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功效与作用 吃螃蟹能治疗多种病症
这个螃蟹真的非常的好,螃蟹中的营养物质不仅丰富,还有非常多的功效与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螃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这个螃蟹的吃法,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螃蟹味咸,性寒,有小毒。入肝、胃经。能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解结散血。全蟹可治胸中邪气,郁结瘀血,筋骨伤折,斜面肿;煮酒食之治产后肚腹痛,恶露不下;蟹壳治漆疮。
中国食蟹的历史悠久,《逸周书.五会解》、《周礼.天官.疱人》中均有记载。
孟诜说,蟹,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醋食之,利肢节。
《随息居饮食谱》:蟹,甘咸寒,补骨髓,利肢节,续绝饬,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爪可催产,堕胎。
《本草经疏》:跌打损伤,血热瘀滞者宜之。
《本草衍义》: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
《本草纲目》:蟹不可同柿及荆芥食,发霍乱,动风。
《本经逢原》:蟹与柿性寒,所以二物不宜同食,令人泄泻,发症瘕。
《随息居饮食谱》:蟹,多食发风,积冷,孕妇及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反荆芥,又忌与柿食,误犯则腹痛吐利。
《别录》:蟹爪主破胞堕胎。
《本草纲目》:蟹爪堕生胎,下死胎。
鲜河蟹250g,捣烂,以黄酒煨热,温浸20分钟左右,取汁多次饮之,并用其渣敷患处。
源于《唐瑶经验方》。本方取蟹之全体,用以续筋活血,以黄酒行血脉、助药力。兼以外敷,对“骨节离脱”(脱臼)有较好的疗效。原方说“半日内,骨内谷谷有声即好”,表明了制方人的经验。
河蟹30~50g,焙干研末。每次20g,白酒送服。
源于《泉州本草》。本方用河蟹续筋接骨,活血行瘀,仍以酒助药力。用于跌打骨折筋断,瘀肿疼痛。
螃蟹、山楂各30g。焙干,共研细末。每次10~20g,白酒送服。
《滇南本草》治妇人产后因血瘀引起的儿枕痛,用螃蟹研末,热烧酒服,谓有良效。增加山楂一味活血化瘀,更为适宜。
螃蟹500g,烧存性,研末,拌以黄酒,作成小丸。每日2次,每次25g,温开水送下。
源于《濒湖集简方》。螃蟹治湿热黄疸,为民间经验,可用作辅助治疗。
剪掉大闸蟹的八只脚,包括两只大钳,放凉后其中的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后来吃。
将蟹掩(即蟹肚脐部分的一小块盖,公蟹母蟹形状不同)去掉,顺势揭开蟹盖。
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形的蟹胃,应将其丢弃。
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和蟹肺剪掉。
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丢弃。
用小勺舀点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的蟹黄蟹膏吃干净。
把蟹身掰成两半,此时可见成丝状的蟹肉。只要顺着蟹脚来撕,就可以将蟹肉拆出。吃干净的蟹壳是完整呈半透明状的。
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节蟹脚尖可充当工具。先用蟹脚尖细的那一头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来,再用蟹脚尖粗的那一头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来。
将蟹钳分成三段,前两段都可将蟹壳直接剪开,用勺舀出肉。最后的那只钳子,技巧是剪开两边,然后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两只钳脚,钳壳就完整地分开了。
结语:相信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对于这个螃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这个螃蟹的吃法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以及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吧!这个螃蟹是非常有营养的食材,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哦!