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红蓼墨荷图轴》

2018-02-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蓼墨荷图轴>,近代/1905年,吴昌硕,立轴,纸本设色,纵163.4厘米,横4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荷花图轴>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红蓼墨荷图>轴中,墨荷或丰满.或娇嫩,穿插揖让.生动活泼,衬托出画面左侧粉红荷花的娇艳和红蓼直冲画外的

《红蓼墨荷图轴》,近代/1905年,吴昌硕,立轴,纸本设色,纵163.4厘米,横4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荷花图轴》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

《红蓼墨荷图》轴中,墨荷或丰满、或娇嫩,穿插揖让、生动活泼,衬托出画面左侧粉红荷花的娇艳和红蓼直冲画外的茁壮长势,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吴昌硕此画在用墨上富有变化,如右侧的墨荷虽浓淡对比明显,但却过渡自然、妥帖;在用笔上,引篆入画,笔笔写出,意兴酣畅,纵笔挥洒而又沉稳到位,毫无轻浮感;在用色上,艳而不俗,既大气又不躁气,既丰富又静穆,既斑斓又浑厚。画面右侧上方,大篆书体的题跋为画面增添了几许古朴、苍茂的气息。

吴昌硕在《为诺上人画荷赋长句》中写道:“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人言画法苦瓜似,挂壁恍背莓苔屏。”由此可知,他作画的理念是“画气不画形”。这幅以篆籀之法绘出的《红蓼墨荷图》正体现了他的创作理念。创作此画时,他不拘泥于物象的“形”,而是任凭自己的主观情绪挥洒笔墨。观此画,疏密相间、浓淡相宜的荷叶与娇艳美丽的荷花、红蓼顾盼呼应。画家仅用寥寥几笔,就将荷叶、荷花、红蓼描绘得富有神韵。此画虽不以“形似”取胜,但笔墨间所散发的气息,让人有如置身于盛夏荷塘的清凉世界中。可以说,吴昌硕的绘画达到了写意画的最高境界--“不似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