而引起的感伤:无论我怎么书写这个世界的荒诞,我还是在这个世界中貌似严肃地活着,并为此忙碌。

我并没有期待小说获奖。这倒不是谦虚或是自我贬低,而是当它写完之后,它就脱离了我的存在,从此它的命运与我无关,几乎没有一刻挂念它的死活。当组委会告诉我它获了奖,我的感觉是得知了某个在远方的游子的近况:原来你最近过得还不错。

我很高兴这篇小说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表示喜欢。我写它的时候,并未料到它能引起这么多感触。我写作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一些旁观目睹,那些画面和感慨存在心里太满,我需要一个载体将它们保存起来。我曾经居住在北京的城乡结合部,楼下就是嘈杂的小巷子、小苍蝇馆子和大市场。有时候我在楼下吃东西会和店主聊天,听他们说着远方其他省份的家人孩子,听他们在北京看不起病的忧伤困扰。而我自己,由于读书时间很长,身边一直围绕各种喜欢谈论整个世界、感觉自己即将接管世界的跃跃欲试的学生,他们对未来充满奇异的期望。然后就是工作中,有机会作为小人物参与一些会议,见到不少能够改变世界的大人物。我写的园子是钓鱼台,常来这边的人应该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在这些园子里,改变世界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就是喝咖啡那么容易。所有的这些碎片在我头脑中和心中碰撞起来,就成了《北京折叠》。实际上我不认为它是一篇幻想小说,我写的也根本不是一个不存在的未来。

对于一些读者中肯的批评,我也是十分认同。这个小说实际上并没有展开,因此给人一种匆匆滑过所有画面,但是深入不下去的感觉。它是我设想的长篇的第一章,只是看一下世界,并没有涉及改变世界。我曾经想把它展开,写得复杂,其中每个人都有前生今世,有他们为何成为现在的他们。但是我迟迟没有动笔。一方面是其他写作计划太多,另一方面也是我仍然在等待某种准备好的情绪。我需要完全饱足的情绪才能投入一个长篇写作。

得了奖我很开心,感谢坐标奖组委会的认可和其他读者认可。但与此同时,我也同样感到忧伤。这样一个有关不平等的故事,得到许多人认可,说明周遭世界的不平等如此昭然若揭。这种不平等不一定是邪恶,但一定意味着许多许多人生存的艰难。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是如此努力致力于研究并消除整个世界的不平等,可是最终也许一切都是徒然,就连人类历史上所有为不平等而奋斗的浴血奋战最终也只是制造了更多不平等。想到这个我就有些空茫。我似乎能看到笔下那座城,在最远又最近的地方,与我四目相对。它是我内心最冷也最热的推动。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陈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