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第四部电影《李茶的姑妈》启动!又是“互换”的故事
文 | Tormund
近日,开心麻花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招聘新电影《李茶的姑妈》女二号的消息,这也意味着开心麻花团队的第四部电影已经启动,并且也是根据已有的话剧改编。
《羞羞的铁拳》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开心麻花”这一品牌形象更为广大的观众所熟知。可以说,通过舞台剧和电影的互动发展,开心麻花现在已是成为国内最为成功的“喜剧”公司之一。
同样,作为开心麻花2016年的贺岁舞台剧,本次的《李茶的姑妈》在剧场中收获了不少赞誉。那么,刚对外露出联合出品了《妖妖铃》,又重启了IPO,第四部作品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开心麻花的野心显然不限于简单的单片票房大卖为止。昨天,我们也聊到了,那么《李茶的姑妈》能有怎么样的票房表现呢?开心麻花能在几年内跻身一线影视公司吗?今天我们一起讨论。
穿越、身体互换后,开心麻花要玩的是喜剧最常见的“弄巧成拙”。而《李茶的姑妈》讲了一个势利眼的故事。
内容讲的是:李茶是个穷小子,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久未联系的姑妈竟然是一位亿万富翁。为了讨好身为大渣银行行长的岳父,让这个"势利眼"将女儿嫁给自己,李茶恳请姑妈出面牵线搭桥。原本要参加婚礼的姑妈临时决定不能来后,李茶找到了银行助理黄沧海,这个八年未升职的Loser。李茶让黄沧海扮作姑妈,自己则极力配合。本来只想"捞点好处"的黄沧海,陷入了一场觊觎财富的谄媚游戏中。最终,原本是“局外人”的黄沧海成功勾搭上姑妈,走上了人生巅峰。
在舞台剧中,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座两层小别墅里,楼上楼下的四个房间构成了
四个叙事空间。受限于舞台剧的空间限制,为了将每个角色串联起来,只能让假姑妈穿梭在四个空间。通过开放的空间,台下的观众能够清楚地了解舞台上所有的骗局。将舞台剧改成电影后,这一局限将会消失不见。
不过舞台剧《李茶的姑妈》有一个需要克服的地方,它的段子和梗比较“污”,显得有些少儿不宜。这与合家欢喜剧产生了隔阂。如果电影版能够将其弱化,或者改编出更老少咸宜的笑点和包袱,那么肯定会大获成功。而这也是开心麻花一直的强项。
同样是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在投资回报、口碑曲线、营销发行上,每一部都可以说是电影市场的孤例。包括开心麻花的模式,也依旧是行业人员热衷讨论的方向。要用以往数据来类比《李茶的姑妈》,对他展开票房预期显然有些困难。
但在越来越深入市场后,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开心麻花团队对于喜剧的理解,依旧是走在行业的前端。然而一流喜剧靠讽刺、二流喜剧靠情怀、三流喜剧靠段子、四流喜剧靠屎尿屁。对于开心麻花唯一的忧虑,是团队不能只制作纯粹的喜剧作品,而是要有责任感的为市场提供更有思考更有情怀的内容,否则想要继续创造20亿量级的喜剧作品,难度会越来越大。
开心麻花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构建一家“平台型”喜剧公司!
在影视行业里,一家“产品型”公司要想升级为“平台型”公司,需要满足“垄断”这个硬指标。换言之,就是要么占有整个电影市场30%的份额“相对垄断”,要么在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占到50%以上的“绝对垄断”。当达到50%的“绝对垄断”之后,与之相关的创作、资本、制作、发行等资源都必须与你合作,这样的公司就可以称为“平台型”公司了。而这显然应该是开心麻花下一阶段的目标。
目前的开心麻花还是一家“产品型”公司,每年一部喜剧电影的量,说实话有些少。所以,无法克服产能少的问题,开心麻花的业绩就不可能实现大幅增长。因此,开心麻花可选择通过投资并购相关喜剧电影生产公司的方式,来扩展自己的电影产量;另外,还可以对外合作,通过参与出品等方式,获得更多电影的产出机会。就像今年年底将要上映的《妖妖灵》。
关于核心艺人流失的问题,开心麻花可以通过股权激励、股权分红等方式,将公司的业绩和艺人的收入在资本的层面结为一体,公司与艺人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另外,开心麻花也要注意培养新人,实现艺人的新老更替,同时也要善于与外部公司的艺人合作,让外部资源为公司所用。
开心麻花如果能够在未来,一手抓发行、票务等资源集合,一手打造喜剧平台,两手同时抓,那么开心麻花将不再受目前电影“产能极限”的困扰,还能够延伸出艺人经纪业务、符合不同地域风格的舞台剧以及综艺喜剧节目,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
只有改变一年一部喜剧电影的“低产出”,同时开启多样化的喜剧事业,开心麻花才有希望实现“平台型” 喜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