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让你的人生别再迷茫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些人和事,你无法改变的时候,就需要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如果不想处处碰,壁,你就必须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掌握一些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适时宜地“来事”,灵活地处世。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
前言:做事之前先“懂事”“喂,你给我找一下老张!”一个年轻人有急事找他的客户老张。拨通电话后,他高声地对电话中喊道。那天接电话的秘书小王正好挨了老板的批评,心情不好。她接起电话,听到对方命令式的口吻后,心中很不舒服。她知道老张正在隔壁的办公室开会,会议大概半小时后结束。
要是平常,小王接到这种找人的电话,一般都会问清楚对方是谁,找谁,有什么事情,是否需要自己转达等,但这个电话让她听起来很不舒服。于是,她也冲着电话那头大声说:“他不在!”随即挂掉了电话。
这个年轻人找不到想找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打电话才能找到。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不知道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他在电话中太不会“说话”。
找人办事的年轻人,却表现得比谁都横!对方当然不愿意帮助他!这个年轻人太不“懂事”,所以也很难“成事”。 。
确实,现在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都有为人处世方面的困惑。以前,在家的时候,要处理的是自己与父母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宠爱而变得简单;在学校的时候,处理的也是与同学、老师间的关系,同样单纯,直接。
然而,一旦走入社会,要应对的关系就不再那么单纯了,既要处理好与家庭、长辈间的关系,朋友(男、女)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与客户以及所有发生联系的人的关系,等等。而这其中的错综复杂,牵扯了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冲突。
如何与人相处,是年轻人进入社会首要学习的课程。因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每个人都必须与外界交流,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人脉竞争力,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世界顶级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主要靠人脉关系与处世技巧。”
现实生活中,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或是在人际交往中错误地认为“我又不打算在社会上大出风头,我只是脚踏实地,自己干自己的,有什么必要去迎合别人,去懂那些人情世故?”因此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这样的人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孤立状态。与之相比,那些“会来事”、“灵活”、“会随声附和”的年轻人更招人喜欢,更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比如,有一些自认为有才的年轻人,在学校的时候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可是走入社会后才发现,在学校里掌握的那一套非但用不上,反而屡屡碰壁;还有一些年轻人以率真秉直自喻,抱着一种“干自己的活,让他人说去吧”的心态,他们工作努力,却不注意与人处好关系,更不愿意迎合领导和客户,这样,自然也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做起事情来阻力重重,于是,又感叹社会复杂,人心叵测。
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些人和事,你无法改变的时候,就需要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如果不想处处碰壁,你就必须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掌握一些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适时宜地“来事”,灵活地处世。
本书并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将自己的故事提供给我的几位好朋友:邢东、周亮、朱红梅、毛洁、胡敏、尤红玲、廖红等人,是他们的经历丰富了这本书,也给予了年轻人一些参考和借鉴。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给那些迷茫中的年轻人一个方向。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你获得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在成功时,让你得到分享和提醒;在挫折时,让你得到倾诉和鼓励;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你扫清障碍,助你一臂之力!
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罗斯福说,“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是与人相处。”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失去动力的船,永远无法在壮丽的人生大海里劈波斩浪。任何人要完成一项事业,离开社会、离开群体、离开他人是不可能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你获得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
挥别独行侠的日子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
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尽管很多年轻人经常说:“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自己能行!”“我不喜欢和人交往!”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不可否定的。
很多年轻人在学校里习惯了做“独行侠”,以为成绩好,一切都好。进入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延续下来,结果造成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严重不适。
有这样一个做技术的小伙子,从小到大都对计算机感兴趣,以前在学校里习惯了独自学习,现在在单位研发组的业绩有目共睹,同事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解决。但是他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很少去考虑与他人的关系,上班、下班他都是独来独往,同事们邀他一起去吃饭、唱歌,他都不感兴趣;部门领导交代过的事他完成得很好,但领导无意中说的话他从来不关注,所以工作一年多了,老板还不认识他。
这个小伙子,人人都不反感他,但有好事总也轮不到他。到国外考察啦,到名胜旅游区开会啦,升职加薪啦,都没有他的份。而那些工作成绩一般,但很会处理同事关系,特别是经常与领导“沟通”的同事,却工作得非常顺利快乐。
这个小伙子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很多,却常常被同事们背后说 “笨得像头牛”,也有同事觉得他是个“孤僻”的怪人。
渐渐的,老同事远离他,新同事又不了解他。有什么事,大家都把他划到了“统一战线”以外,开始排挤他。后来给新来的领导造成了一个“不合群”的印象,领导也不太喜欢他。
这种情况下,别说他要在工作上获得多大的成就了,就是这份工作也难保。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更好地生存,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支持系统,而这个系统就需要人际关系来维护。那些成功的人背后的支持系统往往是非常强大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自己单独达到成功的顶峰。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需要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需求的动机在于人们对确立自我价值和安全感的需要。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具有价值,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人们需要了解别人,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归属和依赖。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也需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性和专长,等等。人们需要与社会、与他人交往。不可能单独生活在某个空间。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不懂得一些人情世故,即使有雄心壮志,有超然的能力,也很难在事业上成功。
因为交往越广泛,你遇到机遇的概率就越高。很多机遇都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有时候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领导的一挥手,都可能化作机遇,帮你脱离困境,或是让你在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提升。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曾对2000多人进行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最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和他拥有的支持者、帮助者的数目成正比。由此,安东尼指出:影响人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人的才华、家庭背景等,而是人的社会关系或人缘。
有些人生来就有好人缘,他们对人对己都非常自然,不费力就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事业顺风顺水;而有些人却很难受到他人的欢迎,朋友对他们来说,简直如天外来物般珍稀,更有甚者,在社会上生活数十年,不仅没交到一个好朋友,反而将同事和朋友都得罪,成为孤家寡人一个。
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和家长们喜爱,我们只需要埋头把成绩提高就行了。但是一旦走出了校园,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个社会并不是“学而优则仕”。我们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
一些初入社会,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常常感叹自己的单位人际关系太复杂,钩心斗角,很感苦恼;也有人感叹自己没有贵人相助,命运不济,因此而苦恼。
我们身边经常就有这样的事情:某个曾经学习成绩比你差很多的同学,因为结识了一位稍有地位的朋友,且跟他还有点交情,毕业后马上就经由这个朋友联系了一份好工作,而你还在整天为找工作的事情犯愁。又或是,你工作时尽心尽力为单位创造利润,对上级忠心耿耿,但因为和上级接触的机会太少,或是不善于跟上级交流,以至于有提升机会的时候上级对你没有任何印象,而让那些业绩不如你,光会耍嘴皮子的人占了“便宜”。
社会现状我们无法改变,因为每个人都在同样的条件中,都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因此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一些办事灵活,懂得方圆处世的人常常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而那些只生活在自己限定的空间范围内的人,则感到事事不顺,因为他的支持网络太狭窄。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就不要忽视人际交往,而是否会处世则直接关系到你人际交往的效果。特别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抱怨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千万不要以为脱离他人,自己什么都可以干。你应该做的是,尽快组织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学会一些维护网络的技巧,利用人际关系为自己谋前途。
如果到了30岁左右,你还没有建立起固定的、层次分明的人际关系网络,那你的人际交往肯定出现了问题,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当然,人际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来培养。
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你为什么喜欢和你身边的朋友交往?想一想,或许你会这样告诉自己:
我喜欢和他交往,因为他很有才华,跟他在一起总能启发我的思路!
我喜欢听他说话,太幽默了,每次都让我笑得合不拢嘴,非常开心!
他能给我温暖,虽然他不能在金钱上给我多大帮助,但他能在精神上给我鼓励。
我伤心的时候,他懂得安慰我,听到他的声音,我就不再那么难过了。他能给我安全感。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每当我有困难,他都愿意帮我!……
当我们懂事后,我们的这种需求便更加清晰起来。对我们有帮助、有好处的人,我们当然喜欢与之交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叫做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尽管你可能认为把人际交往和需求交换联系在一起庸俗,或是亵渎了你与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但是这种交换的本质却是不能否定的。
我们所说的这种交换,并不是像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一样,是物质品的交换,它同时也包含了非物质品的交换,比如,情感、信息、服务等各方面的交换,也就是我们说的“好处”。
然而,发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交换与发生在市场上的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也就是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的过程中得大于或者至少等于失。不然,人们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
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两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一个朋友找另一个朋友借了一笔钱之后就消失了,久久不还,结果这两个朋友的关系渐渐疏远了,甚至彼此成为敌人。有时候所谓的“好朋友”是经不起考验的。
人们的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的,或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者终止。
刘克是个活泼的小伙子,也很喜欢交友。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机关单位的工作,尚处于试用期。在工作中,他很佩服那些有能力的同事,而且也希望自己能融入对方的圈子,但当刘克靠近他们的时候,有些人对他似乎并不太热情,有的甚至对他爱答不理。
起初,他感到困惑。同事之间不是应该相互帮助吗?有一次,偶然间他听到有同事在背后议论他。“刘克对我那么好,估计是想从我这里学到一些东西,关键是他什么都不会啊。对我没任何帮助!帮他还不如帮老刘处长的外甥呢!”“就是!”另一个同事随声附和道。
----你想跟人家结交,人家还不乐意呢,因为你身上没有实力!你自己的基础不扎实!不是很扎实!你不够聪明!
同事所说的“老刘处长的外甥”是刘克的同学,毕业后一起进入这家单位。单位只需要一个名额,而这两个年轻人都还处于试用期,试用期过后决定留下哪一个。
刘克听到这些对话后,非常生气。他气愤那些同事们都是些势利的小人。他也明白了,同事并不欠你的,没有理由“应该帮助你”,有些人之所以对自己不感兴趣,是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让人感兴趣的能力与条件。
于是,刘克在工作中非常努力,还利用假期参加职业进修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不断创造业绩,很快他受到了领导的器重。以前对他不感兴趣的同事们,也渐渐地开始对他表示好感,甚至还有一些老同事要给他做媒呢!
理所当然,试用期结束,他被留了下来,而那个老刘处长的外甥被淘汰了。
时刻增加自己可被利用的价值。听起来很别扭,但是这个道理不仅真实,而且还很实用。
上面,我们问了你为什么喜欢跟身边的朋友在一起,那么,现在请再想一想,你的朋友为什么喜欢跟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你给你的朋友提供了什么需求?你用什么来交换朋友给你带来的“好处”。
在他困难的时候,我帮过他!我也愿意帮助他人!
他有钱投资,我有才智创作,所以我们合作成功了,而且非常愉快!
我关心他的生活,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能站在他的一边。他孤独失落的时候,我不会离开他,不让他感到孤单!……
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你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果你只想着别人给了你什么,而从不想自己给予别人什么,那么你一定是个自私的人。
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在家里扮演着“太上皇”的角色。当他们步入社会,很难一下子从这个角色中转变过来,对周围人的关怀和帮助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们傲慢、自负,甚至瞧不起条件不如自己的人。由于这种交换原则失去了平衡,久而久之,别人就不愿意与他交往,孤立他,甚至讨厌他。
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对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你所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你所付出的东西交换而来的。交往的这种互惠原则,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让别人觉得与我们的交往值得,你身上有某种东西吸引着别人与你交往。
如果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首先想到这一点,而且懂得如何维持交换中的平衡,那么你就不愁没人愿意与你交往。
所以,先不要问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要先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快速融入他人的“圈子”
善于交际的小陆,在IT销售行业工作了好几年,认识了行业内的一些前辈,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他想跳槽的时候,有个同行马上就给他介绍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同行了解他的能力和条件,愿意帮助他。
喜欢旅游的小谢,经常在网上召集一帮人游山玩水,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每次旅游他都能结识到很多的好朋友。虽然他是独生子,但他从来不感到孤独,而且生活充满了乐趣,每当无聊的时候,他都会因跟“驴友”们在一起而感到很快乐。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这个圈子的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就是一个小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彼此熟悉,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或是有个共同的任务。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个俱乐部、一个兴趣爱好小组等等,都可以看成一个圈子。上面的小陆和小谢都有自己的圈子,他们不仅能在圈子中找到归属感、乐趣,还能受益于各自的圈子。
一个人不可能独自存在于社会上,每个人都有着一个朋友圈子。在一个圈子中,人们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而归属感又能给予自己安全感。圈子是一个人一生中交往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的圈子决定着不同的生活态度。
对于许多20多岁,刚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结交新的朋友,融入他人的社交圈子是很重要的一堂课,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心理挑战。从学校进入社会,随着自身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人生任务的转变、周围人员的改变,一开始总会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上刚刚断乳的年轻人,往往会出现一段时期的“社交空窗”,常常因此更加在意自己的举动,潜意识里把自己固定在新人的角色上,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拘谨、害羞、多疑和无所适从,总感觉自己落了单。这也是让他们最感到苦闷的事情。“刚才他们明明聊得很开心,可是我一走过去,他们就闭嘴了,难道是在说我什么吗?”“看着同事们谈笑风生,我也想融入进去,可就是插不上嘴……”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面对陌生的环境,都觉得很难融入别人的圈子中去。
有一个年轻人就非常苦恼于不知如何跟人打成一片,他内心中常常希望跟同事们相处和谐、亲密,但现实中他总是感到很孤独。他给我的邮件中这样写道:
我刚从大学毕业,现在在一个单位的办公室工作。每天都坐班,要和自己并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工作还好办,和人交往就有些发憷。看到别人在业余时间有说有笑,打牌聊天,好不热闹,而自己形单影只,和别人无话可说,即便说几句,也感到索然无味。
其实,我在大学的时候,周围就有些人,口才非常好,很会吹牛,讲笑话。我在他们之间显得很逊色,并不很懂幽默,比如同寝室的人在插科打诨、嬉笑怒骂,轮到我那里就卡住了,不知怎么接话,处事也不怎么圆熟,很容易莫明其妙地得罪人。
我真羡慕那些“自来熟”的人,而自己怎么就做不来呢?我很苦恼,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和人家打成一片。
这个男孩上班近两个月,除了本部门的同事,其他办公室的人他基本都叫不上名字,甚至有几次,他的同事还把他错当成实习生。(--现在可以打哈哈了,让他知道显得我的幽默。)平日里,大家工作都不轻松,多数时间都是埋首于各自的格子间,偶尔放风打岔的时候,他一边琢磨要不要参与,一边斟酌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插话进去,等他“酝酿”好了,大家的话题正好结束。同事一边工作一边闲谈时,他常常是个被忽略的 “透明人”。
人都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抑郁、焦虑。可是,人的交往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地培养下产生出来的。
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首先不能自卑退缩,被动地等别人来理你,询问你的需求,来帮助你,而应该有一种愿意主动“凑热闹”的态度,别人在玩,你可以欣赏;别人聊天,你可以倾听,然后找机会加入。
不要害羞,也不要不好意思接受他人的关心或帮助,只顾自己埋头苦干,其结果是事情不见得做得好,还会让人觉得你很清高、不合群。与其自己瞎揣摩,不如利用初来乍到需要先熟悉情况的空闲,多观察观察工作环境,如工作氛围是开放还是保守,同事之间的交流是直接还是含蓄等,再慢慢自然地融入进去。
另外,要加入他人的圈子,就必须找出与他人的共同话题。
那些所谓的“文友”、“书友”、“歌友”等,都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而结合在一起。因此,要学会观察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兴趣。当然,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常识和技巧,和别人有了共同的活动乐趣,才有可能共享快乐。
还要注意的是,要扩大自己的圈子,积极地接受别人的邀请是必须的。在聚会中,会有机会认识很多的新朋友,朋友的朋友经过一两次见面、接触,也会很快变成你的朋友。这样你的圈子也就慢慢扩大了。因此,在别人邀请你参加某个活动的时候,即使你很不想参加,也应该愉快地应邀。朋友的多寡,社交的成败,有时候就在于你的一念之间。
最后,你可以在和大家一般交往中寻找价值观较为接近的人成为好朋友,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社交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