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照片 【新材企业家】三利谱张建军:推动国内偏光片发展引领者

2018-04-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年10月,国内第一条宽幅(1490mm)TFT偏光片生产线在三利谱建成投产,标志着国内厂商正式打破了中.大尺寸TFT偏光片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作为TFT-LCD重要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长期以来其技术及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几家企业所掌控,当时在中国本土TFT面板生产占到全球规模近20%,而相应国产偏光片市场份额却仅为1%左右.三利谱宽幅产线的正式投产,为中国平板显示配套产业链早日实现国产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国产偏光片取得巨大进步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军在中国,素有"液晶偏光片

2011年10月,国内第一条宽幅(1490mm)TFT偏光片生产线在三利谱建成投产,标志着国内厂商正式打破了中、大尺寸TFT偏光片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作为TFT-LCD重要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长期以来其技术及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几家企业所掌控,当时在中国本土TFT面板生产占到全球规模近20%,而相应国产偏光片市场份额却仅为1%左右。

三利谱宽幅产线的正式投产,为中国平板显示配套产业链早日实现国产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产偏光片取得巨大进步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军

在中国,素有“液晶偏光片之父”称呼的张建军是三利谱的创始人,在偏光片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工艺、设备应用改进、质量控制等方面一直领跑在行业的最前列,引领着行业发展。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偏光片产品由于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精密机械、光学、高分子和化工等多门类技术,制造难度较大,因此国内制造偏光片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LCD设计制造之后,到了90年代,由于偏光片的制造技术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开始限制国内LCD行业的发展。他在1992年进入LCD领域中,就发现了这一问题,所以当时就立志要做我们中国的偏光片,后来也有幸成为了国内第一批从事偏光片研究开发的人。

近十年,我国的国产偏光片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张建军说,十年前,国内偏光片还只有黑白偏光片,如今我们的TFT偏光片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十年前,国内的偏光片产线还只有窄幅的生产线,如今国内的宽幅生产线已经基本成熟了;十年前,国内的偏光片的尺寸还只是小尺寸的,如今国产偏光片已经在小到手机,大到大尺寸电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国产偏光片的覆盖尺寸大幅提升。

因此,在平板显示产业领域给他的总体感受是,只要刻苦专研,我们中国人不输与任何国家的人,国外能做的,我们中国也能做,回答的霸气十足。

随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发生改变,他表示,过去十年,TFT-LCD凭着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了CRT的显示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一枝独秀,同时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显示设备的发展,国内对中小尺寸偏光片的需求量大增。

因此我国偏光片行业做了一些关键性的决策,推动了国内偏光片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乘着TFT-LCD发展的东风,果断开展了TFT偏光片生产线的建设和投入,使得我们的偏光片技术上升了一个台阶;另一方面,正式因为中小尺寸偏光片需求量的增长,我们的偏光片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并慢慢发展起来。

首先攻关中小尺寸的决策,一方面中小尺寸的良率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让我们在起步阶段没有贸然上大尺寸项目,企业的发展受良率的影响较小,可以逐步积累;另一因为中小尺寸对偏光片光学性能的要求较高,也让我们在中小尺寸偏光片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关键技术,近几年,偏光片技术变革很多,我们能跟上偏光片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前几年的技术积累。

这些都是我国偏光片产业中所做出的关键决策,当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是我们偏光片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目前我国的偏光片产业正逐步发展,当然张建军认为还存在规模、设备、原材料、技术、人才等诸多问题。规模上我们还不如国外大厂,供应国内大面板厂的供货量不足,这方面的问题随着新的偏光片产线的上马,会逐渐缓解。新线的上马则需要设备方面的支持,由于偏光片制造的关键设备都需要高精度、高自动化的要求,国内缺乏相关产业所需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支持,关键设备方面我们可以自己设计,设备加工则只能到委托国外。

另外偏光片的关键原材料基本上只能从国外进口,国内目前虽然有在开发,但技术还不够成熟,产品品质还不过关,还需要我们的上游原材料厂商急需努力改善。

同时,他还表示,近几年偏光片技术变革很多,客户要求提升了很多,新技术也逐渐引入进来,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攻破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整体的偏光片制造工艺水平。

不过也面临着人才难题,国内偏光片行业的人才非常短缺,三利谱近几年招聘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专门聘请了国外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目前也与国内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他们也为三利谱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

挑战成产业发展推动力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外面板厂商受到重挫,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对我国本土厂商也带来更大的竞争与挑战。张建军认为,海外面板企业向大陆的转移主要是看中我国巨大的平板显示的市场,至于挑战,主要体现在危机感上面,国外技术的进驻,意味着国内本身的平板显示产业技术要发展,不能停止不前,同时规模要扩展,不能被国外企业压制,另外国产材料的相关配套要跟上。

观察近几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并不输于海外企业,另外随着国内的一些高世代面板线逐渐建成投产,规模上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了,同时国内包括偏光片在内的关键材料也逐渐跟上,这种挑战成为了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海外面板企业的进驻也导致偏光片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在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处于被动局面,当然海外企业进驻主要看中的是国内市场,在原材料采购上也必然会倾向于本土采购,所以本土厂商也要向面板产业表现的那样,迎接挑战,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偏光片国产化的份额必将逐渐提升。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从2004-2014年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国内企业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逐渐实现了国产化。张建军也回忆了六个让他印象深刻的事件:2011年10月国内第一条宽幅(1490mm) TFT偏光片生产线在三利谱建成投产;2011年12月盛波宽幅(1490mm) TFT 偏光片生产线投产;2013年5月 LG化学南京偏光片生产线投产;2013年12月三利谱决定在合肥建设偏光片生产基地;2014年1月盛波宣布与日东进行技术合作;2014年1月台湾奇材宣布在昆山建设偏光片生产线。

未来需要产业链通力合作

张建军认为,未来国内偏光片产业的发展会逐渐呈现增长趋势,国内的偏光片需求量是很大的,目前国外基本上停止了建立新的偏光片产线,因此国内新增的面板产能基本上需要国内供应,因此国内厂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和国外厂家的竞争。

同时,中国要提升在全球的竞争力首先需要重视技术的提升,其次各级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另外还要重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三利谱为例,自身则力求在规模上和技术上加大力度,站稳脚跟。在规模方面,三利谱目前正在合肥筹建新的产线,规模将大幅提升。

在技术方面,包括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多种显示领域应用的推广,对偏光片的光学性能、耐久性能、厚度等关键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也在提前开展了对高性能偏光片方面的技术攻关,这将成为参与行业竞争的根本。

随着世界平板显示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的平板显示的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他希望国内的面板产业一方面需要在平板显示不断创新的今天,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打破关键技术的国外垄断的局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支持上游产业的发展,打造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希望国内面板产业和偏光片行业开诚布公、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