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美丽女教授抑郁成疾跳楼自杀(组图)
杨静死后,她生前教过的学生纷纷来到她住在长沙的父母家中看望和慰问。在他们的眼中,杨老师是一个很会照顾学生的好老师。一位学生眼圈红红地说:“那时的她就像相片里那么美丽纯洁。 没想到她后来会活得那么痛苦!”他还告诉记者,自己家庭比较贫困,杨静曾经经常请他吃饭,“但愿她在天堂里得到安眠,但愿天堂里没有抑郁症。”
许多老师和学生纷纷上网发帖祭奠杨静。一位学生表示:“杨老师给MBA讲的课很精彩,我们很喜欢听她讲课,因为她上课时会有很多案例,随手拈来。有一次她请假去看病,我们才知道她心理方面有问题,当时我们都希望她可以康复,生活得开开心心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她会走上这一条路。”
“如果能给她一点宽容和同情,她可能不会走这一步,”杨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亲戚一直对记者重复着这句话,“杨静的妈妈哭着说,如果还有下辈子,还有这么一个优秀懂事的女儿,她要好好保护和照顾她,不会让她这么累。”
“杨静可以说是死于抑郁症。长期以来,她都透支生命,把工作视为慢性自杀。”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男教师王某经常碰到杨静熬夜加班工作,他分析说,“她自杀的原因1/3是她的个性所致,1/3源于工作压力,另外1/3则是婚姻不顺影响。”
王某告诉记者,“杨静在2004年考上本校的管理学博士。此后两三年时间内,她不仅要给本科生上课,给MBA学生和研究生上课,自己还要做博士论文,并在争取上博导,非常辛苦。”
他还透露,调来中山大学后不久,杨静曾一度受精神抑郁症困扰,甚至多次进入芳村精神病院治疗,不过后来好像状况好转了很多。尽管如此,杨静仍一直坚持教书、研究等工作,并没有休息。据他说,“那次学院组织老师去惠州游玩时,杨静就是因为没带抗抑郁症的药,所以就发病了”。
专家点评
警惕抑郁“杀手”
“抑郁障碍患者一半以上有自杀的想法,15%~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2007年3月5日,湖南省爱心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张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琪认为,杨静自杀事件最大的遗憾在于,“她到了要自杀的程度,应是长期心理压力的积累。但包括她身边的高校教师、博士生导师,都没有发现她的这种病态,这说明大家对心理健康缺乏重视和常识。”
“心理学家发现,中年女白领的心理危机问题绝非少见。一些有成就的人,对自己往往有着比一般人更高更完善的标准,同时他们又处于一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中。当她们一旦遇到某种挫折,就意味着对自己那种‘高标准、严要求‘目标的否定,而此时所处的高位,又使她们往往难以找到可以倾诉和求援的知心朋友,使负面情绪难以排解,因而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中年女白领,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
”张琪告诉记者,“防患于未然最重要,千万不要认为压一压就过去了。压力积累多了,就会产生抑郁,因此必须要倾诉,要善于释放,善于转移压力。”
张琪说,研究表明,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至少会患上一次抑郁症,但患上抑郁症的人大多数“身在病中不知病”,只有25%的患者知道。“有抑郁倾向的人需要理解和倾听,当人没有倾诉渠道的时候,压力会将自己压垮。”因此,张琪再三强调,倾听是关心亲人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