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不是什么好电影,张一曼也不是女权主义
本文是读者发来的投稿,针对最近被热议的电影《驴得水》发表了颇为犀利的看法,这位读者认为《驴得水》为了追求思想批判的深刻,无视人物和故事的自然发展规律,走上了艺术创作的歪路。
文 | 珺先生
一
「《驴得水》是今年最佳国产影片。」
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类似这样的追捧已经多到令人肉麻的程度,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我认为它真没很多人说的那么好。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立意确实犀利。全片火力全开,对知识分子加以无情的讽刺与鞭挞:先是空饷的利诱,继而是官威的压迫、再是枪声的震慑,让他们的丑态一览无余。
随着故事的推进,强权体制和异化环境将电影里每个人所珍视的东西诸如尊严、美、理想和勇气一一剥夺和摧毁……
我当然知道,这就是很多人追捧《驴得水》的原因。然而这样一部看上去「言之有物」的电影,它的表达形式堪称灾难,追求「物」的企图心也过于明显。
说它表达失范,倒不是嫌弃它满是话剧腔不够「电影」,我对电影本体性没有过于执着的追求。
电影剧作结构本身就有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结构之分,可见其对于姊妹艺术的借重。很多带有明显戏剧风格的电影也不乏大师之作,像《十二怒汉》和《杀戮之神》皆在此列。
《驴得水》的致命伤真不在于不够电影化,而在于它违背了艺术创作需要提纯和过滤的基本规律。
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场粗暴的人性丑恶实验与展览,极易引起观众的生理不适。
欣赏这部电影尤其是后半段的观感,就好像有个人在摁住你的头,让你不容拒绝地细看人性的种种丑恶,还不无得意地问你:「我是不是很深刻?」
这种拿「深刻」当大旗,堂而皇之地冒犯观众的做法,也能博得满堂彩,只能说明我们对于电影「深刻」的需求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也侧面说明,我们现在的电影太浅薄了。
二
创作者对于「深度」的刻意追求,集中地体现在剧作风格的突然转向上。上半场还是一出讽刺喜剧,下半场就成了人间悲剧。有评论为这种「不按常理出牌」鼓掌叫好,殊不知影片前后风格的分裂既削弱了喜剧讽刺的力度,又减轻了悲剧结局的分量。
忽视故事的整体建构和人物内在的运行逻辑,沉溺在架空的时空背景中玩弄概念和符号,其结果就是那一声枪响——拼了命地想制造意味深长,却掩盖不住的刻意空洞。如果说《狩猎》结尾的「回马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驴得水》里的枪响则刚好相反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两相对比、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