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发生猝死如何急救及做好防范
据报道,9月6日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探月工程副主任设计师陈天智在办公室突发脑出血,经医治无效与9月15日晚逝世,年仅40岁。近些年来,心脏病猝死事件时有发生,此类疾病更是频频垂青中青年人群,特别是在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知名企业高层领导,“猝死”事件反复出现让人扼腕痛惜。该如何才能防范猝死事件的发生呢?女人邦健康频道特邀请专家为您详解中青年人防猝死。
特约专家:北京急救中心急救部医师贾大成(微博)
1、猝死情况发生紧急:多数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
猝死,指表面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病人发生了预料不到的、突然的心搏、呼吸停止,而且于发病后6小时内发生(心源性猝死于发病后1小时内心搏骤停,约占全部心搏骤停患者的80%以上)。日常所说的猝死一般是指心源性猝死,它通常是因为心跳节律发生异常导致的。正常的心跳应该是像钟摆一样有节奏的,但是当心跳节律性被破坏时心脏就会进入“心室颤动”的状态,心脏原本有节奏的有力的收缩舒张运动就变成了无规律的无效颤动,全身血液循环会在数秒钟内停止,而心脏则进入“心脏骤停”状态,大脑功能随之马上停止,人在几分钟内就将死亡。
据统计,87.7%的猝死患者的发病现场是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而其中约2/3以上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不足1/3死于发病后15分钟至2小时之间。显然绝大多数病人根本来不及去医院,救护车也不可能在几分钟内到达病人身边,病人便在发病现场或送往医院途中发生猝死。因此,掌握现场CPR技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另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30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占全部心血管死亡人数的50%以上,而且是20-60岁男性的首位死因。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10.5/10万,女性为3.6/10万。
2、发生心源性猝死有何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①心音消失;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⑤昏迷;⑥瞳孔散大。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猝死发生前:有的没有任何先兆,甚至无冠心病史,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数分钟至数天可出现心前区痛并可伴呼吸困难、心悸、疲乏感等,或有心绞痛加重。有些病人有急性心肌梗塞症状。
猝死发生时:当心脏丧失有效收缩超过10-15秒时,即出现神志不清和抽搐;呼吸迅速减慢,变浅乃至停止,紫绀明显,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到等。有些病人在睡眠中死去,死前可能发出异常鼾声或叫声,也可能无动静。
3、心源性猝死的应急处理措施: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一旦发现有意识丧失的病人时,要快速的进行识别,如果是心源性猝死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机,同时尽快与120急救取得联系。只有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如果心搏停止的时间超过4~6分钟才开始抢救,则很少复苏成功;超过10分钟,则无复苏成功的可能。
心肺复苏的简要步骤如下:
开放气道。首先应使气道通畅,必须将患者放置在硬的平板上,取仰卧位,撤出枕头及垫在头部的衣物等,救护者双手将患者头部后仰,托住下颌关节,清除口腔异物,使由鼻孔经咽喉部至气管的气道保持通畅,使猝死时松弛的舌根不至于后倾堵塞气道。
人工呼吸。简单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即救护者深吸气后将气吹入病人口中(一手捏紧患者鼻孔),以20次/分进行。
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方法要正确,两手掌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下部,以保持主要按压力放在胸骨上,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按压时肘伸直,压力需足够大,压低胸骨 3~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以60~70次/分的速率按压,连续按压不间断。由于胸外按压使胸廓变化,胸腔内压改变,使胸腔内外动静脉压力发生压差,从而使循环恢复。按压有效的指征是:①触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②血压:收缩压在7999.32帕左右;③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按压时常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心包积血、血气胸等。
2011最新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尽快实施心脏按压。即使不进行人工呼吸也能起到同样的成功率。因此千万不要延误心脏按压时间。
4、预防心脏性猝死,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
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年青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生活方式,中青年往往对心血管疾病重视不够,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健康意识,饮食不平衡。其次,中青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和生活负荷重,一直处于疲惫状态,无暇顾及健康,使得身体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减弱。另一方面,心理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的状况。因此,预防心脏性猝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
首先,饮食习惯尤其重要。提倡的高纤维、低脂肪的“地中海式”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的发生。所谓地中海式饮食习惯是指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坚果、豆类、谷类,食用适量鱼类、肉类、鸡鸭和乳类产品,用餐时喝点葡萄酒,食用油以菜籽油和橄榄油为主。
同时,规律适量的运动不可少。规律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减少心脏性猝死,还可以减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推荐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不宜过分剧烈。如果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也推荐及时到医院就诊,做个心脏的“深度体检”,如运动负荷心电图、SPECT、CTA、心脏彩超等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心脏严重问题。
坚持定期做健康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性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
调整情绪,劳逸结合。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率失常,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还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等意外。因此要做好在紧张中松弛情绪,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