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晚期能活多久? 盘点 肺心病的3个预防
肺心病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西医西药几乎无效,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在10%-15%左右,肺心病晚期患者多死于心衰。肺心病患者一定要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这些是能加重病情的!不管怎样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平时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适当做一些康复运动。这样有利于后期的保养。
步骤/方法:
1建议采取中医治疗,中医是按症用药,辩证施治。不同疾病的患者需服用不同的中药。中药主要的作用是清理肺部的垃圾以及调理肺部功能,是有一定的治疗的效果的,但也只能缓解一定的症状,是不能根本性的治疗的。
第1步
2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在基层单位中尤以肺心病引起者多见,由此可见积极治疗肺心病,防止病情发展为心力衰竭十分重要。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和预防。
第2步
3如果治疗不当的话易合并心力衰竭。慢性肺心病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高血黏度和肺动脉高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缺氧,某些介质释放而引起肺血管收缩。同时缺氧还可致肺血管壁增厚,肺血管床面积减少。
第3步
4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各种诱因加剧了机体的缺氧状态,可直接引起肺动脉痉挛(钠泵失常、血小板异常凝聚,可能与此有关)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刺激机体化学感受器,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肺血管收缩。
注意事项:
肺心病心衰如果不系统有效的及时的控制的治疗话会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心力衰竭很容易导致猝死,一些高危因素也能成为死亡的诱因。
肺心病晚期常容易引起了心功能不全、肺性脑病等疾病,多见于心功能不全,常出现了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身体浮肿、乏力、肝脾肿大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一般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可能会存活一到两年,如果不治疗一般不超过半年,所以尽早治疗为宜。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3.肺血管疾病
罕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发展成肺心病。
临床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肺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突然栓塞,肺循环大部受阻,以致肺动脉压急剧增高、急性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室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此期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下肢轻微水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肥厚、扩大。部分病例因肺气肿使胸膜腔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又因膈下降,使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本期临床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治疗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原则上选用窄谱抗生素为主,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
(2)氧疗 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 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水肿消退,肿大的肝缩小、压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剂,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
(4)控制心律失常 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2.缓解期
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预后
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但经积极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预防
1.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倡戒烟。
2.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种过敏原,有害气体的吸入等。注意防寒保暖。
3.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法,如打太极拳、散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