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剧《警察锅哥》安徽卫视开播 刘凯上演反套路探案

2019-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警察锅哥>被视为<余罪>升级版,这次常书欣对剧本完全认可,同时表示男主角刘凯很符合他心中的"锅哥"形象,非常期待<警察锅哥>可以像很多年前的<便衣警察>一样,

《警察锅哥》被视为《余罪》升级版,这次常书欣对剧本完全认可,同时表示男主角刘凯很符合他心中的“锅哥”形象,非常期待《警察锅哥》可以像很多年前的《便衣警察》一样,令人津津乐道。接受采访时刘凯则表示不怕被拿来与饰演余罪的张一山做比较,他表示:“张一山示范了‘坏孩子’怎么当警察,我演的‘锅哥’展现了一个好孩子的‘警察进阶’之路。”

《警察锅哥》讲述了一个典型的草根青年,进入警察队伍后的职业成长与生命成长,其信仰由个人生活梦想向社会责任担当的转变。剧中的“锅哥”简凡堪称青春热血小草根,他出身小镇,在饭店长大,原本的人生梦想是成为当代“神厨”,却歪打正着进入了警察行业。从最初的菜鸟警察,经历胆怯、猜忌、逃避、自信、责任等心理变化,经历一场场大案的磨砺,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热血刑警。这样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决定了“锅哥”不是“伟光正”的传统警察形象,而是有点老江湖的气质。作为一名非典型刑警,“锅哥”简凡“三句话离不开厨艺”,将厨艺神技融入断案技巧,运用“非主流”破案思维,从细微处洞察事物本质,屡破奇案。原著作者常书欣解释说:“做饭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办案讲‘探不畏难、查不厌细’。一个大厨天生的细致、精明以及匠心,恰恰和一个刑警要具备的素质是相通的。”

开播几日来,观众戏称这部剧是“不想当神探的厨子不是好警察”。饰演锅哥的刘凯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是在校连续四年的优秀学员,毕业后首次独挑大梁担纲男主角。刘凯坦言大学四年在学校的严格军事训练为他助力不少,他认为,做演员首先是体力活儿,上大学时要通过全军统一标准的体能达标测试,为身体打下了好底子。刘凯说:“这次我有一千多场戏,台词量非常大。在剧组大家叫我‘6:30’‘3.7’,就是每天早晨6:30准时开工,一拍就是十几个小时,每天的台词是3.7页纸,一篇毕业论文的文字量,这几乎是我拍戏时的常态。”不过,这些还不算什么,更有挑战的是打戏,“很多打戏都是在野外拍摄,臭气熏天、煤渣遍地,拍完后背部都是划伤,真的很辛苦,体力不行恐怕扛不下来。”

《警察锅哥》中,锅哥的反套路探案,逗趣又话痨的性格,几乎承包了全剧笑点。初期为协警的锅哥,要啥没啥,有的只是一身小聪明,为了阻拦逃跑的劫匪,他带领其他协警用萝卜、白菜进行花式袭击,避免与其发生正面火力冲突,不仅保证了自身安全也对劫匪进行了打击。随后,当锅哥又在自家饭店遇到劫匪时,他灵机一动、沉着应对将迷药放入药膳锅,于无形之中给了劫匪“致命一击”,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刑侦之路。与《余罪》对比,原著作者常书欣曾表示,余罪和锅哥都有自己不同寻常的个性,又都具备善良的初心,都在目睹罪恶时,挺身而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英雄。拍戏之余,刘凯有机会就和警察攀谈聊天,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用心体会并将其演绎为锅哥接地气的一面。刘凯认为,“锅哥不是那种想时时冒险、想做大英雄的人,就想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遇到事儿也想躲,但关键时候总会冲上去。命运始终在推着他往前走。不同于余罪的贱痞,锅哥的性格相对较为传统,他的个性是由于从小在饭店长大,深谙厨艺和待客之道,在智慧里带点小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