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美学散步》里的美学理论?
这是我这学期期末的读书笔记,有用的可以看看。
关于美从何处寻
作者开篇是从内心感悟美开始寻找美的。有人提及,如果自己内心找不到美,那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了。不管是艺术的美还是自然的美,都必须从内心的感悟才能发现它的美。对于这种看法,作者宗白华认为是不对的。美相对人的心是客观存在的,不论心情如何,只要将内心涤荡干净,就能发现美的客观存在。
美的东西如花,是客观地美着的,丑的东西如顽石,也是客观丑着的,不以人的心态为转移。人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任何美丑的东西在人的内心都有着谐和的规律和和节奏,小明认为把花挂在耳朵上是美的,小红认为把花扎在头发上是美的,决定美丑的不过是两人内心对美的理解与判断,而他们的心情、感觉、思维是不能决定美的存在的,因为美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意志只能决定眼睛要不要去欣赏美,手要不要去触碰美,却不能动摇美。它就在那里。
由于美的客观存在性,宗白华先生认为,只在自己的心理去寻找美的踪迹是大有问题的。内心是狭隘的,宇宙是广阔的。身处狭室哪里能感受到外面已经春花烂漫,花开满园。这广阔世间大有存在着美的存在。当然,美没有大小之分,广阔与狭窄之别。
整个宇宙可以是美,一片绿洲可以是美,甚至一朵小花上的小露珠也可以是美。美的程度也与大小无关不论大小,美可以唤起人内心的汹涌感情。这就是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乐,信可乐也。”的真谛。宇宙与万物都是王羲之美的源泉。无关大小。因而,俯首之间均为美,何必把找寻美的范围限制在拳头大小的距离之间。何处无美,何处无美存在。
但是,即使一件客观事物是美的,如果没有一颗心去认可它,那么我们也是看不见它是美的。再者,美是无可撼动的,因此宗白华认为我们只能深一层去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所以美的事物不因我们的不可认识而略减姿色,它依旧光辉着。
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眼界,或者转换方向,再或者心无旁骛地去正确面对美的形象,让心灵契合美,最后达到美和心灵的融合,因而个体去发现与探索深入的美需要心理条件和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即为美的客观存在。
必须两者结合才能发现美,当一个人悲伤得什么都不想看的时候,偶然出现很美的客观物体不能使其感受到美。按宗白华先生的想法来讲,必须是心理洗涤干净之后才能看见美,矿石商人是看不见矿石的美的。当一个人在悲伤的时候,面前放一块璞玉,泪眼朦胧中最多触景生情,断然不会停下伤心来欣赏这块艺术品的。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应当是首先璞玉应美,其实欣赏者不是带着商人谋利的眼光来看它,而是欣赏时,才会感受到璞玉的美。因此,唯有两者结合才能使人主观地感受到艺术品的客观之美。
因而虽然不能改变美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对于美的感知是可以由个体的感情决定。“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失去发现美的期许,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的疾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了一个了无生趣的牢笼。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
超然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达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
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大自然是美的,艺术也是美的。艺术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的精神意识的反映,因而艺术的本源在于社会实践的客观存在,并且一切艺术在创作过程中,都存在潜意识的情感作用。
人们常说泰山的巍峨壮美、华山的险峻峭拔,鄂尔多斯草原的辽阔无边、庐山的奇秀、西子湖畔的浓装淡抹等等,这些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的自然界之崇高美,幽雅美,都是人们情感参与下对自然事物的感受、认知的结果。因此,情感在探索美的作用不言而喻了。
在发现了美之后,把美深入的形象放在心里,再放射出来,表达出物质的美,此时美便转为了艺术。因此,找到美,欣赏美,并不是我们寻找美的终点,而将美发散出来,作出艺术创造才是我们的目的。作者以伯牙为例,说明了洗涤心灵、感受到美,发散成艺术,把握音乐的艺术创作,完成美的寻找的全过程。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画家大家,争相表现美,山河壮阔,亭台楼阁,无一不是他们手下的源泉。多少舞者弹家,创造舞蹈、乐曲来抒发对于美的感悟。
人们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认知的过程,就是对自然的审美鉴赏过程。通过这种审美鉴赏的思维活动,主观上要求把自己的情感认知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心理诉求,即艺术创作欲望。美可以唤起人们创造的渴望,激发出创造的源泉。这里便诞生了艺术家,诞生了爱好艺术欣赏艺术的世人。
发散出的艺术,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移情”。在这里,指的是审美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非消极条件。人们把对一项事物的美的体验转移到一个意向上,用其来表现自己对于美的体验。当我们追寻美的踪迹时,不能只在累心搜寻,而要跳出来,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开阔的视野,一个不同的环境,去发现美的存在,比如烟波缭绕更让人之水之美,昏暗气氛更让人明白竹影斑驳之美。
也可以说,美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物质叠加起来,创造出超乎于一加一等于二的简单组合,散发出全新的美的展现。
这同时,我们也要陶冶心的修养去准备发现美的存在和体验美。这也是是为何作家的作品在其成熟时期更有韵味,当写一句诗,一句话,都来自于观察许许多多的任何物时,作品会更加生动引人入胜,知道鸟儿如何飞翔,花儿如何绽放,山河如何屹立与流淌,这些回忆变成其生命的一部分了,才表现出艺术之美。
艺术不止感情,还有经验,当整个内心受到无数次的熏陶,翻涌无数次,又平静无数次。这时的艺术更为打动人心。我们看到文学作品有的反映生活,美术作品有的反映现实,他们都是对我们所处这个世界的映照,包含着艺术家本身的生命体验。
因而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了生活的意境与意趣。比如说,美女,荷马史诗中的海伦,倾国倾城,引得希腊联军大战九年。现如今的选美比赛,全球都在兴办,每个国家设置城市都有自己的选美小姐。美玉,人们追逐着。美丽的歌声,美丽的心理,美丽的文章,美丽的图画。。。美存在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处,慰藉着我们不断寻找着美的灵魂。我们不能脱离美而存在,我们的生活需要美。
宗白华先生对于美的态度既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文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
读罢《美从何处寻》,不禁问自己,找到美了吗,我想我是找到了,我不是找到的真正的具体的单一的美,不是发现了樱花之美,璞玉之美,美人之美,而是明确了什么是真美,找到了找寻美的方法,感谢宗白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