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经常出汗吃什么好 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人体出汗与气温等环境条件是很有关系的。现代保健医学把人体出汗分为不显汗和有效汗。当气温低于摄氏20度时,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也会排汗,但这种汗液非常细小,人体感觉不出来,故称不显汗;而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或气温高于摄氏25度时,不显汗占的比重就不大了,为了散发热量,人体就要通过排出并蒸发汗液的形式来散热,这种汗液很容易感觉出来,故称有效汗。所以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稳定的重要机能。需要说明的是,健康人体的出汗多少,除了与气温和活动量有关外,与风、湿度、气压等气象因子关系也很密切。当温度高、湿度小时,人体最容易大量出汗;反之,当风速较小、湿度和气压较高时,即使气温较高,人体也会出汗不畅,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较容易中暑。 能不能出汗,常常预示着病是否康复。例如,有些人偶感风寒,总是喝完姜汤后卧床,盖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这是因为着凉感冒的人,汗腺受寒而阻,不能以出汗方式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喝汤盖被后,汗腺因受热而舒张,从而排出汗液,散发体热,降低体温,真可谓“汗到病除”。
出汗的多少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一般来说,夏季炎热,出汗多一点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过多,对健康就不利了。过多出汗,可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减少,循环变慢,使得人体的散热量趋减,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还能使人体盐分流失,细胞因缺钠而造成热痉挛。所以,夏季里,人们应及时补充流质和适当的盐分。
我国传统医书《内经》也列出许多用“出汗”诊断疾病的例子。例如,消渴病(即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少,但小便却多;肝臌胀(即肝硬化)患者的汗液呈黄色并略带腥味;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体质虚弱的人,睡眠时容易盗汗;而在高烧出汗后,常常会导致体温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状。
多汗药膳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芪枣五味粥
【原料】黄芪15克,五味子10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洗净后用刀劈开,与以上前三味药食用文火煎浓汤,去渣留汁,糯米煮粥至7成时放入前汁共煮成,加白糖即成。
【功用】补气养血,敛汗止汗。适用于自汗或盗汗。
【应用】每次一小碗,一日1-2次。
蛤肉黄芪汤
【原料】蛤蜊250克,黄芪15克,防风10克。
【制作】蛤蜊洗净后,在沸水中煮至七成熟,然后取肉待用。另将黄芪、防风一起煎浓汤,去渣取汁,将药汁与蛤蜊肉一起煮熟。
【功用】补气敛汗,适用于自汗或盗汗。
【应用】吃蛤蜊肉,喝浓汤,每日1-2次。
太子参当归猪心汤
【原料】猪心1个,当归10克,太子参30克。
【制作】太子参与当归煎浓汤去渣取汁,将猪心切成三片与前药汁共煎煮熟。
【功用】补气养血,宁心止汗。
【应用】吃猪心与汤,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