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金旭 78读金旭(胡鹏图)的书法作品《观沧海》
金旭创作的一幅《观沧海》的书法作品引起了我极大兴趣,苍劲古朴恣肆磅礴的视觉冲击,使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我甚至感到自身久违的审美体验在被唤醒并悄悄的复苏------据我所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曹操的四言诗当是无与伦比的,而他的四言诗中的上乘之作又当属这篇《观沧海》。
毛泽东曾在他的一首词中写道:“-----遥想当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其实这里的 “魏武” 就是曹操,这里所说的“遗篇 ”指的就是这首《观沧海》。
一千九百年前,魏武帝曹操北定乌桓,班师还朝途径燕赵时正值潮涨,萧瑟秋风中他伫立在海边一座大石碑前,抬望眼海天一色洪波涌起,浩浩汤汤无边无际,远山岛屿有如草簇灌丛,甚至连天上的日月星辰都好似出入其里生长其间------何其壮观浩渺啊,诗人顿觉幸甚至哉,兴之所至,感从境生,情自感发,于是歌以咏志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自魏晋以后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名家圣手试以《观沧海》为内容创作书法,当今社会更是不乏其人。
然而,多少年来真正能够成功运用书法艺术手段表现出诗中蕴含的那种吞吐天地浩渺沧桑的宏大意境的优秀作品还是寥若晨星鲜为其见。依稀记得当代一位书法界的“教父”级高手亦曾写过《观沧海》,奈何“字”虽漂亮的无可挑剔,却是真的贴不到这“诗”上,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也许书法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若干个形靓姿妍的汉字的拼凑与组合吧。
可是,眼前的金旭这幅《观沧海》,却真的使我眼前一亮,在艺术鉴赏中我很相信第一感觉与最初印象,因为,我非常赞成“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这一定义,觉得审美体验
就该遵循模糊定律,认为审美过程一旦进入理性阶段,好像就没有什么生命力了,至少感觉不再那么“清醇”了------对于金旭的书法作品《观沧海》,我的第一感觉是受到了作者那种原始本能的灵动飞扬的“气场”的强烈冲击,我从视觉体验上喜欢这种富于音乐节奏的文字结体与组合,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与所表现的诗歌语境相契合的“笔势”,不由使人联想到诗中所描写的壮阔场景。
我从直观印象上接受这种富于绘画效果的整体构成与处理 ,那是一种天趣自然的却又能象征体现诗人特质精神状态的“墨韵”,很自然的调动起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审美情趣------欣赏这样的作品,确实能获得了一种少有的审美享受。
当我再细细品下去时,就益发觉得更有滋味,作品的格调典雅俊朗而又气贯通篇,既洋溢着参差错综的动态变化又散发着质朴凝重的古朴气息,给人以在自信、超脱、坚定的感觉。作品的布局严谨守度讲求章法,齐中有变变中化一,虚实相间自然流畅,找不出一丝滞迟晦涩矫揉造作的痕迹,在质朴中透出豪迈。
作者的笔墨功夫自不必说,看得出深得传统泽润绝非一日之功,纵横开阖张弛有致,显然已届收放自如之境界——如此看来,金旭先生创作的这幅书法作品确有切合民族审美情趣的心理震撼力,已臻当今书法创作中少有的形质兼备神韵俱佳之上品。难得金旭先生能在这妍媸媚俗数典忘祖之风日盛之今日,保持如此之操守,确实不容易。
席间,老友赫赫见我兴致如此,不禁问道:“记得你一直偏重西方艺术,什么时候不看菜谱,倒研究起兵法来了?”我笑了,并说了自己这样一番体会:“大道洽同、大爱无疆,真正的?美?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
正像音乐没有国界一样,当我们听到贝多芬的钢琴小品《A小调巴加泰勒》(献给爱丽丝)时,有谁的心灵不为那?静静月夜的绵绵幽情?所打动;当我们听到冼星海的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时,又有谁的心魄不为那?奔腾咆哮的洪流激荡?所震撼------所以,?审美共鸣?才是艺术的征服性魅力真正之所在,当你的精神已经走入作品的时候,难道还会在意你是否真的去过德国懂不懂得那里的人文历史吗?还会在乎你是否参加过中国抗战真的一定见过黄河吗?中国书法艺术原本来自符号性语言工具的艺术性转化,属于抽象视觉艺术范畴,如果我们能从作品提供的笔墨信息中,可以感受到那种主观精神与追求;能从作品律动的形式构成中,体会到它所代表的文化蕴含与象征,并得以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时,这就足矣-----”
金旭先生对此亦有同感,他认为中国书画艺术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的艺术形式,既带着强烈而深刻的民族烙印,又带有久远而深邃的传承色彩,它具有源于自身内在的强大生命力,构成了只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景观,并传达着属于全人类的最高尚的生命信息-----交谈中,我注意到他反对悖逆传统颠覆经典的所谓“创新”,不赞成“为笔墨而笔墨”的形式化创作倾向,赞成并坚持“为人、为生活而艺术”【刘大为】的创作主张,反复强调书画家在强化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用心去理解传统、感知世界。
他对中国书画的未来充满信心,坚定的相信“如此大势不会改变,中国书画艺术自会按照自身的发展模式走向新的繁荣。”
听到他这番颇有见地的关于中国书画的美学见解,我喟然良久,似乎从中嗅出了某种“道”的意味-----说实在的,在这个充满肤浅、浮躁、浮华的时代空间中,文化环境的混乱与浑浊,确实让人很难保持“定力”。于是,“坚守”就成了一种美德。
我非常同意金旭的观点“如果当真失去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与继承,那还有什么资格去侈谈今天的创新和明天的发展?”这使我想起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画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画中提出可能的就是这个哲学思考——人类必须知道过去,才有可能知道未来。
历史传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源头,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在对历史传统的传承过程中发展的。然而在这个传承过程中,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传承方式却截然不同。
物质的是今天永远强于过去,明天的一定会取代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要用新的淘汰旧的。而精神生产则是个历史积累的存储过程,特别是那些已被历史认可艺术产品,它既是历史的遗产又是现实的财富。
人类任何新的精神创造都要不同程度的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获取经验,任何新的产品都是在这种历史财富上的添加,根本不是要用新的淘汰或取代旧的,而是要将这笔财富变得越来越厚重越来越丰富------所以,艺术成长是不可以割断历史的,也不可能真正割断历史。
这也许就是金旭先生所说的:“必须坚持在传统与生活的真实对应中寻求新的契机与笔墨变化,要尊古通今,立足基础性要素与学术高度,博观约取,融会贯通,在国画法理的源流上寻求创新与发展----”也许只有这样去做,才是中国当代书画家们该走的?正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