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引来“秋老虎”!要防暑湿、祛湿热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的开始。虽然民间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事实上,专家指出,由于立秋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应了俗语说的“热在三伏”,此时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尤其地处南方的广州还非常炎热,故有“秋老虎”之称。
立秋后要防暑湿、祛湿热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中医师邓聪指出,立秋后的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特别注意防止暑湿、湿热之邪侵袭机体。
这时候要劳逸结合,充足睡眠,营养均衡;外出工作、活动避开高温时段,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做好防晒措施;应及时补充水分,饮温开水为好;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适当喝些绿豆汤、莲子粥、乌梅饮等能防暑敛汗补液;可适当食用一些清热消暑之品,如赤小豆、扁豆、薏米、绿豆、豆腐、芦笋、苦瓜、冬瓜等,以消暑敛汗、健脾开胃。
尤要提防“秋老虎”伤肺
邓聪还表示,立秋后要特别注意防“秋老虎”伤肺。“燥邪为秋令时邪,‘秋老虎’属‘温燥’,肺为娇脏,燥易伤肺,故易出现‘肺燥’症状。”她指出,肺脏受伤,症状包括咳嗽,即我们常说的“秋咳”,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咯,又称“燥咳”;还有鼻干和流鼻血,因为鼻乃肺之窍;咽干、口燥、声音嘶哑等表现也很常见,皆因喉、咽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之通道;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干枯等表现也会在立秋后出现,这就是中医说的肺外合皮毛;此外,中医曰:“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燥下移大肠,则会发生肠燥便秘。
因此,立秋后要防止“秋燥症”发生,邓聪建议,应适当多喝水,饮食以润肺清燥、养阴生津为宜。缓解秋燥可适当选食秋梨、甘蔗、荸荠、芝麻、粳米、蜂蜜、柿子、银耳等食材,适当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药材,如玉竹、沙参、西洋参(花旗参)、石斛、百合、杏仁、川贝等。
另外,中医认为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免发散泻肺,而可多吃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等酸味食物以收敛补肺。
■专家支招
两款汤水可防“秋老虎”
●汤方一:杏仁雪梨响螺汤
【材料】南杏15g,北杏(去皮去尖)15g,雪梨2个,响螺1只,陈皮1角,幼盐少许。
【方法】响螺去壳取肉,洗净,切片,备用;雪梨去蒂、去心、去核、切块,备用;南杏、北杏、陈皮分别清水洗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上述全部材料,改中火继续煲一个半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有清热气、润肺燥、止咳除痰的作用。适用于身体燥热、口干鼻燥、干咳无痰或咳痰带血丝、流鼻血、大便秘结时。
【禁忌】脾胃虚寒、咳嗽痰多清晰之人不宜多饮用。
●汤方二:洋参木瓜排骨汤
【材料】西洋参(花旗参)15g,木瓜半斤,排骨12两,陈皮1角,幼盐少许。
【方法】西洋参切片,备用;木瓜去皮、去核、切件,备用;排骨洗净、斩件,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上述全部材料,改中火继续煲一个半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有清热润燥、滋阴养颜、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天气干燥、身体燥热、心烦口渴、喉干咽燥、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